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默写理解性题(四子侍坐重点翻译及文化常识)

论语十则默写理解性题(四子侍坐重点翻译及文化常识)(1)

课本内容

本文均严格按照课本注释编写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翻译: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你们)平日说:(别人)不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②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翻译: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间,有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又有饥荒。

③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翻译: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那就得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④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翻译: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文化常识

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的一种礼服。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端和章甫在这里都用作动词。

⑤莫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翻译: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文化常识

冠者,成年人。古代男子在20岁时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及笄,古代女子在15岁成年。

⑥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shěn之。

翻译: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因此我笑他。

是故\是以,翻译成“因此”。

论语十则默写理解性题(四子侍坐重点翻译及文化常识)(2)

夫子教你好好学习

附:情境式默写题

(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三个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的志向“        ,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                ?”

(2)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提问,个性鲁莽却率真的子路急忙回答道“千乘之国,        ,加之以师旅,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

(3)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               。”

(4) 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子路“               。”

(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

(6)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弟子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                。”

(7)《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最赞同曾皙的回答,从“        :‘       !’”这句话可以看出来。

论语十则默写理解性题(四子侍坐重点翻译及文化常识)(3)

论语

答案

(1) 以吾一日长乎尔 如或知尔 则何以哉

(2)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且知方也

(3)端章甫 愿为小相焉

(4)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5)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6)以吾一日长乎尔 毋吾以也

(7)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老师祝你学有所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