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

1971年9月13日上午,毛主席坐在人民大会堂118厅的长沙发上看一份报告,报告是远在江西的女儿李讷托中央警卫团一中队的一名警卫捎进京的。

李讷在报告中向毛主席汇报了自己的婚姻设想,简单介绍了自己的男友的基本情况,并表示准备近期就与男友结婚,请毛主席批准。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1)

这份报告并不长,但毛主席看了很久,看了一遍又一遍,看到李讷决定要结婚,作为父亲的毛主席是百感交集,尤其李讷是陪在毛主席身边最久的孩子,感情自然更深。

毛主席共有10个孩子,除去夭折的、送人的和失踪的六个,只有杨开慧所生的毛岸英和毛岸青、贺子珍所生的李敏以及江青所生的李讷为人熟知,而这四人中,毛主席只来得及参与李讷的整个童年,并陪她长大。

毛岸英5岁、毛岸青4岁的时候,毛主席就离开了他们,等他们再次相见的时候,毛岸英和毛岸青都应该二十多岁了,而李敏也是在三四岁的时候离开毛主席去了苏联,14岁才又回到毛主席身边。

就只有李讷是真正养在毛主席身边的,父女俩的感情很深,等李讷长大成人之后,毛主席对她的婚姻大事也是有一番慎重的考虑的,但他同时又很尊重孩子,主张婚姻自由,在原则之内,他支持自由恋爱。

他曾对李讷说过:“对象要在下面选择,找个一般人,不要高干子弟。”

他希望子女首先是一个普通人,能够贴近群众,融入群众,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这要求说高也不高,说低也不低,毕竟李讷是毛主席的女儿,婚姻必须谨慎,而且母亲对她的婚姻也多有规划,于是李讷不知不觉就单到了三十岁。

毛主席没有想到,李讷才去江西不久,就找到了想要走进婚姻的对象,对此,毛主席是很高兴的,但另一方面,毛主席又有些舍不得,这种复杂的情绪来自一个父亲对女儿的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毛主席希望李讷幸福,自然就得好好了解这个即将成为他女婿的人,但小伙在江西,毛主席又不能亲自到江西去也不能让小伙进京,于是他将给李讷带回报告的警卫叫来,详细询问了男方是个什么样的人,哪个单位的,以及和李讷的关系等等。

警卫对这些还是比较熟悉的,就简要介绍了男方的年龄、籍贯等,重点说明了李讷和他相识相知的过程。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2)

他们之间的故事是从1970年开始的,这一年,李讷正好三十岁,中央办公厅在井冈山下的江西省进贤县办起了五七干校,毛主席希望李讷也能下乡去参加劳动锻炼,于是李讷就下乡到了江西。

初到五七干校的李讷很孤独,她没有知心朋友,也没有谈得来的工作伙伴,而且她本来就有些内向,尽管她遵从毛主席的要求尽量融进群众中去,但她的性格加上她的身份还是让她显得有些孤单,很多时候都是独自一人。

有一次,做农活的时候没有人和李讷搭伴,一个姓徐的小伙子见李讷看起来有些尴尬就主动上前帮忙,李讷很是感激,等活干完后,李讷向他表示了感谢,而小徐只是憨憨的笑了笑。

这是李讷和小徐的第一次接触,李讷感觉到了小徐的热心,而小徐也知道了看起来有些高冷的李讷并不是难以接近的。

于是后来两人接触就多了起来,小徐对人很热情,他见李讷郁郁寡欢没什么朋友就经常邀请她打打球、聊聊天,干活的时候也主动上前和她搭档,时间长了,李讷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她渐渐向小徐敞开了心扉。

李讷是一个慢热的人,她不轻易动心,一旦动心了,就愿意追求幸福,在和小徐的聊天中,她了解到小徐来自东北的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山海关火车站的扳道工,小徐是中央办公厅北戴河管理处的一名服务员。

尽管小徐文化程度不高,只有初中文化,但他长得眉清目秀,人又机智灵活,诚实善良,肯学习,肯劳动,总起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小伙子,很快小徐就走进了李讷的心里,一天见不到就觉得缺了点什么,一见面就会很高兴。

李讷知道,自己对小徐动心了,在一个有圆月有清风的夜晚,李讷和小徐一起顺着熟悉的小路散步,走着走着,李讷鼓起勇气对小徐说:“咱们永远走下去吧。”

小徐一听吓了一跳,他不是对李讷没有感情,相反李讷善良、诚实、低调,肯吃苦,从来不搞特殊,她的身上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傲慢,这深深地吸引了小徐。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3)

