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读史记(让你的视野穿越两千年)
《时空:〈史记〉的本纪、表与书》,陈正宏著,中华书局2020年5月出版。
《史记》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读中国历史,不可不读《史记》。本书按照《史记》的内容顺序,详细介绍了说帝王故事的《本纪》、穿越时空呈现历史的《表》和记录古代各项制度的《书》,分三部分讲故事、说文化。作者以幽默的文风和三十年从教的经验,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入话题:什么叫改朝换代,为什么分分合合总是需要一个王,史上为何大王轮流做,分封与为官的背后又有哪些可说与不可说?
《史记》,顾名思义,就是“历史的记录”。什么是历史?严格说来,刚刚过去的上一秒,就是历史。而从长时段看,历史最显著的特征,是“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更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字:变。历史中的变化,在已经远离历史现场的我们看来,真是多姿多彩;不过当我们把这种变化和现实相对照时,又时时会觉得,历史是惊人地相似。这种变化和相似共生的奇观,是如何产生的?根源就在于,推动任何特定区域历史演变的基本动力,其实是生活在这个区域中的人的普遍人性。人性不变,历史就难免有重演的冲动。
《史记》则是一部在两千多年前,借着描述一个很长时段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其中的历史重演冲动,把人性的各个方面加以彻底揭示的一流的中国文史名著。
那么,通过一定方式的引导,通读《史记》这样的文史名著,对你而言,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呢?
我想,首先,通过比较完整地阅读《史记》,你可以超越生命的极限,大幅度拓展个人的经验世界。人生不过百年,而通读像《史记》这样一部涉及上下数千年历史的名著,可以在个人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古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涯百态,客观上既延展了你的生命长度,也拓展了你的人生视野。
其次,通过解析《史记》的大部分重要篇章,你可以培养自己具备一种更为通达的处世态度。凡事都从一定长度或深度的历史视角考虑,观察世界与剖析人生的时候,也会取一种理性并且不失人性的立场。不放大个人的得失,也不蔑视渺小的生灵。
再次,通过更细致地分析现在你读到的《史记》的篇章文字,你会由此及彼,意识到因为我们的汉语历史悠久,任何一个现存的历史文本,包括由某人的讲话转写成的文本,都不只有表面的单一层次的意思,其中甚至还可能叠加着其他人的笔墨。因此你会养成一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文字、说辞,喜欢追根寻源的思维方式。
也许有的读者会说,读《史记》的好处,我是知道的。但讲《史记》的已经有不少了,你还有什么好讲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中学课本里都读过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我讲的《史记》,和你已经知道的,其实并不相同。
这不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我讲的不是《史记》的名篇节选,而是涵盖全体的《史记》。也就是不光讲本纪、世家、列传,连表和书都会讲。为什么连表和书也要讲呢?因为表是《史记》的骨架,书则是中国最早的制度史,不讲这两体,你就看不清《史记》的整体脉络。同时,我不光讲《史记》本身的文本,也讲《史记》的著作编刊史,还会讲《史记》在中国和海外的影响。总之,通过这套书,你对《史记》的把握不是平面的、片面的,而是立体的、完整的。
第二,我讲的主要不是《史记》里记载的一般的历史故事,而是要讨论这些历史故事的文本,是司马迁自己写的,还是对其他更早文献的引用或者整理?如果是引用或者整理,它们的原貌可能是怎样的?我们的目标,是探寻被《史记》书写的历史,与实际可能存续过的历史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
第三,我讲的除了《史记》的文本与史实,更多的还有《史记》流传两千多年以来,这部名著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区域和不同个性的人阅读后,被揭示出来的内在的隐秘的东西和外在的添加的东西。这套书将整合时空跨度都相当大的《史记》文献材料,各家对《史记》的感悟与不同的解读角度,你都能从中一览概貌。也就是说,你读到的,不只是司马迁的《史记》,还是两千年来中外读书人共同解读的《史记》。
也许有读者会说,两千多年前的《史记》,都是文言文,我没有什么文言文基础,读这套书会不会太难了?这里我要特别说明一下,为了便于大家阅读,书中涉及的《史记》原文,绝大部分都已经按照大意,转写成现代汉语了;实在非要引用文言文原文时,我都会加上比较浅显明白的现代汉语翻译。所以即使你手头没有一页《史记》原文,通过这套书,同样可以了解《史记》的基本意思。当然,如果你因为读了这套书,而开始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文的《史记》原书,那就更好了。
我想,如果能够比较完整地读一下《史记》,你最终会发现,真的是“太阳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而你,在《史记》滋润的阳光中沐浴一过,再度回到有时不免灰暗的现实中,相信会变得更有预见性,更具智慧,也更有定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