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话说吃大餐怎么讲(上海闲话与喫口)

昨天写了一篇关于上海话的短文,引来不少共鸣和互动。看来对上海话感兴趣的朋友还是很多的。今天再发一篇上海“闲话”和“喫口”(俚语和专用词),欢迎补充、斧正。

憨(gǎng)特:傻了 关特:闭嘴

闷特:没话说 豁特:裂开了

嘎亮:眼镜 戳气:讨厌

洋盘:外行 结棍/辣手:厉害

热昏:头脑发热 缺西:傻X

腻腥:令人恶心 寿头:呆子

撬边:配合、托 瘪三:乞丐

淘浆糊:瞎搅和 输拔侬:服了你

装无样:装傻 人来疯:过度兴奋

触霉头:倒霉 头皮撬(gao):脾气犟

豁翎子:暗示 骂山门:骂街

饭泡粥:废话太多 横竖横:豁出去了

敲竹杠:敲诈 立壁角:罚站

轧闹猛:凑热闹 憨棺材:笨蛋

吃家什:吃大亏、倒大霉

请侬/伊吃生活:揍你/他

红头阿三:现泛指印度人

狠三狠四:很凶 老三老四:自负、嘴硬

投五投六:做事毛糙 拎得清:明事理

神知无知:胆大妄为 一天世界:一塌糊涂

猜东里猜:剪刀石头布 嘎三糊:聊天

木知木觉:迟钝 瞎七搭八:瞎说瞎整

假姿假眼:装腔作势 连档模子:合伙骗人

奥斯两开:暂停 五筋吼六筋:很凶

空麻袋背米:不付出就要得回报

烂糊三鲜汤:做事没头绪、毛糙的人

额骨头碰到天花板:撞到大运了

鸭孵卵冒充金刚钻:外行冒充内行

认得侬算我路道粗:认识你算我倒霉

我帮侬校校(gao)路子:让你明白

上海话说吃大餐怎么讲(上海闲话与喫口)(1)

上海话中有许多“老”字头的俚语。如:

老克勒:有文化有腔调的海派老人

老浆糊:圆滑老练的江湖老手

老法师: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

老油条:长期混日子的老手

老懂经:经验丰富、知识广博的长者

老滑头:(与老浆糊相似)

老价钿:形容价格不菲

老爷车:破旧不堪的车子

老辰光:原来的时间

老面皮:形容因为某事丢了脸

老菜皮:(贬义词)中年女性

老崩瓜:(贬义词)老年男性

老娘舅:公正的裁定者或中间人

老酒甏:形容酒量很大,也形容酒鬼

老坦克:破旧的自行车⋯

上海话说吃大餐怎么讲(上海闲话与喫口)(2)

还有不少以“头”字结尾的俚语,如:

摆噱头:故弄玄虚 斩冲头:欺骗顾客

起蓬头:掀起高潮 掼浪头:说大话

捉扳头:找茬 出花头:奇思异想

触霉头:倒霉 发调头:发号施令

额骨头碰着天花板:运气好到极点

收骨头:严加管束 倒蓬头:亏本生意

别苗头:较劲争强 掼派头:摆阔

借因头:找借口 垫刀头:代人受过

轧苗头:审时度势 搬砖头:转手买卖

砌墙头:打麻将 轻骨头:轻浮的人

调枪头:改变策略或方向⋯

上海话说吃大餐怎么讲(上海闲话与喫口)(3)

实在多得数不胜数,我也调枪头了。哈哈

上海话中还有很多“子”字,比如“接翎子 ”、“汰脑子”;还有“ABB”格式,比如“湿㗳㗳”、“粘乎乎”;还有很多“特”字,比如“脑子坏特”、“眼睛瞎(ha)特”,最最狠的就是“乃伊组特”!下篇再聊。[来看我]

在上海混,“乃伊组特”一定要晓得,否则到辰光肯定“憨特”。哈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