糖尿病心动过速预期寿命(浙大研究数据表明)

鸡蛋堪称一座“全营养宝库”,是各类食物蛋白质中生物价值最高的一种食物,其中氨基酸种类齐全,与人体蛋白质模式十分接近,也被称为“完美蛋白质模式”。

鸡蛋作为生活中最具营养价值的食材,深受人们的喜爱,无论通过怎样的制作方式,都能发挥出它独特的味道,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也离不开它。

无论是产后妈妈,还是大病初愈的患者,处于生长发育期间的青少年,还是需要摄入足够营养的中老年人,鸡蛋都是他们日常饮食当中必不可少的存在。

就这样一个具有超高营养价值的鸡蛋,却也引起了多年的争论热潮,网上流传吃鸡蛋与心脏病和癌症有关系。

糖尿病心动过速预期寿命(浙大研究数据表明)(1)

01

鸡蛋的营养价值高,深受国人喜爱

100克可食鸡蛋的营养成分含有:水分74.1克、能量144大卡、蛋白质13.3克、脂肪8.8克、碳水化合物2.8克、总维生素A234微克、硫胺素0.11毫克、核黄素0.27毫克、尼克酸0.2毫克、钙56毫克、磷130毫克、钾154毫克、钠131.5毫克、镁10毫克、铁2.0毫克、锌1.10毫克、硒14.34微克、铜0.15毫克、猛0.04毫克。

鸡蛋白中的氨基酸的组成与人体最接近,是蛋白质的极好来源,每100克鸡蛋白中含有11克左右的蛋白质。

相关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的鸡蛋消费量为2947.8万吨,相当于4000亿枚鸡蛋,人均吃掉296枚,稳坐“全球鸡蛋消费第一大国”的宝座。

以上数据足可以说明人们对鸡蛋的喜爱,现代人对养生最为看中,每天都会食用一两个鸡蛋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糖尿病心动过速预期寿命(浙大研究数据表明)(2)

02

浙大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多吃一个蛋,癌症和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

医学期刊刊登了一项由浙江大学章宇和焦晶晶教授领衔的研究,在《公共科学图书馆医学》上发表,该研究纳集超过521120名年龄50-71岁的美国志愿者,通过分析其饮食习惯和疾病发生的数据,以此研究鸡蛋和胆固醇的摄入与全因、特定病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16年随访,研究者发现每日过多地食用鸡蛋和增加300mg膳食胆固醇,可提升19%过早死亡风险、16%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以及24%癌症死亡风险,会促进太早死于心血管疾病和太早死于癌症。

注:一个鸡蛋的胆固醇含量达200~250mg

糖尿病心动过速预期寿命(浙大研究数据表明)(3)

03

那么,每天多吃一个蛋是否会增加患病风险?

根据浙大的研究数据表明每天多吃一个蛋确实会增加患有心脏病和癌症的风险,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个实验的受众群体是美国人。

由于我们国家的饮食和美国人的饮食及烹饪方法存在很大差别,所以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需要进一步完善。

鸡蛋当中的营养成分含量过多,对我们来说,只要不过量食用鸡蛋,对身体的利是大于弊的。

鸡蛋当中胆固醇和优质蛋白含量过多,如果大量食用鸡蛋,可能会储存在身体中,无法及时排除,由于胆固醇堆积过多,会使人体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

平时不可以大量食用鸡蛋,当然也不能缺少鸡蛋的摄入,这样才能充分吸收鸡蛋当中的营养物质,使身体保持健康态。

糖尿病心动过速预期寿命(浙大研究数据表明)(4)

04

早上吃鸡蛋3大误区

1、烹饪时间长

蒸,煎,焖,炸,炒是鸡蛋的常见烹饪方式,无论通过哪种制作方式,都不可以以烹饪时间过长。

很多人都喜欢把鸡蛋煮久一点,认为这样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其实鸡蛋烹饪时间过长的话,不但不利于人体吸收,还会导致鸡蛋中的营养流失。

2、不吃蛋黄

随着养生意识的提高,人们在各种食物背后都能挖掘出它们的利弊,很多人吃鸡蛋时会丢掉蛋黄,认为其中胆固醇含量过多,摄入身体会给心脑血管增加负担。

其实不吃蛋黄是错误的,人体每天可以摄入1-2个蛋黄,并不会对体内胆固醇产生很大影响,除此之外,蛋黄当中的营养比蛋白还要高,扔掉的话太可惜了。

3、吃生鸡蛋更营养

吃生鸡蛋更营养的说法是很大的误区,首先,鸡蛋在未能煮熟的情况下还有很多病菌,如沙氏门菌,其实典型存在于鸡蛋当中的细菌,如果经常吃生鸡蛋,一旦被人体吸收感染,就会给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其次,生鸡蛋当中的蛋白质也不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摄入过多会给肠胃增加负担,不利于消化系统健康。

糖尿病心动过速预期寿命(浙大研究数据表明)(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