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

微博上曾有人吐槽,说有些写手1000字以内不爱用重复词,除非常用词,否则必用近义词代替。于是有网友改《鱼戏莲叶间》为“鲢玩芙蓉东,鲤游菡萏西,鳙弄凌波南,鳇耍藕花北”,忠实地贯彻了“不用重复词”之原则。

如果重复也是一种罪,那《诗三百》就是罪恶滔天。植物大神刘夙遂改国风以戏谑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粲粲车前,于嗟有彼。 璀璨牛遗,噫嘻掇也。灼烁马舄,呜呼捋矣。 好看车轱辘菜,哎哟袺它。真俊癞哈蟆棵,妈呀襭了!显然这一“首”更为精准,因为其中提到的诸多名目,芣苢、牛遗、马舄、车轱辘菜以及癞哈蟆棵,全都指向同一个物种----车前。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1)

车前,学名Plantago asiatica L.,车前科科长兼车前属属长。陆玑《诗疏》云:此草牛马迹中,故有车前、当道、马舄、牛遗之名。姑且认为这就是“车前”之名的来由。我的家乡更多地称之为“猪耳朵棵”,盖因其叶“宽卵形至宽椭圆形”,形似猪耳。在我印象中,“癞哈蟆棵”似为唇形科荔枝草的俗名。

开花是被子植物的神圣权利,野百合也有春天,车前亦不例外。但其穗状花序上的小花并不符合一般语境下花的定义,既无姿色亦无香味,所谓“皇皇者华”,应该是不包括它的。正如薛之谦在歌中反复吟唱的:丑八怪咿呀啊啊,在这爱美(暧昧?)的时代,我的存在就是个意外……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2)

但车前毕竟还是有用的,我国人民看重的是吃。“采采芣苢,薄言采之”的嗜好并未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时至今日,车前嫩叶也是一部分人踏春采食的对象,人云清炒做馅两相宜。据《山居录》记载,“有种车前剪苗食法,则昔人常以为蔬矣”,说明曾有人欲驯化车前为蔬菜,最终失败或放弃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3)

平车前,学名Plantago depressa Willd.。它似乎比属长更加常见,果壳网的城市物种日历之车前篇,配图就错用了平车前。与车前相比,本种叶子更狭长,呈“椭圆形、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叶柄也更短,而车前有着长长的叶柄;车前是“须根多数”,而本种则是“直根长,具多数侧根”,连根拔起即知究竟。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4)

大车前,学名Plantago major L.。它的叶子是名至实归的“大”,亦有较长的叶柄。另一个特点是“新鲜花药淡紫色,稀白色”(这看上去也不淡嘛),而前述两种的花药均为(黄)白色。和车前、平车前一样,本种亦可食,本篇其余几种则不敢保证。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5)

大车前也是须根多数。事实上除了它和车前,本篇提到另外几种均系直根。说起来也是怪,车前属植物不但有单子叶植物中更常见的平行叶脉,而且个别成员的根系也是剽窃了单子叶植物的须根,是它们家的卧底吗?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6)

再来一张大车前植株近照,叶子的特征尽显无遗:边缘波状、疏生不规则牙齿或近全缘,两面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看这形象,竟有一种波澜壮阔的莫名沧桑感,让人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张力。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7)

长叶车前,学名Plantago lanceolata L.,又名窄叶车前、欧车前以及披针叶车前。穗状花序小巧,呈“短圆柱状或头状”,花药也是黄白色。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我曾所在的小区内此物比比皆是,而野外则踪迹全无,未知何故。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8)

本种易于鉴别,叶子显著偏长,呈“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是植物学业内黑话,但我们不禁要问,披针者何物也?其实披针本为“铍针”,针具名,古代九针之一。《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曰:“铍针,取法于剑锋,广二分半,长四寸”,说明其针形如宝剑,针尖如剑锋,大概也就那样吧......不要追问到底哪样。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9)

北美车前,学名Plantago virginica L.,浑身上下布满白色柔毛,所以也叫毛车前。摄于武汉。本种为外来杂草,1951年在南昌市莲塘区出现,后在多省区归化。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10)

芒苞车前,学名Plantago aristata Michx.,也叫芒车前、线叶车前,是一种很少有人见过的车前属植物。最突出的特点是其苞片相当高调张扬,“先端极延长,形成线形或钻状披针形的芒尖”,以此怒刷存在感,整个花序就像苗条修长的狼牙棒。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11)

这是幼株,乍看还以为蒜苗。起初我被其“禾草状”的形态所迷惑,在禾本科找了半天,当然是南辕北辙,不可能找到。至于后来如何灵光乍现并最终认清其车前身份的,真是想不起来了。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12)

芒苞车前系外来植物,1929年在青岛首次采到标本,比北美车前落户还早些。但奇怪的是,偌大一个国家,却只有两个相距不近的地方有分布:青岛和宿迁(有过网购花卉经历的人们,谁不知道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这种格局是如何形成的?想不通。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13)

上图摄于武汉植物园,旁边的标牌上写着“印度车前”。这一丛植株颇为巨大,和前面提过的相比,简直像套马的汉纸一样威武雄壮。但我一直未查到印度车前的详细资料,存疑。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车前草”,车前科虽系小科,但分布较为广泛,然旗下物种大多其貌不扬,故不为人们所注意。后来事情发生了变化……在基于分子证据的最新分类系统中,车前科并入唇形目,吞并了杉叶藻科、肾药花科以及玄参科的几个属(包括有400多种的婆婆纳属),一跃而成为90属1700多种的大科。

车到山前必有路想开就好(车到山前必有路)(14)

毛地黄,学名Digitails purpurea,原玄参科毛地黄属,如今算车前科的成员。若不是现代版的“滴骨认亲”铁证如山,你怎么也想不到它和车前沾亲带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