但是小徐自觉配不上李讷,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是想要照顾李讷,即便心里对李讷也有爱慕之情,但他从不敢真的表达出来,没想到李讷先说了出来。

他喃喃地说:“这是不可能的,我是贫民的儿子,你是领袖的千金,我们之间有永远填不平的鸿沟呀。”

这是一种很理智的结论,但很多时候,人的理智往往会被感情战胜,小徐本就对李讷有好感,在李讷没有提出交往之前,他还能说服自己以朋友的身份相处,但现在李讷都不在意身份了,他也就勇敢的跨出了那一步,于是两人恋爱了。

他们的恋情刚一公布就引起了轰动,五七干校的领导干部对此很重视。虽说恋爱自由,但李讷到底不同,而且两人差距太大,不管是出身还是学历,差距都是很大的,所以这段恋情注定备受关注。

李讷的母亲很快知道了,还曾阻止过,只不过李讷是一个有胆识有主见的人,她已经做了决定,就不愿意屈服于任何人,母亲根本阻止不了他。

后来等到两人的感情稳定了,李讷就给毛主席写了一份报告,很庄重地表示:我自愿与小徐结婚,而且是近期结婚。

这对于毛主席来说是很突然、很仓促的。他试图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小徐和两人之间的感情,但毛主席在北京,李讷和小徐都在江西,沟通上其实并不方便,毛主席对小徐的了解也只能通过李讷的报告和送来报告的警卫。

得知小徐出身普通家庭,政治上很可靠,人也上进,和李讷是自由恋爱,对李讷很好,其实这些已经符合毛主席在子女择偶问题上提出来的要求。

所以毛主席最终对报告做了批示:同意。毛主席同意了,于是这桩婚事正式提上了日程。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4)

在办婚礼这件事上,毛主席向来主张简单,不作俗人之举,建国之前,毛主席自己的婚礼都是极简单的,建国之后,毛主席的几个孩子结婚程序也都是很简单的。

无论是毛岸英和刘思齐、毛岸青和邵华,还是李敏和孔令华,在结婚这件事上都是极为简单的,当然,尽管都是很简单,但到底还是有区别的。

一般只要是在北京结婚,毛主席会主持婚礼,比如毛岸英和刘思齐的婚礼、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因着都在北京举行,毛主席自然有时间参加并主持,但如果不能在京结婚,毛主席就只能缺席了。

比如1960年毛岸青和邵华在大连结婚,毛主席就没有参加,而李讷和小徐都在江西,婚礼也在江西举行,毛主席自然不可能去江西参加女儿的婚礼。

不过,尽管毛主席不能去参加李讷的婚礼,但他还是尽可能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该操心的一点都没少,婚礼是女儿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他不能参加,亦不愿意给女儿留下太多的遗憾。

于是毛主席就决定找一个合适的娘家人代表他出席婚礼,何为娘家人?简单来说就是毛主席的家里人,而毛主席的家里人除了真正的亲人之外还有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

真正的亲人,李讷身边就有,毛主席是要从身边的工作人员中选择一个工作上认真扎实、积极向上,生活上与李讷又比较熟悉的人。毛主席将身边的工作人员过滤了一遍,选中了中央警卫团一大队一中队的警卫路来谦。

路来谦1964年就被分配到了中央警卫团,两年后就进了中南海具体负责毛主席住区的警卫,又两年后调到了毛主席办公室,在丰泽园外的值班室值班,每天将有关文件、报刊送去,打扫室内卫生、整理书架上的图书等。

而毛主席和家人进出家门的时候,都要经过值班室,也因此路来谦经常能见到李讷,并且两人很快就熟悉了起来,时不时聊会天。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5)

得知路来谦很爱学习,李讷还曾经常给他送一些学习资料让他读,而李讷工作后因为有时候会加班,路来谦就提前给她打好饭,等李讷下班后就到值班室拿饭,等等,时间长了,李讷和路来谦变得很熟悉,且相处的很不错。

可以说,让路来谦代表毛主席去参加李讷的婚礼是很合适的。1971年9月下旬,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将路来谦叫到办公室,郑重地说:

“小路同志,现在给你一项特殊使命。你是毛主席办公室工作人员,就是毛主席的家里人,毛主席同意你当李讷的娘家人,去江西中办五七干校,出席李讷的结婚典礼。”

路来谦心里砰砰跳,他没想到毛主席会让他做李讷的娘家人,代表毛主席出席李讷的婚礼,这是毛主席作为一个父亲对他的郑重委托,同时也是主席交给他的一个重要任务,这是怎样的一种荣耀,他压下心底的激动,郑重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

