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

前段时间实在是忙坏了网友们。

先是有张若昀唐艺昕大婚的热搜居高不下,再有双宋协议离婚的热议摧枯拉朽,这件事还没完,复出有望的范冰冰和男友李晨又双双发布微博,好聚好散地官宣和平分手,吃瓜群众们群情激昂,吃完了这家的瓜又去了另一家,就在全网热闹一片中,两部备受期待的剧悄无声息地就开播了。

很好,抢答成功!没错,就是肖战王一博的《陈情令》和易烊千玺的《长安十二时辰》,两者甫一上映就在豆瓣热门电视剧榜单上冲上了前二,然而评分却大相径庭。(这已经是播出半个月后的了,刚开始差距还要悬殊一些)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1)

图为截止7月9日两部剧的豆瓣评分

这两部古装剧均改编自知名小说。《陈情令》改编自网络小说家墨香铜臭的《魔道祖师》,《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作家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虽然活跃的环境不同,但就知名度以及开播后的点击量来说,两者也是不相伯仲。

但尴尬就尴尬在,前者的改编显然不被大部分原著粉们所接受。从宣布改编之初,网上就一片抗议声。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2)

在开播之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来观看的原著粉们又炸毛了。

“这是什么,王一博是小吴本色出演吗?人家蓝湛是高冷不是面瘫啊,还我的蓝二哥哥!”

“加了个女主什么鬼?江澄会舍得把魏婴砍下崖去?打扰了打扰了!”

很多书迷们大波赶来检阅成果,却被电视剧里改的乱七八糟的感情线劝退。虽然有部分观众给出了“真香”的评价,却依然难以抵挡圈地自萌的原著粉们的抵制大潮。

这也从侧面揭示了我国影视市场上这样一个公认的怪律:原著小说“见不了光”,或者说,很少能见光。

不能见光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真的无法见光吗?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3)

显然这个规律不是绝对的。这些年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其中不乏根据小说改编之作,口碑和播放量都不错的作品。比如说之前大火的《镇魂》,被称为良心网剧的《将夜》《灵魂摆渡》,再往前有孙俪的《甄嬛传》和刘诗诗的《步步惊心》等。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品“成功”的原因,关键在于较好地还原了原小说剧情,哪怕囿于种种规定限制不能直接改编的,编剧也会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适当增减情节人物,至少不会损坏原本的故事架构,也因此在原著粉和新来的观众之中取得了一个不错的平衡

然而同时,“失败”的尝试也不在少数,更多的改编作品面临着高期待、低口碑的尴尬困境。

2017年4月,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大IP电视剧《择天记》上映,当时的“顶流”鹿晗古力娜扎都没能拯救这部剧,剧情被吐槽乱七八糟就算了,《择天记》甚至被群嘲为“双女主”大戏,豆瓣评分只有4.1。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4)

今年5月,改编自武侠小说作家沧月同名小说的《听雪楼》上映,秦俊杰袁冰妍携手也没能让观众们的评分更高一点。

要知道,此前袁冰妍因为在《将夜》里饰演冰雪聪明的莫山山可是圈了超级大一波粉,再加上妹子演技不错,参演《听雪楼》的话题可是爆了好几次热搜。而秦俊杰本身演技也在线,又刚经历跟国民闺女小猴紫杨紫的分手风波,人气也居高不下。这两个人组合,按照沧月原著小说中的设定,肯定是一部大热的剧。然而,故事潦草、人设随意不走心的批评纷至沓来,豆瓣评分堪堪停在4.5。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5)

再往后一点,6月份开播的《盗墓笔记之怒海潜沙&秦岭神树》,堪称所有盗墓笔记改编作品中最符合原著的一部,启用的也是新生代人气兼演技演员侯明昊和成毅,所有的故事线基本都跟着原著走,然而开播后豆瓣也只有5.3分。

观众们对强行用科学解释各种怪物和不思议现象十分不满,对小哥和吴邪时不时就对视深情一笑这种刻意卖腐的举动更是大为抨击。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6)

盘点这些作品,我们会发现,作品改编的原著无一不是大IP,然而改编后的成品却十分不讨喜,这种“下场”在让人在叹息之余,也实在生不起什么同情心。

就像很多网友吐槽的,拜托,咱翻拍的能走点心吗?

翻拍毁神作、“小说见不了光”的魔咒的背后,其实是资本市场一个又一个扭曲的产物,映射出各方资本交织纠缠的野心。

披着大IP高知名度的剧在播出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非常显著的优势,那就是它们已经拥有着庞大的粉丝基数,这个优势让它们在还没出现之前就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但同时它的劣势也十分明显,那就是它所呈现的成品尚未被自己吸引来的第一批原著粉检验。

一旦原著粉们发现自己喜欢的作品被改成了面目全非甚至完全不能接受的样子,来自他们的抵制一定更加疯狂。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7)

有个网友在痛心之余这样评论:你既然选择了IP,在享受IP给你带来的热点的同时,就应该料到它的反噬。

当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着你。尼采的这句话原本是为了论述一种怀疑论的态度,放在现在影视作品与大IP的共生关系的时候也同样适用。IP之主以其IP谋利,改编作品以IP为噱头,为后续的宣传发展吸引庞大受众,双方各取所需,原本该是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所谓“凤头鸡尾”,所谓“高开低走”,并不是所有美好的开头,都会必然走向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其中有那么多的利益纠葛、资本角力、条件限制,哪怕你的主创团队最开始纯粹是为了一腔情怀而改编作品,又有谁能保证最后呈现的一定是一部“原汁原味”的作品?

陈情令粉丝见面会几月几号(陈情令粉评回暖真香)(8)

从文字转换成图像的那一刻起,原著和先作之间就基本上不能划上等号了。

这个锅不该演员来背,也不全该主创人员来背。但还是那句话,IP是把双刃剑,要么用好,要么就不用。只是太可惜,我们现在的影视圈太心急了,心急着要乘风借力,心急着一步登天,却又不能老老实实地尊重原著,在各类规则和环境下委委屈屈地删减拼凑,最后落得个两头不讨好。

而那些揪着原著不放大加宣传的行为,在作出选择的同时,就应该做好被反噬的准备了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