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汉高祖刘邦对他的评价是"智慧有余,胆识不足,不能担此(指丞相)重任。"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陈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1)

陈平肖像

一。 早期经历二件事

陈平,出身贫穷,但他非常喜爱读书,而且特别喜好黄帝、老子的学说。他青少年时期有二件事情,似乎预示了他未来的人生道路。

1. 分肉

少年的陈平非常聪明能干,他有一次被推荐为社庙里的社宰,就是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一块分得十分均匀,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而陈平听到赞赏后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这表明小时候的陈平就志向非常远大。

2. 娶妻

青年时期的陈平,长得英俊高大,由于他家里不富裕,到娶妻年龄的陈平就矛盾了,有钱的人家嫌弃他穷,娶穷人家的媳妇陈平还不太愿意。当地有个叫张负的富裕人家,其孙女嫁了五次人,丈夫都死了,人称她克夫谁都不敢要。可陈平不信邪,就想要娶她。

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2)

陈平

巧的是张家的主人张负也看重了陈平,他认定长得英俊高大的陈平不可能一辈子穷,并且说通了自己的儿子、孙女同意这门亲事。张家还承担了两人结婚的所有费用。成亲后,张负嘱咐他的孙女要好好对待陈平及其家人,而陈平自从娶了张家女子以后,其资财就日益宽裕起来,交际也随着越来越广了。

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3)

英俊高大的陈平

娶妻之事预示着陈平将来事业旺盛、人生道路从此顺畅。

这二件事也隐喻了陈平人生的另一面,即在关键时刻还是需要贵人相助的,如他哥哥无私地奉献、遇见富裕的亲家帮助。

二。 投奔刘邦,屡献妙计,为汉朝建功立业

刚出道的陈平,起初投奔过魏王,未得到重用后,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还是不如愿。当他在鸿门宴上遇见刘邦后,就认定刘邦将来肯定能成大器。并暗自下决心转投刘邦。作为见面礼,陈平里应外合向刘邦第一次献出了连环妙计。

当时刘邦正与其他各诸侯被项羽软禁在咸阳,连刘邦的第一谋士张良都想不出脱身之计,此时"身在楚营心在汉"的陈平,首先使用"调虎离山"之计将项羽的谋士范增调离项羽身旁;再与张良联手运用"声东击西"之计,成功将刘邦救出咸阳。不仅保住了刘邦的性命,更为刘邦日后东山再起赢得了良机。

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4)

西汉智囊——陈平

从此,陈平就投奔到刘邦帐下,为刘氏家族服务了。而且经常是在刘邦遭遇风险时,陈平都能献上妙计,帮助他化险为夷,平安度过难关。

如他施离奸计气死了项羽的谋士范增,然后欺骗头脑简单的项羽,顺利帮助刘邦化解了荥阳之围;顺水推舟的建议刘邦封韩信为齐王,稳住这支十分重要的力量,避免了汉军的分裂;然后又智擒韩信,帮助刘邦除掉了心腹之患;贿赂冒顿单于新宠,巧妙破解了刘邦的白登之围等等。陈平因立功先后被刘邦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

三。 刘邦始终未让陈平独当一面

本文开头说过,汉高祖刘邦对陈平的评价是"智慧有余,胆识不足,不能担此(指丞相)重任。"虽然陈平为刘邦屡献妙计,让他关键时刻都能脱险,但刘邦到底还是会识人的,正因为他对陈平有上述看法,所以在他执政时,陈平始终没能独当一面,汉朝第一任丞相为萧何,第二任为曹参,没有陈平的份。至于后来刘邦去世后,陈平曾经担当过汉惠帝、汉文帝时期的丞相,我想那是由于他的寿命较长、凭借三朝元老的资历当上的,而且那时萧何、曹参等刘邦信任的老臣都已经不在了,才给予了陈平的机会吧。

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5)

汉高祖刘邦像

四。 陈平未能独当一面的原因及感想

在刘邦时代,陈平未能独当一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是刘邦看清了陈平的性格特征,他确实聪明过人,计谋很多,但先后投靠过三位主家(魏王、项羽、刘邦),显得此人忠诚度不够,职业道德欠缺;后来刘邦让他与周勃去捉拿樊哙时,他又为明哲保身,没能坚决执行刘邦的指令,结果他歪打正着,正好押解樊哙回朝途中,刘邦去世了,吕后临时当政,让他逃过一劫(樊哙是吕后的妹婿,吕后肯定要保樊哙不死的)。这件事情充分暴露了陈平的奸猾、关键时刻将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之上的利己主义思想。

从"陈平未能独当一面"事情中,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即一个人光有才华还不够,还必须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只有德与位相配了,才能不负众望,担当起大任,大公无私为国家与人民贡献力量。

刘邦手下陈平怎么死的呢(刘邦手下的陈平)(6)

陈平像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