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祈年殿建筑特点和艺术成就(京华物语天坛祈年殿)
《周礼·考工记》有云:“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在《北京中轴百年影像》中,讲述了一段与北京城建城史有关的故事。七百多年前,刘秉忠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基于《周礼·考工记》之礼制,规划了中轴线,建起了元大都。从丽正门到钟楼,一条长约3.7公里、穿过元大都的皇城与宫城的南北中轴线由此产生,一座举世无双、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拔地而起,这也是中国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中最后一座按既定规划平地创建的都城,更是中国都城建造史上一座伟大的里程碑。
百余年后永乐迁都,紫禁城、皇城、内城重建,外城增建,这条中轴线逐渐延长,形成了如今全长7.8公里,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一线贯通的空间之轴和文化之轴,轴线两侧还分布着重要的坛庙建筑,从而形成了气势恢宏、纲维有序的北京城。经朝代更迭、历史变迁,中轴线始终作为城市的灵魂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这之中,与先农坛对称分布在中轴线两侧的天坛,作为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形制最完备的祭坛建筑群。自1860年北京中轴线被相机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下来之后,天坛也留存有不少昔日的旧照。本期的京华物语,特别选取了《北京中轴百年影像》中有关天坛的部分内容。
以下内容节选自《北京中轴百年影像》,较原文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非原文所有。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已获得出版社授权刊发。
《北京中轴百年影像》,刘阳著,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1年7月版。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形制最完备的祭坛建筑群,其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
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分别用于“冬至祭天”和“孟春祈谷”。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这里共有22位皇帝举行过654次祭典。
祭祀之礼为中国古代五礼之首,其中,祭天更是最高等级的祭祀活动。
《广雅·释天》曰:“圆丘大坛,祭天也;方泽大折,祭地也。”
《逸周书·作雒》记载:“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
天圆地方。圆丘,为圆形的坛;方泽,指以水环绕的方形的坛,象征四海环绕大地,也就是《周礼》中说的“夏至祭地于泽中之方丘”。
战国之后阴阳学说兴起,“天”为“阳”,“地”为“阴”,阳属南方之性,阴属北方之性,故圆丘在南郊,方丘在北郊。
冬至开始,阴尽阳生,白天渐长,故被定为祭天吉日;反之,夏至则被定为祭地之日。同时,也形成了“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传统。
古人对祭祀天地极其虔诚,此即敬畏之心使然。但同时,也认为“神依人而行”,亦如《左传》中郑子产所云“天道远,人道迩”一样,也符合儒学人本观念中的“尽人情,合天理”。
明成祖朱棣“大祀天地于南郊”
明朝,从洪武十年到嘉靖初期皆为天地合祭。直到嘉靖九年,世宗修改为天地分祭,遂为嘉靖至有清一代制度。
1937年8月7日,英国《伦敦新闻画报》(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的配图。
明朝早期,永乐皇帝命风水师曾从政对即将迁都北平进行堪舆,并选址东南郊为祭天场地。北平破土动工,始建宫城、皇城、祭祀坛庙等建筑,其中蒯祥仿造南京形制,主持设计天地坛。
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平紫禁城、天地坛、山川坛等落成。天地坛中含大祀殿、神乐署、斋宫、神厨等。春正月甲戌日,明成祖朱棣“大祀天地于南郊”,大祀殿迎来了第一次祭天活动。同年,明朝迁都北平,北平更名为北京。在此后的110年间,明朝有9位皇帝在此举行了102次天地合祀祭祀大典。
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恢复天地分祀的旧制,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后又分别命名四个郊坛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
