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最好听十首曲是哪些 久久回荡的世纪和韵
众所周知,巴赫的作品深沉、悲壮、广阔、内在,充满了18世纪上半叶德国现实生活的气息。他谱写了许多充满戏剧性因素的大型声乐作品,像《马太受难曲》、《b小调弥撒》是最有影响的作品。
另外,巴赫那充满宗教内容及复调音乐思维的作品更为广阔地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像《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巴赫在“纯音乐”领域留下的重要遗产之一。另外,巴赫的《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和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等乐队作品,也都表达了作曲家对和平和美好生活的祈求与渴望。
今天,“影音新生活”就与大家一起品鉴12张巴赫最佳入门唱片,让心灵离音乐更近。
1PHILIPS 446 533-2 10 马里纳的巴赫《乐队组曲》
这应该就是巴赫入门的最佳唱片。巴赫的这套《乐队组曲》一共有四首,编号为BMV1066-BMV1069。作品创作于1717年至1723年之间,前三首创作于1723年巴赫迁居莱比锡前夕,第四首创作于作曲家定居莱比锡之后不久。
由此可以看出,《乐队组曲》属于巴赫“科藤时期”的重要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巴赫对生活的无比热爱,这种热爱是非常真挚的,光听其中第三组曲中流传至今的不朽名作——《G弦上的咏叹调》便知道。
马里纳是巴赫专家,马里纳和圣马丁室内乐团的巴赫是真正是二十世纪的巴赫。他们的演奏富有活力和朝气,他们使用了现代乐器。因此他们的演奏尤其是弦乐器的演奏光辉通透而生气勃勃,温和恬淡而不柔弱。
2ARCHIV 427 143-2 A GA2 卡尔·李希特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这是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的最著名版本。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编号BWV1046至BWV1051),原名《六首为不同乐器而作的协奏曲》,因其手稿于19世纪中叶发现于勃兰登堡,故改为现名。
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巴赫用一种平静而慈和的心态向世人表现了当时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向往,而这套作品精巧高超的创作技法与完美和谐的结构又成为欧洲管弦乐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卡尔·李希特指挥慕尼黑巴赫乐团录制的这张唱片,曾荣获德国唱片大奖。李希特在指挥演奏中特别注重音乐的内在结构和浪漫气息的情绪,听起来十分庄严、宏伟、富于内涵。
3PHILIPS 420 700-2 葛鲁米欧的巴赫《小提琴协奏曲》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一共有三部,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却非常有名。这三部协奏曲写于巴赫在科藤的时期,大致创作于1717至1723年之间。
巴赫的小提琴协奏曲所使用的乐队规模相当之小,伴奏主要由弦乐合奏、羽管键琴和数字低音所组成,所以听起来显得相当秀媚、清新。
葛鲁米欧是法比学派的最后代言人,以善于演奏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的作品而闻名于世。葛鲁米欧的演奏极其高贵华丽,庄重大方。他驾轻就熟地表现这些作品 演绎舒展大方,毫不卖弄技巧,小提琴音色甜美而饱满,听来心旷神怡。
4SONY SM2K 52615 拉雷多/古尔德的巴赫《小提琴奏鸣曲》
巴赫的这组小提琴奏鸣曲大概是他1717年至1723年在科腾创作的,有着逻辑严密的结构和歌唱性极强的旋律,如果说他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帕蒂塔表现了一个世界和宇宙,那么他的小提琴奏鸣曲则更多地表现了他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据说巴赫在创作前六首奏鸣曲的时候妻子刚去世,所以这组小提琴奏鸣曲非常伤感,幽怨,充满着哀怨之情,都深深地表达了巴赫对亡妻的缅怀和悲痛,是他对失去亲人的心灵告白,也是对自己心灵的抚慰。
5DG457 701-2 米尔斯坦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帕蒂塔》
这个版本毫无疑问是米尔斯坦最出色的作品。米尔斯坦录制这套无伴奏的时候已经七十岁,驾轻就熟的高超技巧不论在分句、主题的发展变化上都有极完美、极高水平的演绎。
70年代留声机和企鹅都给予该唱片至高无上的赞美。而整部作品最出色的是第二帕蒂塔里的《恰空》了,那果敢高超的运弓,气势如虹,提琴发出的无比高贵的音色,恐怕没有人的《恰空》拉得那么好了,这个版本可以说是米尔斯坦一生琴坛生涯的最佳代表作。
