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

嘿,您猜怎么着,咱老北京早起就好这一口,那叫一个地道,那叫一个美,真是盖了帽了我的老北鼻,真是路易斯的妹妹,够意思。不知何时,视频直播里好几位主播都用着这些口头语,凭借老北京吃播小视频里夸张的演绎,几位北京的土著火了。不管是吃炒肝、卤煮,他们都会用“真地道”“盖了帽了”来形容。评论区里几乎全是看笑话骂街的。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

有外地网友忍不住调侃起来:“老北京没有路,全是地道。”品尝北京美食小吃,分享自己的生活,这无可厚非,但每条视频都要配上这样的语言,故意凸显老北京身份的夸张语调,就招人不待见了。不了解北京的人还以为北京人全这样说话呢。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2)

1、主播介绍北京早点原来爱吃这些

有的主播大清早就抱着烤鸭吃,半只烤鸭淋上甜面酱,还来一个这叫武吃,美名曰老北京人大早起来就好这一口。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3)

除了早上吃烤鸭,还有早上吃卤煮的,更有甚者,一个北京主播小孩,大清早吃着爆三样,早起就吃着猪肝、猪腰子炒的菜,还扣扣宣扬着咱老北京早起就好这一出,不骚得慌吗?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4)

2、蹭热度的吃播

受其影响,一些明显不是北京人的主播,也想分一杯“老北京”的羹。有主播操着纯正的家乡话,介绍从未在北京流行过的“老北京特色小吃美食”,场面既滑稽又尴尬。真不知道他是在哪里吃过的“北京小吃”。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5)

老北京棒棒糖、老北京健身操、老北京二人转,这些连老北京都不知道,明明和老北京一点关系没有,偏要标上老北京的标签,哗众取宠。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6)

3、装腔作势的北京主播

哟,这不是猴爷吗!给您请安了!穿着民国时期的服装,“猴爷”看起来不过三十多岁,但穿的却是盘口对襟衣,头戴瓜皮帽,全然不像这个时代的人。这美食还算地道,可这口头禅和夸张的表情,用老北京进行炒作,也够招人反感的。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7)

对于这些视频真是嗤之以鼻。先不说视频的风格有多夸张,多脱离现实,就连里面展现的理儿和规矩,也有好多是错的。最可笑的是还有老北京凉皮的出现。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8)

还有那老北京的煎豆腐,我真是没有吃过。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9)

加上老北京几个字,牛肉面也价格上来了。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0)

每次看到这样的店,打着老北京的幌子,卖着不正宗的老北京美食,游客们不知所以然,还以为都是北京小吃呢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1)

在许多人北京人眼里,“老北京”更是一种情怀和回忆,再也回不去的胡同生活,再也吃不到的儿时美食,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才是北京人心目中的“老北京”,是没法比的。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2)

有句老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如果在这方面圆,老北京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讲究规矩,讲究礼仪,讲究传承,在老北京人的眼里,处处讲究的规矩和礼仪,甭管说话办事处处讲究有理有面儿。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3)

老北京人吃饭的规矩

北京孩子从小吃饭也有吃饭的规矩,不过除了什么“吃饭不许吧唧嘴;不许在米饭上插筷子”等等这些都快磨出耳朵茧子的。还有以下这些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小辈儿的座位高度不能高于长辈

吃饭之前长辈没动筷子,小辈也不能吃

吃鱼不能说翻,因为不吉利

家里来客人添饭,不能对人家说“您还要饭吗?”

吃菜紧着靠近自己的一边吃,不许随便在盘子里乱翻

不许用筷子敲盘碗,因为叫花子才这样

吃饭时,一只手拿筷子,一只手要扶碗

从饭桌上下来就没有再回去的道理了

小辈儿与长辈喝酒碰杯,小辈儿的酒杯一定要低于长辈,这是一种尊敬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4)

如今的北京城多姿多彩,许多地方也大变样,但许多北京人的“老北京”情怀还在,也正因如此,许多人趁机打着“老北京”的噱头来引流,表达不属于老北京的文化,无论是吃播还是美食店,希望不要什么事都要带上老北京的标签。您这不是在宣传老北京,这是在抹黑老北京!

吃播屡禁不止(吃播引发的争议)(15)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针对此事你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喜欢的朋友记得关注下,涛哥每天都会分享不一样的趣闻,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祝大家在2021年里好运连连,财源滚滚,再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