明朝永乐皇帝修成的天地坛的平面图,出自《大明会典》。大祀殿是天地坛的主体建筑,为一矩形大殿, 用于合祀天、地。可以算是后来祈谷坛内“祈年殿”的“前世”了。
嘉靖九年兴建的圜丘坛。当时的圜丘坛外为方形围墙,西、南墙外有条御路。南御路的西端有座二柱的石牌坊, 为西牌坊。西牌坊之后即为神路。皇帝祭天时须经西牌坊,行神路至昭亨门北折,进入天坛。嘉靖十一年增建崇雩坛, 东牌坊则成为崇雩坛前的神路坊。因当时天坛尚无外坛墙,这条神路位于坛外,名“圜丘坛街”,符合路在坛外之制。嘉靖二十四年建外坛墙,这条神路进入坛内,从此不再被称为“街”,两座石牌坊则保存至1948年底,在内外坛间修筑临时机场时被拆除。
嘉靖十一年(1532年),根据唐代杜佑在《通典》中记述的“巳月雩五方上帝,其坛名雩,禜于南郊之傍”的古代祈雨礼仪,嘉靖皇帝在天坛圜丘坛墙外的东南角,泰元门外建了一座崇雩坛,是一座祈免水旱灾害的祭坛。
《春明梦余录》载:“泰元门东有崇雩坛,为制一成,东为神库,嘉靖中时以孟夏后(四月)祭天祷雨。”
嘉靖帝祈雨时须走神路。路过昭亨门时,为表示对天的尊重,要下辇。过了昭亨门再上辇,经东牌坊,行神路,进崇雩门,下辇。祈雨礼仪结束后经泰元门回宫。崇雩坛只在嘉靖十七年和二十二年祭过两次,后来的皇帝不再使用。祈雨改为在圜丘举行,也祭皇天上帝。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崇雩坛被拆除。
如今,泰元门内还可以看到供奉五方上帝牌位的神库大殿的石柱础。五方上帝,即东方青帝(伏羲氏)、南方炎帝(神农氏)、中央黄帝(轩辕氏)、西方白帝(少昊)、北方黑帝(颛顼,也称玄帝),为人格化的五位上帝。
此牌坊原位于内坛南坛墙外,是皇帝祭祀时降辇之处。1948年, 国民党北平守军拆去外坛南墙,在内外坛墙之间修筑飞机跑道,神路和牌坊至此消失。20世纪60年代,这里建造了大批住宅楼,即后来的天坛南里。原来内坛的昭亨门成为现在的天坛南门,在一定意义上与明嘉靖九年的格局有些类似。
嘉靖十三年(1534年),实行四郊分祀之后,大祀殿废而不用,改为祈谷坛。
清代大享殿成了行祈谷礼的场所
嘉靖十七年(1538年),拆大祀殿。嘉靖十九年(1540年),皇帝认为应“季秋大享于明堂,此周礼重典,与郊祀并者也”“岁以季秋大享上帝而奉皇考睿宗献皇帝配享”,在坛上另建大享殿。大享殿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建成,为三重檐三色攒尖顶圆形建筑,但之后并未使用,明堂大礼也就名存实亡,到嘉靖帝的儿子隆庆帝的时候,便将明堂大礼裁撤了。而大享殿,也由于其功能并没有被利用而逐渐闲置。直到清代,大享殿成了行祈谷礼的场所。
乾隆十六年(1751年),由于大享殿虽然是名义上的明堂,但最终在这里举行的却是春季的“祈谷礼”,名不副实,所以乾隆帝决定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大享门更名为“祈年门”,并将大享殿原有的三色琉璃瓦及祈年门、两庑、皇乾殿的绿瓦统一更换为青色,又拆去每一侧两层配殿的外层七间,仅留下东西各一座九间配殿,使得整个祈年殿院落显得整齐、肃穆。而这座恢弘的建筑,也成为每年临近春耕之时祈求丰年之所。光绪十五年(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次年重建,直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毕工。
嘉靖皇帝在大祀殿原址上兴建的大享殿,出自《大明会典》。作为秋天君主祭天的场所,即所谓的“季秋享明堂”:在秋天回馈上天,保佑一年五谷丰登。大享殿已经和今天的祈年殿样式比较接近,但屋顶的颜色不同,从上至下的三层屋顶分别为蓝、黄、绿三色琉璃瓦,寓意天、地、万物。大祀殿步廊被拆除,东、西庑十五间各保留九间。后来,东、西庑九间的后面各又增建了七间。大祀殿东南的“海”则被填平。
天坛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祭坛建筑群。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天坛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平面布局呈“回”字形,也就是说两重坛墙,将天坛分为内坛和外坛。不论内坛还是外坛,皆为北圆南方,且从南至北逐渐升高,既象征天圆地方,又象征天高地低。
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有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偏北的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偏南的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筒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
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内坛又分南、北两坛——圜丘坛和祈谷坛。这两坛是由一道东西向的墙隔开,算作圜丘坛的北墙。隔墙在天坛的中轴线部位呈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连接两坛,把这两组建筑群连接起来的南北轴线——丹陛桥,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也称“海墁大道”。它南低北高,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内坛除了圜丘坛和祈谷坛建筑群外,西墙内还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