随后汪东兴递给路来谦一封毛主席写给李讷的亲笔信,又指着旁边椅子上的一个大白包袱说:“这是主席给李讷陪送的结婚礼物,你千万要拿好,亲手交给李讷同志。”

路来谦看了看那个大白包袱,包袱是长方形的,包得很整齐,外边用草绿色军用背带捆着,看不出来包的是什么,但路来谦在心里想:主席的女儿出嫁,总得陪送些高档的礼物嘛,这也是人之常情……这嫁妆一定很沉重、很高贵。

他提着这贵重的嫁妆离开了汪东兴的办公室,吃了晚饭后,他就带着自己的必要用品,扛着那个大白包袱出了中南海,快步走向北京火车站,当时是秋天,天气还很热,又走的急,扛着几十斤的大包袱可想而知,等他到火车站的售票口的时候,已经是汗流浃背。

不过,尽管很热,但路来谦心里很高兴,这高兴有两份,一份是为着自己能得这项任务而高兴,另一份则是为着李讷结婚而高兴。

很快火车到了南昌,路来谦从火车站出来后直奔五七干校,李讷早已经得了消息等着路来谦的到来。看到路来谦,李讷很是高兴,又得知路来谦捎来了毛主席给她的信和嫁妆,更是控制不住脸上的笑容。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6)

她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看着那熟悉的字体和字里行间的疼爱,李讷鼻子一酸,眼泪差点就掉了出来,看完信之后,她又将目光看向那个大白包袱,她也好奇爸爸究竟给她准备了什么样的结婚礼物。

她亲自上前打开,让人想不到的是,里面的嫁妆并非一般人家会准备的东西,那是一套39卷本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这份嫁妆根本没有人能想到,就是路来谦带了一路都没想到。

李讷最开始也有些意外,但她一想又觉得并不意外了,毛主席向来很重视孩子的学习,重视他们的读书,而李讷当年能考进北京大学历史系也是受了毛主席的影响。

如今她结婚,毛主席送这样一套书,李讷很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这是一份很特别的嫁妆,足以让李讷一生难忘,而她也会遵照爸爸的意思好好读书,好好学习马列主义,在未来坚持走马列主义道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毛主席不仅仅派来了娘家人和特别的嫁妆,更是从自己的稿费中给李讷拨了一点钱添置些用品布置新房,并且宴请宾朋,而且毛主席还委托毛远志和曹全夫为李讷操办婚礼。

毛远志是毛主席唯一的侄女,是毛泽民和王淑兰的女儿,出生于1923年,比毛岸英小一岁,和毛岸青同岁,比李讷大17岁。毛远志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和毛主席生活在一起的。

她两岁的时候,父亲毛泽民看见革命形势越来越严峻,担心王淑兰和毛远志因为自己的原因遭到迫害,而且革命必然流血,他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再也回不来了,所以为了保护王淑兰(曾裹脚,走不快、跑不远)和毛远志,遂和王淑兰离婚,让王淑兰留在家乡好好抚养毛远志。

毛泽民的担心并非是多余的,因为大革命失败后,王淑兰就因为是毛泽民的妻子而被抓了起来,最后还是当地乡亲们联名写了一份王淑兰已经和毛泽民离婚的字据,这才将王淑兰保释了出来。

不过尽管王淑兰和毛泽民已经离婚,但即便是毛泽东也一直将王淑兰当做毛家人,而王淑兰也自认是毛家人,她裹脚走不远、走不快,却依旧和毛家人一样投入到了革命中去,后来毛远志六岁的时候,王淑兰再次入狱,这一次毛远志也一起入狱,在狱中呆了一年多。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7)

出狱后的王淑兰陷入困境,当时长沙的地下交通都被破坏,她与组织失去了联系,她曾想带着毛远志去上海寻找毛泽民,却得知毛泽民已经不在上海,她不得不带着毛远志和毛华初(狱中收的养子)又回到了长沙。

三人生活得很艰难,最难的时候,王淑兰给大户人家缝补衣服,毛华初给人家当童工,而毛远志被送去当童养媳,后来他们还一度乞讨,但即便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王淑兰依旧不忘参与革命活动,为组织传递文件和情报。

1937年,毛远志14岁的时候,毛泽民给王淑兰写信让毛远志和毛华初到延安读书,王淑兰本也有意让两个孩子去延安,于是兄妹俩就去了延安。

毛远志这一去是想要见父亲毛泽民和伯父毛泽东的,然而等她到了延安,才知道父亲已经离开延安到了新疆,毛泽民这一去就再也没有离开,直到1943年被盛世才秘密处死。

毛远志到了延安之后就被安排进了学校读书,毛泽东对这个侄女很是关心,既关心她的生活又关心她的学习和思想,也是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毛远志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革命中去。

