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今日寒衣寒衣阴一日)

唐代诗人刘长卿这样来描述寒衣节: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意思很简单:远处渡口上,邻家外出打渔的人还未归来。诗人因怀念家乡而悲痛欲绝,不知道何处传来制作寒衣的声音,烘托出有家不能归的悲伤。

寒衣节是充满思念的节日,两种思念最是动人:一是活着的人制寒衣送给离世的亲朋好友,表达思念感怀之情;二是在外打拼的人对家人的思念,有家难归,有亲人难陪,自然很难受。不管是活着的人,还是已经离开的人,都应该去思念,他们曾真实出现在我们生命中。

俗语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今日寒衣寒衣阴一日)(1)

今日是寒衣,俗语:“寒衣阴一日,柴碳如金银”的意思很简单:如果寒衣当天天气是阴天,柴碳价值和金银都相差无几。在现代社会看来的确不可能,但古代的社会背景不同,虽然不可能和金银价格媲美,但柴碳价格大幅度上涨是有可能的。

当时的社会背景有三:一是资源稀缺,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不同,取暖设备单一,柴碳取火是唯一选择,而现代社会选择空间非常大;二是认知不足,现代科学没办法对天气做出精准预测,只能根据经验来预测,因此准备柴碳过程中不确定性很强;三是信息流通不畅,针对冷冬和暖冬,人们的预测往往具有很大不确定,但信息流通不畅会让信息不断发酵。

俗语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今日寒衣寒衣阴一日)(2)

冷冬和暖冬和这句俗语有关系吗?肯定是有的,这是古人总结的经验,根据寒衣节当天天气去预测冷暖冬。寒衣节当天是阴雨天的话,老百姓就会认为冷冬的概率大,会提前准备好过冬的柴碳。当所有人都认为会是冷冬,柴碳供需关系就会严重不平衡,价格大幅度上涨就是必然。

在现代社会这种方法其实很常见,比如前段时间一直说的几十年一遇的冷冬天气,这其实就是利用这种心理。相比古代社会,互联网把这种传播扩大了上万倍,过冬物资准备需求可想而知。一旦过冬物资的需求量大幅度上涨,手套、口罩、棉衣、棉鞋等的出货速度就会上涨,价格也会上浮。

同样的套路,古代是炒柴碳,现代是炒过冬物资。时代在发展,做生意套路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所谓财富密码,不过是利用人们恐慌心理而做出的营销。

俗语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今日寒衣寒衣阴一日)(3)

很明显,在现代社会再不能用古代的方式对冷暖冬进行预测,坚持科学的理论方法才最重要。笔者觉得有三点能参考:一是基础因素,即影响当地气候的恒定因素,比如纬度和海拔;二是偶发因素,即相对不确定的因素,比如拉尼娜效应;三是趋势性因素,比如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以上三点才会最终决定是冷冬和暖冬,古代和现代的气候背景相差很大。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今年冷冬的概率大,但依然有不可确定性。冷冬还是暖冬,都需要做好过冬物资筹备工作,即使是暖冬,都不会穿着单衣过冬。

俗语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今日寒衣寒衣阴一日)(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