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行动下经济转型(正威集团加码布局)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碳中和大势汹涌而至,谁将赢得未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双碳行动下经济转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双碳行动下经济转型(正威集团加码布局)

双碳行动下经济转型

本报记者 李哲 北京报道

碳中和大势汹涌而至,谁将赢得未来?

这场深刻影响经济社会的变革,将会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全国政协委员、正威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危机和机遇来临时,看到危机和机遇的人可能70%,知道危机和机遇趋势变化的人只有10%,能够把握危机变化趋势拐点的人仅万分之一。

目前,围绕“双碳”目标,正威集团一批新兴产业项目正加速落地。其中,在11月15日,正威集团第一个“数字化”再生资源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基地——正威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已经实现投产。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正威集团营业额近7000亿元,位列2021年世界500强第68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3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2名。当前,正威集团正在积极拥抱碳中和,并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助推乡村振兴。

“双碳”与发展相辅相成

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两天之后,《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出炉。至此,备受关注的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 N”政策体系两个顶层设计文件出台。

上述顶层设计文件的出台,无疑为未来“双碳”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面对碳中和大势,传统能源行业被认为是转型升级的重点。对此,正威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战略委员会主席兼投资委员会副主席张小青表示:“‘双碳’目标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企业实现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据了解,经过近30年的发展,正威集团已经成长为一家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累积专利5000余项,并在国内成立了华东、北方、西北总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设有国际总部,在金属新材料行业领域位列世界前列。

面对“双碳”带来的历史机遇期,正威集团也在加码布局。

上述《方案》中明确了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在有色金属行业,要加快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提升有色金属生产过程余热回收水平,推动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谈及《方案》出台对有色金属行业的影响,张小青认为,工业领域的碳达峰行动,将推动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加快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完善废弃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分选和加工网络,提高再生有色金属产量。

当前,正威集团已经行动起来,积极拥抱碳中和。据了解,正威集团确立了以“云服务优化产业生态、大数据引领产业变革”为发展宗旨,根据“绿色、科技、智慧”的发展理念,对“技术、人才、资本、数据”等各类产业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互补和高效配置,打通“全要素、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赋能铜产业上下游企业,构建“理性竞合、共生多赢”的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智慧园区。

在具体举措方面,张小青提到,一方面通过全面改进提升生产工艺,从源头控制碳排放量;另一方面通过拓展自身核心业务,提升附加值,由传统有色金属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绿色科技创新型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目前,正威集团的整体部署已经实现落地。2021年11月15日,正威集团国内打造的第一个“数字化”再生资源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基地——正威汨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一期实现投产。

据悉,该项目从建筑设计到生产工艺均以“绿色低碳,高效低耗”为核心,建筑上采用环保材料,能源上使用光伏电源,设备采用国内最先进的竖炉连铸连轧全自动化生产工艺,监测和数据检测采取人机一体化自动识别系统,耗能低,能效高,该技术在行业内领先。这是正威集团促进绿色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案例之一,项目实现了以矿产铜为主要原料改为以铜回收再利用为主要原料的转变,减少了铜开采、提炼等环节,降低了铜产业链的碳排放。

此外,在能源领域,正威集团在传统能源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大力投资和发展新能源产业。比如正威集团在辽宁、内蒙古等地布局了稀土永磁项目;在四川达州开发利用锂钾矿;在福建宁德落地了新能源汽车配套项目;在光伏、光能等新能源储能技术等方面做重要规划。

对此,张小青表示,正威在福建宁德的项目,一期已经建成投产、二期正在加快推进、三期已经开工,实现了铜线、铜杆、铜箔链条式布局,对畅通国内铜产业与锂电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作通道,构建产业发展新优势,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乡村振兴重在产业振兴

不仅如此,从助推国家脱贫攻坚到发展乡村振兴,都有正威集团的身影。这背后是正威集团始终坚守振兴民族精神,实现产业报国的企业发展使命。

2021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历时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占世界近1/5人口的大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在人类的减贫史上前所未见。

脱贫取得的成就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张小青感慨道:“正威集团连续9年上榜世界500强,位列第68位,较去年上升23位,是世界500强排名提升最快的企业之一,成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最具成长性的民营企业集团。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企业发展的今天,履行社会责任,回馈社会,是正威集团长久以来所坚持的。如今,我们已经向国家乡村振兴发展事业大阔步迈进。”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美好生活的起点。面对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如何走向新的胜利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话题。

多年投入我国脱贫攻坚的正威集团,从实践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脱贫攻坚,精准脱贫是重点;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在政策设计上具有协调性、兼容性。但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作用对象、施策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脱贫攻坚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国家发展的新任务、新使命。”张小青说道。

事实上,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其中,推动产业振兴或将成为取胜之匙。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中国各地资源禀赋不同、自然环境有异,因地制宜发展产业,能够让乡村发展从“输血”转向“造血”,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可见,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以企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依托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和提高商品率的发展模式将全力促进乡村振兴产业化经营和高质量发展。

这样的发展模式与正威集团聚焦乡村振兴的理念不谋而合。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王文银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建立农业新发展体系,推进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的提案》。他建议,因地制宜,构建农业“科研院所 农高示范区 三产融合示范园区 产业龙头企业 农博展销中心”发展体系,打造产业联盟、产业供应链等平台,成立混合制农业发展投资集团,推进“三产融合”乡村振兴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产业融合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集团高度关注并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专门成立了乡村振兴事业部门,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张小青说道。

近年来,正威集团在安徽金寨打造的产业融合乡村振兴项目一举填补了区域产业空白,同时为金寨捐赠1亿元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资金,实现“输血”与“造血”并举。在甘肃陇南打造的徽成健康谷中医药康养产业园项目,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颐养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在革命老区江西莲花县建设金属新材料产业园和竹产业园等。正威集团发挥领头雁作用,通过县域经济作为城市和乡村的重要联结,按照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集群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积极配合地方调整经济结构,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打造高质量发展全新增长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