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日本美女生活(盛产美女的两个西亚小国又打起来了)
中国的两个朋友,打了近来最激烈的一仗
昨天,从遥远的高加索地区传来了爆炸性新闻——两个小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打起来了!
如果不是突然被刷屏的战争新闻,恐怕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两个陌生的名字,在地图上还得费点劲才能找得到。
▲黄色是亚美尼亚,红色是阿塞拜疆
它俩加一块还没福建省大
图片来自百度地图
亚美尼亚,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不到两个北京大,人口300万出头,比朝阳区还少。阿塞拜疆,面积8.6万平方公里,比重庆略大,人口1000万,不到重庆的1/3。在世界地图上,这两个国家因为实在太小,连名字都印不下。
而且这两个国家和俄罗斯一样盛产美女,我当年大学实习时曾接触过阿塞拜疆航班,他们的空姐实在是太漂亮了。
▲阿塞拜疆航班的空姐但就是这两个中国直辖市级别的国家,一旦打起来,那真是非常激烈,从双方的措辞和战场实拍的视频来看,就是往死了干。
▲坦克行驶中被打爆!
综合各方消息判断,战斗大约在27日上午7时10分左右爆发,阿塞拜疆国防部宣称“收复”了6处村庄,摧毁了对方12座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自己损失一架直升机并“有所伤亡”。亚美尼亚国际部则宣称击落对方直升机数至3架,击落无人机20架,击毁坦克和装甲车30辆,而且“击毙击伤甚多”。
▲火之战车!好久没看到这么劲爆的场面了
双方都声讨是对方发动了“侵略”,各自的国家领导人也高调发声,为各自军民加油打气,同时进入了“战时状态”。
放眼世界,绝大多数小国都无欲无求,在国际找个大腿抱好,过上安生日子,就非常满足了。那这两个小不点国家又是什么仇什么怨,非要大打出手呢?
打得厉害,要么是历史积怨很深,要么是现实矛盾很大,很不幸的是,阿亚冲突,这两个原因全都有,而且相互纠缠在一起。
现实矛盾相对简单,就是领土纠纷,说直接点就是争夺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以下简称纳卡州)。
这两个国家的地缘关系比较特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亚美尼亚将阿塞拜疆一分为二,形成了阿塞拜疆在一小块领土成了被夹在亚美尼亚和伊朗之间的飞地——纳希切万共和国,亚美尼亚认为,纳希切万是自己领土的一部分。
另一块纳卡州在名义上是阿塞拜疆的领土,但居民多是亚美尼亚族人,他们建立了一个虽然不被国际承认,但事实上独立的国家——阿尔察赫共和国,最终目的是回归亚美尼亚。这样,纳卡州实际上又成了亚美尼亚的飞地。
▲又一辆阿塞拜疆坦克被击毁
这个局面,有点像克里米亚闹独立,然后回归俄罗斯一样。
只是俄罗斯实力强大,克里米亚就真的回归了,但现在亚美尼亚还不敢公开这么做。对此,阿塞拜疆当然不能忍——平白在自己肚子里被人挖走一块肉,是个国家都不干。
这个矛盾很难调和,最后无可避免地走向了战争。
你可能会认为,这不刚开打吗?说不定打打就缓和了呢?其实这是个错觉,因为他们从1988年就开始干仗了,到现在为止,互怼32年。
这就要说到引发现实冲突的历史积怨了。
▲这一片的语言地图,看看这复杂性
往大了说,两国加上格鲁吉亚这一片地区被称作“外高加索”。地理上,这里是欧亚交界;文化上,多民族混居,总人口不足3000万,却有50多个民族,近在咫尺,语言却完全不通;宗教上,这里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会合之地,各种小教派就更多了。
这个局面之复杂,又有点像巴尔干半岛。巴尔干是著名的欧洲火药桶,外高加索也是西亚的火药桶。
▲因为大屠杀,亚美尼亚人恨死了土耳其
在古代历史上,这里就是一团乱麻,阿亚两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前,但后来不断被各大帝国瓜分、统治——塞琉古、帕提亚、马其顿、罗马、拜占庭、波斯萨珊、倭马亚、塞尔柱、蒙古、奥斯曼土耳其……到了近代,还有英德土俄轮番染指。在一战中,土耳其害怕亚美尼亚人反叛,搞了一次为期三年的持续性屠杀,死亡人数100多万。
最后,阿亚两国在1922年都归了苏联,可以视为俄罗斯最终抢到这片地方。在严密的控制下,两国安静了很多年。
事情并没有结束,两国并入苏联,本身就带着点不情愿,矛盾只是被掩盖了起来,而且还埋下了一个雷——1923年,斯大林为了照顾土耳其的情绪,也出于“分而治之”,防止高加索各民族闹独立,将纳卡州划入了阿塞拜疆。在苏联时代,土地划来划去,左口袋换右口袋,反正都是自己的,看着当然没啥问题,就像克里米亚被划给乌克兰一样。
▲苏军坦克开进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但当苏联走下坡路的时候,这个雷就会爆。
八十年代后期,苏联眼看就不行了,阿亚矛盾显现,纳卡州居民集体向莫斯科请愿,要求与亚美尼亚统一。1988年2月20日,纳卡州苏维埃举行投票,以绝对优势做出决议,要求回归亚美尼亚,但被莫斯科否决了。
紧接着就出现了阿塞拜疆人和亚美尼亚人的大规模冲突,双方均出现了针对对方少数人口的殴打、杀害、强奸的暴力行为,大量难民逃往各自的“祖国”,这一幕又很像印巴分治时的情况。
