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1)

来源|喜马拉雅FM 互动百科的精品课《耳朵历史》

编辑|唐开开

金庸(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原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名门世家查家,“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书香门第。康熙给他们查氏一族宗祠提过词“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家里良田千亩,藏书甚丰。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香港四大才子”之一。

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任国际电讯翻译。1948年,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学院,并被调往《大公报》香港分社 。1952年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并写出《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 。

1985年起,历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之一,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1994年,受聘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7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荣誉教授。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 ;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2010年,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国务院副总理韩正评查先生是著名作家、杰出报人,毕生坚守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如椽之笔,书家国情怀,著作等身,成就非凡。先生爱国爱港,拥护“一国两制”方针,曾参与香港基本法的起草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筹建工作,殚精竭虑,贡献智慧。先生赤子丹心,侠肝义胆,其文采风范永为世人景仰。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2)

“俄狄浦斯”式的命运捉弄

金庸的《天龙八部》和古希腊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从表面上看并无直接联系,但是,如果对《天龙八部》进行原形分析,就可以透过两部作品的巨大差异看到他们深刻的内在统一性。俄狄浦斯的悲剧是古希腊神话传说中最具有命定色彩的悲剧,俄狄浦斯越是想逃避命中注定的不幸,越是更深地陷入悲剧命运的魔圈。在此,索福克勒斯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深刻的命题:命运是如此捉弄人,在压倒一切的命运前,人是多么渺小,无力,无法把握自己。以这样一种悲剧意识来反观金庸的《天龙八部》,就会发现作品中的主人公段誉、乔峰、虚竹身上都有俄狄浦斯的身影。他们都在与不幸的命运做抗争,但他们都无法战胜命运,最后和俄狄浦斯一样被一种不可知的神秘力量以玄妙不可解而又不可避免的方式操纵着,走向更深的不幸。金庸似乎和索福克勒斯一样在讲述一个由命运之神造成的古老而又遥远的苦难。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3)

金庸在《天龙八部》中通过段誉、乔峰、虚竹的命运悲剧充分展示了人和命运的尖锐冲突和命运对人的无情嘲弄,三位主人公都和俄狄浦斯一样在邪恶命运的摆布下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不幸。从某种意义上说,《天龙八部》作为一部人生的悲剧寓言,它反映了现代人对命运的思考和面对命运的不可知的困惑。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4)

金庸作为一个通俗文学家,自称讲故事的人,他自己说:“我只求把故事讲得生动热闹”。然而,当金庸在他的作品中,特别是在《天龙八部》中表现出俄狄浦斯悲剧的原型,并以无法摆脱的偶然和近乎命定的绝对向现代人昭示生命的悲哀和无望时,《天龙八部》早已远远超出他讲故事的目的。也许金庸在塑造段誉、乔峰、虚竹时并没有想到俄狄浦斯的悲剧,但是当他在作品中对现代人的命运进行思考时,面对异化自身的物质世界,不可避免地要陷入与索福克勒斯同样的困惑和悲观,而当他带着这种情绪寻找悲剧命运的根源时,便自然而然地激活了潜意识里的原型。

儒家正统文化的批判性审视

《笑傲江湖》也许是金庸对儒家正统文化的最后一次批判性审视。此时英雄主义已随着大英雄大豪杰萧峰的自杀而日薄西山,但金庸仍试图为他笔F的英雄探讨一条可能的出路。在《笑傲江湖》中,金庸放弃了其重要小说一贯采用的虚实相生的叙事模式,取消了小说的历史背景,意在展示文化、人性和政治中某些永恒的东西。东方不败一任我行、左冷禅一岳不群之间的转换暗示了一种历史的循环,儒家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理念,在专制制度的框架中,或者演变为不择手段追求权力的贪欲,或者萎缩成理想消逝但求自保的处世哲学。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5)

令狐冲是作品中唯的一亮点,他本可以成为超乎正邪之外的孤胆英雄,但是,文化失败主义的阴影已经给此时金庸的英雄创造设置了巨大的心理障碍。令狐冲再也无法承担起像郭靖、杨过、张无忌、萧峰那样的恢复江湖秩序使命。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6)

他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英雄。表面上看,令狐冲的选择是个性使然,但其中也潜隐着作者对儒家文化深刻的失望与悲观。令狐冲身上兼具儒家的英风侠骨和道家的仙风道骨。在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中,道家从来都是作为儒家的对立补充面,从而获得存在的合法性。这两种文化共同塑造了中国文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双重人格。

金庸先生巅峰作品(金庸先生的作品系列)(7)

金庸后期的小说中,悲观主义日益浓重,令狐冲的自我放逐已不再是培养大侠的精神途径,而是对现实社会的绝望,对江湖世界血雨腥风的永远告别,是道德理想主义在现实面前的全面退却和溃败。尽管令狐冲最终获得了真挚的爱情,但这温馨的一笔,依然未能改变整部小说的苍凉和凝重。

时至今日,金庸先生被公认为当代文学界一代宗师、而不止是个著名武侠小说作者,这一点已经很少有人质疑了。

关于主播:

互动百科,解读各种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缘由脉络,解密百科知识。耳朵里的历史,听上下五千年,兴衰百态。历史百科,正史也疯狂,野史更有料,来耳朵历史,一窥历史真面貌。听完这一课,也许你会更喜欢历史。

关于喜马拉雅:

随时随地,听我想听!4.7亿用户的共同选择,听段子听小说听新闻听音乐,就用喜马拉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