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鼠忌器是什么故事(中华典故投鼠忌器)

投鼠忌器典出《汉书・贾谊传》里谚日:“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投鼠忌器是什么故事?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投鼠忌器是什么故事(中华典故投鼠忌器)

投鼠忌器是什么故事

投鼠忌器典出《汉书・贾谊传》。里谚日:“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汉书·贾谊传》记载的故事如下: 当时有个富人,很喜欢古董并收藏了很多,其中有一件非常稀有的古董叫玉盂(yú),工艺精美,深受富人喜爱。有天晚上,一只老鼠跳进了这个玉盂,想去吃里边的剩菜,正巧被这个富人看到了,他非常恼火,盛怒之下,便拿了块石头砸向老鼠。当然,老鼠是被砸死了,可那个珍贵的玉盂也被打破了。富人非常难过,他对自己的鲁莽行为深感后悔。

这个故事被贾谊拿来证明自己的论点。贾谊是洛阳人,少而有才,18岁已颇有名气,20余岁便由河南郡守吴公推荐,被文帝召为博士(官职)。 贾谊要证明什么观点呢?

原来,当时的丞相绛侯周勃有封国,按规定,皇帝给了大臣封地,大臣就应该到封地去,可周勃没有去他的封国。这时,就有人告周勃谋反,周勃被抓到长安,关进了监狱进行调查,最后查明周勃并没有谋反,就又恢复了爵位。

据此,贾谊写了一篇《论政事疏》,建议皇帝对待王侯大臣犯罪,不要像对待老百姓一样,动不动就割鼻、割脚趾、往脸上刺字,要有等级差别,才能维护皇帝的尊严。 贾谊的这种言论与我们现在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刚好相反,但他提出这种言论,是真心实意为皇帝好。贾谊认为,皇帝、大臣、百姓,就好比房子、阶梯和地面,房子为什么看上去这么高大雄伟呢?是因为有阶梯把房子和地面隔开了,如果没有了阶梯,房子看上去就不会那么雄伟了。

贾谊提出“刑不上大夫”,是因为上大夫与尊贵的皇帝离得非常近,如果让官员与老百姓受一样的惩罚,皇帝的权威也会跟着减弱了,这就好比打老鼠,如果老鼠离器皿太近,打了老鼠却要伤到器皿,是不是有点划不来呢?打老鼠还要顾忌器皿,何况是处罚臣子呢?

西汉初期,有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叫贾谊,时称贾生。他先后担任过博士(官名,掌古今史事待问及书籍典守)、长沙王太傅(辅导皇太子的官)梁怀王太傅等职。贾谊写过不少内容充实、议论精辟的文章,其中《陈政事疏)、《过秦论 》是很有代表性的两篇,被鲁迅先生称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

在《陈政事疏》中,他谈了很多内容,其中ー点,就是建议皇帝用“廉耻节礼”一套封建道德来约東王侯大臣。贾谊认为,封建礼义就应当尊卑有序。百姓犯法,可用在脸上刺字、割鼻子、斩脚、鞭打等手段去惩治。但是,犯了法的王侯大臣就不能用这些刑罚,再重的罪,也只能命他自尽,因为他们是皇帝身旁的达官贵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