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县美丽乡村建设 通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探

通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冯小斌 规划师 阮义堂,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通山县美丽乡村建设 通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通山县美丽乡村建设 通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探

通山县美丽乡村建设 通山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初探

通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 冯小斌 规划师 阮义堂

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塑造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山水县城空间,为集聚式城镇化预留蓝绿廊道,是通山城镇化建设近期最为有效的实施途径,是“十四五”时期通山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营造宜居环境

提升县城吸引力

统筹推进城市水环境治理。系统整治延伸通羊河沿线滨水公园,打通通羊河与两岸纵深的生态廊道,策划滨河康体娱乐项目,建设城东唐家地雨水公园和城西塘下雨水公园。同步推进整治城区石宕河、犀港河、吴田河、洋都小河,用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理念,统筹考虑防洪、治污、生态、休闲健身一起抓。

构建以阮家湾为中心的城区公园体系。对城区山体进行全面控制定界,优化城市绿地布局,留出城市风道、绿廊,构建完整连贯的绿地系统。策划一批集休闲、停车、文化体育、水果采摘于一体的专类公园、小游园。优先连通进出山体、专类公园通道,分步打造“公园 公园”“公园 水系”连通工程。重点实施阮家湾中央公园,建成集商业购物、公共停车、运动、健身、应急疏散、城市湿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会客厅。构建以阮家湾中央公园为中心,辐射城区内河水系、山体公园、专类公园的城市绿楔。同步升级改造社区公园,街头小游园,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倡导公共交通

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加快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倡导“公交 慢行”出行模式,推行“窄马路、密路网”的城市道路布局理念,着力提高支路网密度,加强道路微循环。打通城区唐家地绕城北路、范家垅出城路、井湾中路、凤池山规划路,改善城区交通外循环。打造连续成网的慢行系统,改造升级九宫大道、太平大道人行道,实施人车分流;打通城区内断头路,加快支路和小区内部道路建设,改善城区交通微循环。

加快停车设施建设。坚持“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为补充”的原则,整治在建、已建项目停车设施,优先投入市场,分年度实施停车设施建设任务。

有序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模糊城乡规划边界。促进城郊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避免假城镇化、过度城镇化现象发生。培育城镇群,加强区域发展。打造“通羊-大路-南林工业经济圈”“黄沙-大畈-慈口能源旅游小城镇”“厦铺-闯王-杨芳林生态圈”“洪港-燕厦边贸小镇”、九宫山旅游强镇。

扩容县城承载环境

提升空间品质

继续深化县城社区体检,对迎宾社区、新城社区等8个社区进行全方位的体检,找准短板弱项,采取谋划一批、改造一批、建设一批的近中期整治方案,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配套完善公共文化体育、社区管理设施。优先有序整体建设阮家湾片区、迎宾路口片区、迎宾路段片区、文体中心及核电路口片区,同步推进城中村改造,扩容提质。

加快城市总体设计和阮家湾、迎宾路口、绕城路等重要地段重要节点的城市设计。采用“政府 社会”投资模式,多元化开发重塑牛头塔,建设犀港晨耕、王明璠等一批老景点和新景点。加快国省通道、高速路口门户建设,对城区主干道,交通交叉口等进行系统整治,改善交通出行,提升城市形象。

扩展老城区公共空间。改善实验小学、一中、迎宾小学等校园环境和周边交通组织,优化道路结构。大力拓展客运站前广场、县政府,人流活动集中区域公共空间,解决交通拥堵和安全出行问题。

大力推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痛下决心治理城市“伤疤”,加快推进袁家湾棚户区、范家垅棚户区、兴业街路口、“六叶商城”、柏树下路口等城市中心的烂尾楼工程,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改善城区老旧小区环境条件差、配套设施不健全、基础设施功能不完善等问题。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