为制止暴乱,戈尔巴乔夫下令内务部队进驻,虽暂时收效,但治标不治本。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冲突不断升级,被派去镇压的苏军被夹在中间,搞得里外不是人。1990年1月,苏军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搞了一次行动“阻止分裂”,造成上千人伤亡,然后阿塞拜疆最高苏维埃宣布,苏联这一行动“构成侵略行为”。
也就是说,在苏联解体的两三年前,就已经打起来了,只不过那时苏联政府背了锅。
▲1992年的纳卡州民兵
1991年苏联解体,两个小国独立了,这个雷终于爆了。
双方都从苏军遗留的仓库中找到了很多枪支弹药,通过武器黑市,苏军的坦克、火炮、装甲车大量流入两国。在国际上,由于宗教因素,主要信奉伊斯兰教的阿塞拜疆得到了伊朗、土耳其和许多阿拉伯国家的支援,主要信奉基督教的亚美尼亚得到了欧美俄的同情,保加利亚和希腊直接提供支援,还有大批志愿者前来助战。
总体比较,亚美尼亚更加精悍,而阿塞拜疆数量占优。
1992年1月,双方为了纳卡地区正式开战。其实就是原苏军分成两拔互杀,独联体派来了“维和部队”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还有俄军分别跑到两边参战。
▲简化版苏军内战
这场仗一直打到1994年,由于国际上普遍支持亚美尼亚,比较孤立的阿塞拜疆战败,双方在俄罗斯的斡旋下签订《比什凯克协议》,“阿尔察赫共和国”获得了实质独立地位,面积比原纳卡州还大了不少。
但阿塞拜疆咽不下这个窝囊气,亚美尼亚则因为胜利还想更进一步,双方的民族情绪都很高涨。于是,在1994年之后,冲突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更多了。上一次严重冲突发生在2016年,双方各有十几名士兵死亡,另有三名平民死亡。
所以,这次冲突看似突然,很激烈,其实是常规操作。
▲双方都使用同样的俄系武器,
亚美尼亚军的坦克能认出来型号吧?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阿亚两国各有优势,将长期处在平衡状态,短期内是不好解决的。在未来的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间,这样的戏码大概每隔几年就会上演一次。
亚美尼亚的优势——外部支持多,甚至相互不对付的美俄都站亚美尼亚一边,海外侨民的支援很可观,民族性格强悍,部队战斗力比较强。
亚美尼亚的劣势——国家小,人口少,地缘环境不利,被阿塞拜疆、土耳其、格鲁吉亚三面包围,是内陆国家,没有沿海。土耳其搞过对亚美尼亚人的大屠杀,有不共戴天的世仇,而土阿一直都是一伙人;格鲁吉亚反俄,而俄罗斯支持亚美尼亚,所以格鲁吉亚的态度就很微妙了。
阿塞拜疆的优势——国家大(相对的),人口多,有油气资源,财力充足;与土耳其关系铁,可以夹击亚美尼亚。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表示“支持我们的阿塞拜疆兄弟”,是各国中唯一公开选边站队的领导人。
阿塞拜疆的劣势——部队战斗力较差,国际上支持者少(除了土耳其),纳卡地区民众仇阿情绪强烈,很难打下来,打下来也治理不了。
综合来看,双方半斤八两,彻底击败对手都不现实,而且这次开战也有双方领导人要利用民族情绪巩固权力的考虑,很可能最后是各自宣布胜利,然后回归小打小闹的常态。况且,双方背后各自站着俄罗斯和土耳其,这两个“大腿”没事,大打也就不可能发生。
那么这事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吗?应该说没有太大关系,所以中国不会选边站队,外交部的态度也是希望双方尽快实现和平,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说起来,这两国和中国的关系都不错,从来没给中国找过麻烦,都是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一直处于上升状态。中国和两国都有军事交流,曾向阿塞拜疆提供过900万元的无偿军事援助,亚美尼亚向中国购买过射程超过100公里的远程火箭炮。
而且,这两个遥远的小国还帮咱们们打过日本鬼子!
▲这位打过鬼子的亚美尼亚老战士很有精神
1945年,有6千多名亚美尼亚籍苏联红军战士来到中国东北,参加了对日作战。2015年,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和武官在埃里温(首都)看望了老战士西莫诺维奇·哈拉江和叶布拉克相·米高亚罗夫娜。
哈拉江1926年生于亚美尼亚的底里江,18岁参军,成为一名坦克兵,坐着T-34参加了对日作战,击毙过17个鬼子,还活捉过一名鬼子军官。
米高亚罗夫娜1923年出生,1941年参军,同样在1945年作为一名女兵参加了对日作战。有意思的是,这位英雄老太太生于巴库(阿塞拜疆首都),也就是说她很可能是阿塞拜疆人——要是都像两位老战士一样和睦,该多好啊!
其实,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过去,就好像自己的两个朋友在长期打架,既不能上去掺和,劝架又劝不了,评理也不好评……还是祈祷世界和平吧,希望两个小国家能够坐下来谈谈。毕竟,最终受战争伤害最深的,真正付出代价的,还是一个一个活生生的老百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