6BMG 09026-61436-2 斯塔克《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从卡萨尔斯开始,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对爱乐者来说,已经成为大提琴作品中的《圣经》。表面上,她是六首为大提琴所写的组曲,但经过演奏者和聆听者的心灵解读,她包含无限的含义……
听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从第一组曲和第三组曲入手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虔诚的斯塔克先后五次演录这一伟大作品,这个第五次伟大录音,丰富的细节,清晰的层次感,精确无误的弓法,都是斯塔克这位年事已高的艺术家对巴赫作品的一生总结和心灵告白。
7BMG GD60949 里赫特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
巴赫的伟大键盘作品当然是《平均律钢琴曲集》了。舒曼曾说:将巴赫的平均率钢琴曲集作为每日必备的作业,你必能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
《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集于1722年前后完成于柯滕,第二集于1740年前后在莱比锡汇编而成;每集各有二十四首前奏曲与赋格,分别用十二个大调和十二个小调写成。该曲集集复调音乐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富有灵感的主题和菲夷所思的复调作曲技法随处可见,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最高成就。
8SONY SMK52619 古尔德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在巴赫的所有键盘乐器作品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被誉为“钢琴演奏的旧约全书”的两卷《平均律钢琴曲集》,而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则是《勃兰登堡协奏曲》。
这部作品全曲分32个部分。最开始是一段咏叹调,然后以这段咏叹调为主题,巴赫对之进行了30次变奏,可以说极尽巴洛克音乐之技巧,将复调音乐的绚烂发挥到了顶点,变奏之后,乐曲返回到一开始的主题上,给人一种循环不已,无始无终的感觉。
9DG 427 668-2 GH 西蒙·普莱斯顿的巴赫《管风琴精选》
巴赫被称为“音乐之父”,受到后人的无限敬仰。但巴赫在世时其实是一位管风琴大师,作曲倒在其次。在当时,巴赫是作为管风琴家而受到世人的尊敬。
巴赫的管风琴作品既具有异常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更需要极其艰深的作曲技巧和超强的演奏能力。它们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品,也是滋润心灵的永恒源泉。
西蒙-普莱斯顿是DG旗下的管风琴大师,他出了一套全集,这项庞大的录音工程前后共进行了12年,共使用了德国、丹麦和英国的10架管风琴。它包括了所有基于BWV编号的被认为是巴赫的管风琴作品。
10ARCHIV 415514-2 AH2 贾丁纳的巴赫《b小调弥撒》
《b小调弥撒》是巴赫声乐的颠峰之作,巴赫于1733年写成了这部弥撒中的“恳求主,赐怜悯”和“荣耀颂”这两段,是为了奉献给萨克逊的选侯西格斯蒙德三世的。
卡尔·李希特无疑是这个曲目的权威。他总共留下了四个《b小调弥撒》的录音,李希特构架雄伟,而这版贾丁纳的古乐版则充满着细腻的感情。
11Archiv 439338-2 卡尔·李希特的巴赫《马太受难曲》
《马太受难曲》的内容采自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马太受难曲》描写的是耶稣被出卖、受刑、死去和复活的情节,音乐规模很大,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各由17件乐器组成的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外加独唱者和独奏乐器。
《马太受难曲》除情节叙述之外,合唱和乐队展开悲哀的沉思和激动的抒情,歌颂对人类的热爱和自我牺牲精神,表达对人生苦难的关怀和对崇高精神的追求。
《马太受难曲》名版很多,首推卡尔.李希特的版本。也是最传统纯正的版本。
12ARCHIV 447 293-2 AMA 戈贝尔的巴赫《赋格的艺术》
巴赫最后的一部作品《赋格的艺术》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这部作品标志着一位天才音乐家总结其毕生的创作经验和最精湛的写作技术。
科隆古乐团编制很小,乐器配置也完全按照古代室内乐规矩而定,团长戈贝尔可以算做指挥,但不少时候,他也是以乐团成员的身份出现的。像在他们的《赋格的艺术》唱片里,戈贝尔就经常出任小提琴手演奏,这是几百年前音乐家们的典型做法,而科隆古乐团在今天继续保留了这种传统。因而,在他们演奏的巴赫作品里,我们听到的音乐更加细腻真切,每一个乐音都似乎洋溢着一种对传统的渴望与回归。
结语:几百年前,巴赫运用当时欧洲各地流行音乐的曲调、样式,创作了无数风靡当时的流行音乐,而今天,也有无数的音乐家在巴赫的作品里寻找宝藏,录制成经世无双的音乐精华流传于世,这大概就是巴赫音乐久久闪烁的永恒魅力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