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历史文化遗产(留住西安的巷子文化)
——读朱文杰先生《记忆老西安》有感
20世纪80年代,我当兵的时候,在当时的军报刊登了一首小诗——《小巷》,现在只记得前两句是这样的,“我走出都市的小巷,我的新身份是这身绿色的军装……”说的就是从一个西安巷子里,即将走向军营的一个待业青年的喜悦心情。巷子,正经西安读音为hang zi。在所有向往老西安文化的人心里都有这样一个幻想:阳光温暖的午后,穿梭在西安的巷子里,或漫步,或乘坐人力车,听着路旁的老西安人操着纯正的西安腔相互问好“吃了么!”。
著名作家、散文家朱文杰先生在他的大作《记忆老西安》里以西安的老街巷为主线,编织起整个老西安的历史、人物、市井、民生,全方位展现西安百年来的沧桑变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西安城区街巷地域纪实,朱老师富有特色的人文叙事,将一个大都市的街巷,形成系列地整套来写,详尽地铺展开来,写得骨肉丰满,细节充盈,字字考究,篇篇上乘,目前已经出版三卷(六册),据悉第四卷也即将问世。
电影是靠细节来叙事,没有细节的历史是没有灵魂的,读朱文杰老师的《记忆老西安》你能感受到他对西安挚爱之深,是一种对历史细节的细磨精研,一种有深度的回顾,所以他俯下身子从一条街、一条巷,一个人物一个人物地挖掘,仅文中涉及菊花园一文,朱文杰老师就多次找我询问有关情况,这是一般作家难以做到的。资料生动详实,角度视点多元。
恩格斯当年曾这样评价巴黎:“只有法国才有巴黎,在这个城市里,欧洲的文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样,西安的历史更加悠久,人们这样形容,在北京看到的是巨大的树冠,而西安则是它深埋地下的根,巷子的文化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唐朝,当时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被分割为一百零八坊。“西安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但是,经过千年的演变,特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西安的迅速发展,巷子变了模样。西安城东南西北各大巷子,有名的、无名的,这些昔日地位象征的宅子都被周围耸立的高楼淹没了。走在西安的老巷子里你能感受温暖热情,与地铁里人们互相只说“下车吗?”的冷漠形成了强烈反差。
其实有很多人不舍也不忍这巷子文化的消失,原来家在西安市安居巷的杨先生就是一位对巷子感情深厚的人。杨先生住的巷子已经没了,他轻叹了一口气,“有一种情感,真的!从小在这儿长大的,就不想离开这儿,哥哥姐姐们都搬走了,就我一人还在这儿。”杨先生还说:“你不论去问谁,凡是在这儿住过的都留恋,有一种就是说不出来的情感。”杨先生回忆起原来住在小巷院子里的生活,眼里流露的都是怀念,“你家包饺子给我家尝一口,呵!”夏天切一个大西瓜,东家三牙西家四牙,眼见从小生活成长的巷子在眼前一个个倒塌,杨先生十分痛心,“好宅子全给拆了”杨先生还动情地说:“原来城墙内还有好些有名的老巷子,现在全给拆了。西安离文明古都越来越远了,光有所谓的大唐芙蓉园、世博园,不是说这些不好,那都是钢筋水泥的呀,西安啊很多巷子消失了,就剩名字了。我们只有在朱文杰老师的文章里寻找秘籍了!早些年开始保护就好了,现在有点晚了。”
今天人们的内心空虚浮躁,正是因为不断的失了文化。失去了文化的根,而这种失去是不可挽回的,经济是要发展,文化更需保护,否则,再繁华的城市也是“海市蜃楼”,把根留住,没根不行,让西安真正成为一座名副其实具有世界影响的“人文之城”!(作者:惠东;本文在原文基础上有节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