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星人工养殖(养蛤蜊的渔民损失惨重)

kuaibao.qq.com海星看上去呆萌可爱,人畜无害,但其实它们是一种凶猛的海底猎手,专门以海螺、扇贝和蛤蜊为食 在遇到死去的大型鱼类尸体的时候,海星也会充当食腐动物的角色,清理掉海洋的生物垃圾,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海星人工养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海星人工养殖(养蛤蜊的渔民损失惨重)

海星人工养殖

kuaibao.qq.com

安静的外表,猎食者的内心

海星看上去呆萌可爱,人畜无害,但其实它们是一种凶猛的海底猎手,专门以海螺、扇贝和蛤蜊为食。 在遇到死去的大型鱼类尸体的时候,海星也会充当食腐动物的角色,清理掉海洋的生物垃圾。

这次青岛胶州湾数量庞大的海星可害苦了养蛤蜊的渔民们,年前放下水的蛤蜊苗,眼看就到了收获的季节,这次全都被海星给吞食得只剩下空壳了。

blog.sina.cn

这次胶州湾里泛滥成灾的海星主要是多棘海盘车(Aster ias amurensis,是我国南海、黄海一带最常见的一种海星。

许多海星吃贻贝和蛤蜊的方式很有趣,很多纪录片里把这个动作称为“死亡拥抱”。它们用身体把猎物的壳包围起来,用脚上的吸盘把两个壳(或瓣膜)拉开。海星的手臂很强壮,足以折弯贝壳!

只要两壳之间的缝隙被拉到0.01英寸宽,海星就会利用这个小缺口,把它的胃放进蛤蜊的壳里,吃掉它的内脏。由于海星没有牙齿无法咀嚼,所以它们必须像蜘蛛一样,先从胃里分泌消化液,把蛤蜊肉化成汁水,然后吸食。当它离开贝壳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一个空的外壳。

海星的腹部,有走路的触手,和透明的胃

这么多海星从何而来呢?

海星的数量忽然大爆发,原因比较复杂,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首先是被猎物吸引的大规模聚集。蛤蜊养殖区水温合适,营养丰富,有吃有喝,自然就吸引了很多成年后的海星前来聚餐。养殖的蛤蜊只能停留在固定的区域,而海星就可以随意走动。

海星闻到大量蛤蜊,自然呼朋唤友地来吃自助餐。

黄海没有海星的天敌。作为一种棘皮动物,海盘车身上长着硬壳和突刺,一般鱼类都不会喜欢吃它们。近些年的过度捕捞,把黄海海域的鲨鱼、蝠鲼、海鲈鱼等掠食者都给捞得快绝迹了,没有天敌来控制海星的数量。

此外,水体富营养化、海水温度升高等变化也会使海星幼体长大的几率提高,同时期会出现一大批成年海星。

海星泛滥了,靠吃货能解决吗?

成熟期的海星在水里几乎没有天敌,有人说要想挽救局面只能靠发挥中国吃货的力量了,大家一起购买、食用海星,保证给吃成保护动物。。。。。

这种想法很美好,可惜现实很复杂。

海星的确是一道美食,可烧烤,可蒸煮,广东人还拿它来煲汤。餐桌之外,中医还用它解毒散结;和胃止痛。

出锅撒把葱花

能吃的部分是壳里像蟹黄一样的膏状物,但海星吃多了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哪怕很多人跟随潮流去消费海星,消耗量也不可能像小龙虾那么大。而且目前海星造成的经济损失,靠短期的捕捞是远远弥补不回来的。

靠吃货解决泛滥的物种?人类啊,太天真了

入侵物种(invasive species)一个物种被人为引入一个其先前不曾自然存在过的地区,并具备了在无更多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在当地发展成一定数量的能力,以至威胁到了当地生物的多样性成为当地公害,就可称之为“入侵物种”。

这次的泛滥的多棘海盘车在胶州湾海域是原生物种,所以不能算作入侵物种,但它的确由于生态平衡的异常出现了数量的暴涨。

以我国当初引进的牛蛙、福寿螺为例,商家高估了国内吃货的力量。

福寿螺味道不及原生的田螺,还会传播疾病和寄生虫,因此养殖户弃养,它们在华南华中的水田里大肆繁殖。

美国牛蛙肉质厚,却又干又柴,口感和风味远不及国内原生的蛙类,照样泛滥。

写在最后

人类有了高效的交通工具,新兴的技术,可以带着任何物种跨越地理的边界,也会造成部分地区生态链的失衡。

无论是昨天的罗非鱼、福寿螺、美国牛蛙,还是今天的胶州湾海星,与其相信吃货的力量可以力挽狂澜,不如好好考虑生物防治,和怎么恢复黄海海域的捕食鱼类数量,以到达物种数量的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http://www.psd1.org/cms/lib4/WA01001055/Centricity/Domain/36/SS_How_a_Sea_Star_Gets_Its_Clam.pdf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