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

很多朋友对藏锋、露锋很是纠结。

是手上的动作?

是笔锋的运动?

还是纸上的效果?

意义不明,指向不定,煞是烦恼。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1)

一、何处说藏露

要说藏锋、露锋,先归归类,定定位,排排队,清清心。

在起笔上,可分为藏锋、露锋;

在行笔上,可分为中锋、侧锋;

在收笔上,可分为敛锋、放锋。

二、支点拴住毛笔

大家都知道,在手握毛笔书写时,人手是动力,毛笔是工具,如同杠杆一样,有一个力臂的问题、支点的问题。找准支点,就可以定下力臂的长度,知道力臂的长度,就知道持笔书写的空间范围。

当书写支点确定之后,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力臂的长度。

(一)当以手腕为支点时,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手指长度(枕腕书写)。

(二)当以肘为支点时,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前臂长度。(枕肘书写)

(三)当以肩为支点时,书写动作挥洒的空间范围,就取决于整个手臂长度(悬肘书写)。

不论怎么说,手握毛笔书写动作是限制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而不是绝对的、无限的自由空间——支点“拴”住了毛笔啊!

三、伸收动作是本源

支点拴住了毛笔,在这个有限制的运动空间范围内,起笔书写点画,必须有一个伸出去、收回来的动作,没这个来回的动作,是不能书写点画的。这样,就产生了“意欲右而笔先左(横)、意欲下而笔先上(竖)、意欲左下而笔先右上(撇)、意欲右下而笔先左上(捺)”。

笔锋自空中落纸,看入纸点是落在笔画之内还是之外。入纸点在笔画之内,就是藏锋,入纸点在点画之外,就是露锋。

1、请看王羲之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2)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3)

2、请看王宠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4)

3、请看孙过庭的入纸点,多为露锋。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5)

4、请看颜真卿的入纸点,多为藏锋。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6)

5、请看于右任入纸点,多为藏锋。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7)

6、请看如王铎入纸点,多为藏锋。

毛笔调锋技巧(顺手而为的笔锋)(8)

所以,懂得了书写动作,说藏锋、露锋才有确切的意思!知道了伸出去、收回来的书写动作,只说“欲左先右”、“欲上先下”就可以了,或者只说入纸点位就可以了。懂得了动作之源,为什么还要说藏锋、露锋呢?

藏露、露锋,是自然形成的,是顺手而为的,不是刻意描画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