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

明清家具研习社

“一个则多,半个正好”,传统器具中存在这样一种“半”设计,使得器物的尺寸或器型近约正常器的一半,然韵味丝毫不减,且实用性更甚。

今个且举两例经典的“半设计”器具,一探其精妙之地。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2)

红木独板霸王枨四面平半桌 研习社藏

半桌

传统家具中,有一应用甚广的“半”设计之器,名曰半桌,其尺寸大抵为八仙桌的一半。

明式家具中典型的桌子式样,北京匠师亦称之为“接桌”。当一张八仙桌不够用时,再接一张较窄的桌子,故而得名。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3)

黄花梨罗锅枨拦水线半桌

“接桌”之名可见于明何土晋纂辑的《工部厂库须知》,尺寸大小虽并未注明,但可知作坛庙祭祀之用。

而“半桌”之称在嘉庆间纂修的《工部则例》中可寻,其中有详细的尺寸记载。长为二尺九寸,宽二尺,高二尺六寸。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4)

黄花梨束腰罗锅枨马蹄腿半桌

半桌的主要功用与酒桌相一致,均为饮酒、用膳而服务的,故而其面板常常有拦水线设置,以防酒水菜汁流沾衣衫。

其传世实物较多,可见古时应用之广泛。

明代宴饮,往往主客两人共享一桌,宾客多时,则各用一桌,由于半桌体积不大,便于移动,且可与其他桌并在一起使用,故而其需求量大大增加。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5)

红木束腰马蹄腿拐子纹半桌 研习社藏

除了作小餐桌使用,半桌亦可陈设于厅堂两侧,又可置于闺阁和书斋之内,上置古玩摆设,应用场景颇广。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6)

红木回纹霸王枨半桌 研习社藏

半桌造型有案形结体桌形结体之别,式样有带束腰与不带束腰之分,加以不同的装饰纹饰,故而其造型变化多样,下举两种结体各一例。

首先为明鲁王朱檀墓出土的半桌,为案形结体,王世襄先生在《明式家具研究》亦有收录。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7)

明鲁王朱檀墓出土夹头榫罗锅枨半桌

「该桌夹头榫式,通体髹朱漆。桌面探出部分不长,设有拦水线。牙条锼花透雕,高拱的罗锅枨与之相贴,雕作卷叶之状。四腿打洼,转角作委角处理。」

而上海博物馆内则藏有一件桌形结体的半桌,亦为明朝时期之作。

「该桌黄花梨制,乃明式家具中少见的采用大面积精细雕刻的作品。桌面边沿设一周拦水线,束腰处有荷叶状波折纹,四周牙条均满雕,看面牙条浮雕双凤朝阳,侧面牙条刻折技花鸟。」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8)

明 黄花梨木展腿式半桌 上海博物院藏

「腿与桌面用灵芝纹霸王枨加固,整体造型简洁轻灵,雕饰虽然繁复,却并无堆砌感,反而具有雅致妍秀的风韵。」

此外,半桌中还有一类形制特殊者,并不作为接桌之用而存在,曰之月牙桌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9)

红木云纹三弯腿月牙桌 研习社藏

月牙桌,即半圆桌,其桌面形状宛若一钩新月,清秀委婉,风雅宜人。

桌面之下,或无束腰,或有束腰;腿足有直腿、三弯腿、蚂蚱腿等不同形式;或三足落地,或四足接地,后者居多;或足端着地,或足下有托泥。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0)

紫檀卷草纹三弯腿月牙桌 研习社藏

其形制在《鲁班经匠家镜》中有具体记载,

“方圆三尺零八分,高二尺四寸五分,面厚一寸三分,串进两半边做,每边桌脚四只,二只大,两只半边做,合进都一般大。每只一寸八分大,一寸八分大,一寸四分厚,四围三弯勒水。余仿此。”

由此可知月牙桌一般成对出现,两张拼合则得到一张圆桌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1)

红木云石活面云纹月牙桌 研习社藏

其实用性颇强,合之可在室内中间摆放,亦可分开,以直线边贴着墙或屏风摆放,上置雅赏,赏心悦目。

壁瓶

除了家具之外,装饰器具中亦有一经典的“半”设计之具,它便是壁瓶

亦称挂瓶、轿瓶取瓶、壶、尊、罐等器的一半制作而成正面凸起,背面则平坦,且有凹槽及圆孔以便悬挂。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2)

乾隆款祭蓝地描金开光粉彩花卉诗句图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

主要作插花、饰壁之用,《遵生八笺》一书有云“……床内后柱上钉铜钩二,用挂壁瓶。四时插花,人作花伴,清芬满床,卧之神爽意快,冬夏两可,名曰二宜……”。

作为装饰居室的雅器,上至帝王,下至文人,均折服于其魅力,如乾隆皇帝便是一明例。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3)

乾隆款古铜彩出戟花觚式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皇帝看书休息所在的“三希堂”,不足四平方米,墙面竟挂有十一个釉色、造型不同的壁瓶。

此外,乾隆也曾多次写诗称赞,“蘅皋掇青藻,毡室伴清嘉”、“动洁路搴秀,静悬屋盎春”,可见对壁瓶之宠爱程度。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4)

竹簧焦叶纹壁瓶 研习社藏

壁瓶材质以陶瓷为主,亦有以文竹、硬木、铜料等为材。流行于明万历年间,于清乾隆时期发展至鼎盛

明万历以葫芦形、瓜棱形、莲花口形为主,多以牡丹纹、缠枝纹、梅花纹等花卉图案作装饰,施以五彩青花技法。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5)

掐丝珐琅八宝云蝠开光诗句大吉葫芦式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初期,壁瓶插花承袭明代遗风,除了插入各个时令的花卉,还可以加入绒花、绢花、宝石花等各种人工花卉。

乾隆时期,品种尤为丰富,有青花斗彩掐丝珐琅等等,其中以色地粉彩装饰居多,常见的有红地、黄地、绿地等。

总而言之,此时期壁瓶大多用料足,制作精,造型庄重而富丽,处处彰显贵气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6)

掐丝珐琅夔龙纹开光诗句壁瓶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宫廷之内还流行一种御制诗文壁瓶,将诗文艺术与瓷器融为一体,其上绘有的诗文由乾隆皇帝亲作

多以楷、隶、行、草、篆等不同书体将御制诗镌写在瓶身开光处,也有直接书写于单色壁瓶上。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7)

黄花梨诗文壁瓶 研习社藏

总之,壁瓶虽小,却能登堂入室,堂而皇之悬挂于壁,足见其妙趣。

粗观半桌与壁瓶两者,虽为“半”设计,却无含糊之处,兼得正常器之长处,实乃巧思妙设之结果,尤值赞叹。

- END -

奇巧设计(巧思妙设古典器具中的)(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