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转公立(这里的学生为何)

新华社兰州6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文静)时值毕业季,“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500名毕业生‘被就业’”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甘肃省教育厅调查后已责成该校更正毕业生就业状态错误信息,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转公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转公立(这里的学生为何)

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转公立

新华社兰州6月26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文静)时值毕业季,“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500名毕业生‘被就业’”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甘肃省教育厅调查后已责成该校更正毕业生就业状态错误信息,并对相关责任单位和工作人员给予通报批评和行政处分。

该校相关负责人和教师认为,部分“已就业”学生确实因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不当造成,但就更多学生而言,主要原因是为报考甘肃省组织的“三支一扶”项目,就业后又想择业。记者调查发现,这一现象并非该校独有,不少高校都出现了类似问题,其背后是保障性就业与市场化就业在政策设计上存在矛盾,相关配套不衔接。

【网络热点】近日有媒体报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以下简称“知行学院”)500余名2016届毕业生尚未就业,但在教育部学信网上查询状态却是“已就业”,影响到他们参加甘肃省“三支一扶”基层服务项目考试。

【记者追踪】甘肃省教育厅高度重视,调查后快速做出了处理。知行学院已对负有直接管理责任的单位中国语言文学系进行通报批评,对6名相关责任人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和行政警告处分。

【学校调查】报告称,由于学校个别工作人员存在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对政策理解不透等问题,未能全面解释说明国家、省市以及学院就业政策,导致学生不完全清楚就业政策和就业情况,致使个别毕业生灵活就业信息存在问题。个别毕业生因找不到就业单位,寻求老师帮助联系单位解决就业。毕业生前去老师推荐的单位工作后不满意或者借故离开,未将信息反馈到各系和介绍工作的老师处,老师也未能第一时间知晓,造成毕业生就业数据未及时更新。此外,因重名重姓问题,工作人员审核数据不严,致使12名学生数据输入错误,“未就业”被填成“已就业”。

知行学院院长孙建安介绍,反映问题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或已灵活就业,或已签订了“三方协议书”。学生们现在想更改就业信息是因为他们想报考“三支一扶”,该项目要求报考者为未就业应届毕业生。“有学生表示签约前不清楚已就业会影响其报考该项目的资格要求。”

记者走访知行学院发现,在部分学生就业信息填报出现问题的背后,存在大量学生签约又毁约的情况。

知行学院副院长王剑波介绍,今年5月底,该校就业率为55%,但这一数字在6月下旬下降了20%多。如此多的学生签约又毁约,为的是参加甘肃省“三支一扶”招考。

【数据统计】记者从甘肃省人社厅了解到,“三支一扶”指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招考针对的是当年毕业、尚未落实就业单位的专科(高职)及以上学历的甘肃生源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甘肃“三支一扶”基层就业项目报名时间为每年5月底至6月初,考试时间7月上旬。

知行学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该校今年有2072名应届毕业生,其中报考“三支一扶”的毕业生高达80%,达到了1600多名。

还有的学生更改信息是为以后公务员或其他招考作打算。“公务员考试有一项规定是毕业生在择业期两年内未落实就业单位的,可按应届毕业生对待,因此这次很多已就业的学生也‘跟风’,要求更改就业信息,以方便将来的考试。”知行学院中文系副主任王焕说。正是“未就业”且是“应届生”这一报考条件,让好多已就业的学生,开始想办法。

【学生坦言】“就业和考试相矛盾,很无奈。”大四学生小白说,当时报给学校的灵活就业只是暂时性就业,不是“真正”就业,因此要求学校将其信息更改为“未就业”,以保证他能参加“三支一扶”考试。记者调查发现,签约又毁约这一现象不光在知行学院有,甘肃不少高校都存在,其背后是保障性就业与市场化就业在政策设计上存在矛盾。

【教师苦恼】“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职业技能,民营企业甚至国有企业都来招聘,可有学生为了考试不去。”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坦言,“每年6月左右,就有大量已签约学生违约,报考基层服务项目,导致学校、企业非常头疼。”

“有的学生为了参加考试,要么观望等待有业不就,要么签约又毁约。”王剑波透露,这直接导致毕业生参加招聘会不积极,签约不主动,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积极性受挫。

多位受访教师建议,可将“三支一扶”等基层服务项目的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提前至每年3月。同时建议,对报名条件不做过多限制,“只要是应届毕业生就可以报名,不论其是否就业。”王剑波说。

另外,他们还建议,报考公务员、“三支一扶”等项目,只是毕业生就业的渠道之一,因其招考数量有限,并不足以解决毕业生就业难题。国家宜多出台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以及中小微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