因为童年的经历,导致毛远志身体不好,经常生病,有一次她去杨家岭看病的时候去看望毛泽东,被毛泽东留下来住了两个星期,一直病好了才回去工作。

可以说,毛远志是从毛泽东身上得到父爱的,她两岁就和亲生父亲离别,之后再也没有见过面,对父亲的印象是极为模糊的,而她到了延安之后,得到毛泽东无微不至的关心,弥补了父爱的缺失。

毛远志工作之后和抗大军事教员曹全夫确定了恋爱关系并于1945年结婚,婚后两人离开了延安去往北方工作,差不多过了十年才调回北京工作。

井冈山五七干校建立后,曹全夫担任第一任校长兼党委书记,毛远志也在干校工作,以病弱之躯参加生产劳动。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8)

可以说,毛远志和曹全夫是李讷在江西最亲的亲人,李讷1940年出生于延安,当时毛远志也在延安,她对这个堂妹很是疼爱,现在又一起在江西工作,毛远志和曹全夫对李讷多有照顾。

李讷刚到江西的时候,毛远志和曹全夫就为单身的李讷操碎了心,曹全夫因为是干校的校长,曾给李讷介绍了好几个干校的优秀小伙子,但都没有成,后来李讷自己和小徐谈起了恋爱,还一谈就是奔着结婚去的。

毛主席同意了这桩婚事之后,就将李讷的婚事委托给了毛远志和曹全夫,两人自然尽心尽力去办,他们出去买了一些水果,又准备了茶水、糖果,中午让食堂做了两桌便饭,请五七干校的几个领导和连队的几个同志,加起来总共十几人,一起出席李讷和小徐的婚礼。

婚礼很简单,曹全夫简单致辞和放鞭炮后,就让新郎和新娘对着食堂正面墙上挂着的毛主席像三鞠躬,然后婚礼仪式就完成了,这就是那个年代的极简婚礼,虽简单却温馨,虽简朴却诚挚。

婚礼过程中,路来谦一直坐在娘家人的位子上,代表毛主席给两位新人最真挚的祝福,愿两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两人一起学习,一起为人民服务,奔向美好的未来。

婚礼仪式完成之后,路来谦陪着李讷和小徐一起进入了他们的新房,新房是两间很普通的平房,外间放着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等简单的家具。里间是卧室,两张单人床拼成了一张双人床,床上铺着薄薄的床垫和棉布床单,简单到了极点。

我们看李讷的婚礼,真的是简单至极,甚至算得上是简陋,但他们却感觉到了幸福,这种幸福是两个相爱的人组建一个家庭的幸福,是父亲对女儿无微不至的关爱的幸福,是人生走上新的阶段的幸福,幸福并非体现在物质上,而是精神上。

然而李讷幸福地奔向婚姻后,却发现他们的婚姻并没有走向幸福,当爱情走向平淡,那份新鲜感和神秘感渐渐退去,两个人又该何去何从呢?

参加堂姐婚礼当伴娘(堂姐夫主持婚礼)(9)

好的婚姻是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向美好的未来。然而李讷和小徐之间的差距太大了,这种差距不仅仅是出身的差距,李讷不在意出身,要不然她也不会选择出身普通工人家庭的小徐了。

真正让李讷接受不了的是,当理性战胜感性后,他们在性格、思想、志趣、文化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上的差距渐渐显露出来。

当两人真正在一起日复一日的生活后,李讷才发现和小徐根本没有共同语言和相同的志趣,巨大的差异让两人的心越来越远。

婚后才几个月,两人就开始同床异梦,爱情早已枯萎凋零,家里的气压越来越低,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锁着李讷,让李讷感觉窒息,感觉痛苦,她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和小徐分居,不久之后,小徐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保送到河北省某高校,他们真正的分居了。

第二年,李讷生下一子取名徐小宁,这原本属于爱情的结晶最终变成了两人曾有过一段婚姻的唯一证明,两人的那段短暂婚姻永远留在了江西。

小徐毕业之后回到了东北再婚,有了新的生活,而李讷带着儿子回到了北京生活,独自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那桩短暂的失败婚姻给李讷的打击是很大的,在很多年里,她再没有触碰幸福。

直到1983年,在李银桥的牵线下,43岁的李讷认识了56岁的王景清,属于李讷的幸福才真正到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