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冰雪之约同筑冬奥梦想(筑梦冰雪绽放自我)

作者:王晓秋决赛最后一跳是唯一一次1620上雪,在此之前,谷爱凌只在脑内想过,气垫上练过两次18岁的冬奥会金牌获得者,这个女孩在2022年的冬天,和脚下的雪板一起,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热爱与坚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共赴冰雪之约同筑冬奥梦想?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共赴冰雪之约同筑冬奥梦想(筑梦冰雪绽放自我)

共赴冰雪之约同筑冬奥梦想

作者:王晓秋

决赛最后一跳是唯一一次1620上雪,在此之前,谷爱凌只在脑内想过,气垫上练过两次。18岁的冬奥会金牌获得者,这个女孩在2022年的冬天,和脚下的雪板一起,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热爱与坚持。

谷爱凌用她非同一般的十八岁证明了年轻人就是要敢于打破自己的界限,去享受过程,不断挑战自身的极限。“我能拿到金牌是因为我对这个运动有热爱,不是因为苦练狂砸。”赛场上,从赛道疾驰而下的时候,风吹起她金色图案的战衣,谷爱凌拿到了自己的最好成绩。谷爱凌夺冠,但也表现出她不把比赛作为惟一目的,不把赢作为评判自己人生唯一标准。就像谷爱凌所说,“无论有没有成功我都赢了,因为我让世界看到了我的精神。”她所做的一切只为了立足每一个当下,然后超越自己。人们开始看到,年轻一代正在用属于自己的方式书写勇敢无畏人生。

和千千万万同龄人一样,赛场下,她既有拥有属于这个年纪的活泼可爱,又有一颗可以面对高压的强心脏。热爱和梦想,本就是互相成就的。新一代的青年对未来、梦想、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把目标与成绩当做必须要完成的“作业”,而是在完成梦想的过程中收获人生真正的价值。

谷爱凌在竞技场上展现的青年之美,代表着年轻人希望的火种。对于谷爱凌来说,她不仅是获得了奥运金牌,创造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的历史,也让人们更加了解自由滑雪这项运动,了解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核不止在于对人的体能、技巧的挑战,也在于对个人价值的重视、对个人独立性的捍卫。如今的时代,年轻人开始在世界舞台上留下属于他们的印记,他们的精神和力量会永久地留在大众的记忆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北京冬奥会上,我国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5.2岁,其中1/4是00后。除了高超的技巧之外,人们更被这些年轻运动员享受奥运的状态所吸引,体育精神在他们身上更加生动,也更加具有生命力。刚刚夺得单板滑雪大跳台冠军、中国最年轻的冬奥金牌获得者苏翊鸣为了站在2022年冬奥会的领奖台上的梦想而努力,对18岁的畅想是“站在领奖台上获得第一名,然后在领奖台上让国歌奏起,去为国家争光。”山东“小儿子”李文龙、展现真性情的荣格、带伤出战的杨硕瑞等等,人们在这群年轻人身上看到了向上的勇气和熊熊燃烧的热情,看到了永不言弃的精神也看到了敢于失败的勇气,人们开始接受不同于以往的运动员形象,就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专注并坚持,在生活中也依然自信并充满热情”。

青年一代正以自己的方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公众被运动员身上的积极所感染,也因为看到他们为心中热爱而拼尽全力而感动。冬奥会的观赏性,正因为观看比赛时获得了身体美感和竞技精神的双重满足。青春的热情尽情绽放在冰天雪地之中,带给人们冰与火的感受。竞技比赛的终点不是人生的终点,带着热爱与坚持终能抵达胜利的彼岸。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目前,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成功摘得2金1银,结束了本届北京冬奥会的全部比赛项目,也创造了真正的冰雪历史。相信之后也会有无数个如谷爱凌一般意气风发的青年运动员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下,不断带给人们惊喜与感动,向大众展示真正属于年轻人的力量。这正是体育竞技的初心,不灭的火种与生生不息的希望。青年人的热爱与坚持正在逐渐掀起波浪,中国青年奋斗正当时。(王晓秋)

来源: 光明网-学术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