外坛的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放置祭祀所需用品的场所,除此之外,基本上是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清代天坛平面示意图。
圜丘坛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
圜丘坛位于天坛内坛的南半部,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圜丘坛的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燔柴炉、望灯杆等。
圜丘坛四周东有泰元门,南有昭亨门,西有广利门,北有成贞门。这四个门的名称具有多重含义。
《易经》的卦辞,原文为“乾,元亨利贞”。代表方位。宋代朱熹《朱子语类·卷第六·性理三》:“元亨利贞,犹言东南西北。”代表“春夏秋冬”。《朱子语类·第二十·论语二》:“元亨利贞。以气言,则春夏秋冬。”宋代程颐《程氏易传·卷一》:“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这里说的是自然万物生成的全过程,是指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元”是起始,“亨”是发展,“利”是收获,“贞”是守成。
“元亨利贞”代表农业生产的四个阶段,周而复始。《朱子语类·卷第六十二·中庸一》:“元亨利贞,元是萌芽初出时,亨是长枝叶时,利是成遂时,贞是结实归宿处。”其中,“泰元”即春天农作物生长的开始,“昭亨”是夏日阳光普照,农作物繁茂成长,“广利”是秋季农作物普遍成熟,“成贞”是冬季将长成的粮食储藏。
“成贞”直接化用了程颐的“贞者,万物之成”一句。
“元亨利贞”也是天人合一的四德。来源于《易经·乾》当中的“元亨利贞”,赞美天的本质,常被理解为天之四德:元始之原,无不亨通,和谐有利,正固持久。
嘉靖时的圜丘坛坛面以天青色琉璃制造,清乾隆改建圜丘坛,将天青色琉璃拆除后,埋在泰元门内。据《天坛公园志》记载:1954年4月,嘉靖时的圜丘坛天青色琉璃构件在泰元门内出土。
沿昭亨门往北,在南边的棂星门的外神路东侧有一个平台,是皇帝祭天的时候临时休息、更换衣服的地方,叫具服台。
圜丘坛外壝墙的东侧是神厨和宰牲亭。为了跟祈谷坛相区别,也被称作南神厨、南宰牲亭。
这张照片是在圜丘上拍摄的,可以看出圜丘的白玉栏杆和内外两重壝墙及内外两座棂星门。壝墙均为蓝琉璃筒瓦通脊顶,墙身涂朱。棂星门也是古代祭坛的专用门式,形似牌坊,是六柱三门结构。此照片是英军随军记者费利斯·比托(Felice Beato,1832—1909)于1860年在圜丘坛上,北向拍摄的圜丘坛、棂星门及皇穹宇。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张圜丘坛照片。
圜丘坛四周绕有两层蓝色琉璃瓦矮墙,即壝墙。两层壝墙, 外方内圆,象征“天圆地方”。
第一层墙为方形,叫外壝墙(四面正中各有一座棂星门), 第二层墙为圆形,叫内壝墙(四周各有一座棂星门)。内外壝墙之间还有12个燎炉,东南方向有燔柴炉和瘗坎,西南方向有望灯杆。
圜丘坛平面示意图。
民国时期的圜丘全景。
内外两层壝墙的中心就是坛内最主要的建筑体——圜丘,又称祭天台。明朝时圜丘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扩建,由明代的十二丈扩为二十一丈,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
圜丘为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每层周围都设有精雕细刻的汉白玉石栏杆,栏杆的数字均为九或九的倍数,即上层72根、中层108根、下层180根。
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也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从这块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为18块,这样以九的倍数一直到第九环,为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第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第十九环的171块至第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总计为3402块。
台面墁嵌九重石板,是象征九重天的意思。所谓九重天,即:第一重日天;第二重月天;第三重金星天;第四重木星天;第五重水星天;第六重火星天;第七重土星天;第八重二十八宿天;第九重为宗动天,即皇天上帝的起居室。每当祭天时,在坛台中央的天心石上供奉着“皇天上帝”牌,外面支搭蓝色缎幄帐(称为幄次),象征皇天上帝居住在九天之上。
作者丨刘阳
摘编丨安也
编辑丨王青
导语校对丨陈荻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