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最后的影像(1次求婚被拒2任丈夫死亡)
作家、《撒哈拉的故事》、《走遍万水千山》等的作者三毛曾对姐姐陈田心说:“我的一世,抵得上你的十世”。
三毛的这话,陈田心和世人都很服气,因为她这一生,经历的实在太多。
三毛曾流浪过54个国家,她曾经历过无数次刻骨铭心的情爱,她也曾遭受过各种不公、承受过无数苦痛,离世时她还备受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的煎熬……
这样的三毛,很传奇,很三毛。要将这样的三毛的一生概括进22张图里,并不那么容易,但却也并不那么难,因为至始至终,她的人生既简单又复杂。
要讲三毛的一生,自然绕不开她的家人,下图是三毛的全家福,照片中从左至右依次是:三毛父亲陈嗣庆、三毛、大姐陈田心、大弟陈圣、小弟陈杰、母亲缪进兰。
从照片便可看出,三毛的父母都是极其开明的人,她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母亲则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女性。在这个家里,三毛的敏感、脆弱得到了最好的保护。
13岁那年,三毛因被数学老师侮辱患上自闭症后,父母并未勉强她去学校,而是由着她一直将自己锁在家中,从13岁到20岁的7年间,三毛一直在与自闭症斗争,她的父母何尝不是呢。
第二张图拍摄的时间,正是三毛13岁,她撅着嘴、眼睛上瞟、身子明显缩起来,给人一种压抑感,这张图是三毛自闭症期间的最好写照。
这期间,父母为她操碎了心。为了让她有寄托,他们将市面上可以买到的她这个年龄段可以看的书全放到了她的书架上。
正是在13岁这年,三毛做了一件让父母瞠目结舌的事:她谎称自己16岁,与东港一个军校学生谈了人生第一次恋爱。
自闭症期间,在父母的悉心呵护下,三毛后来还是有了第二次自杀。三毛的第一次自杀发生在她八岁时,但当时的她只是想尝试死去的滋味,而这一次她却真的是想就此死去。
好在父母发现及时,三毛终被救了下来,那天,母亲跪在她面前说:“你如果再自杀,就是伤害我最爱的人,我将永远恨你。”三毛听完后泪流满面。
三毛彻底走出自闭症,是在遇见图三这位男子后。他叫顾福生,是台湾知名画家。三毛在偶然得知他后决定跟他学画画,因着对绘画的热忱,她踏出了自闭症7年向外的第一步:她敲开了顾福生家的门。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三毛和顾福生都确定她不适合绘画,但老师却帮她找到了通往文学的路。在顾福生的帮助下,三毛开始真正地接触写作,并在《现代文学》刊出了散文《惑》。这以后,三毛便一发不可收拾,有了文学精神寄托后,三毛开始慢慢走出了自闭症。
20岁这年,三毛虽开始走进正常生活了,却依旧不安分,她的不安分在安分的同伴对比下,显得格外明显。
下图是三毛与同伴的合影,合影中,同伴的眼神单纯、坚定、快乐,可三毛的眼神却飘忽不定,她脸上的表情也写着淡淡的忧郁。
20岁这年,三毛进入了台湾文化大学学习哲学。她突出的文学修养让她在这里,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次爱情。这个男子的笔名叫舒凡,是三毛主动追求的他。
后来,三毛跟舒凡求婚被拒后,她毅然在大三这年便抛下学业远走西班牙。关于她放弃这段感情的原因,她的父亲陈嗣庆这样说:
“三毛把人家死缠烂打苦爱,双方都很受折磨,她放弃的原因是:不能缠死对方,而如果再住台湾,情难自禁,还是走吧。”
下图中白衣白裤、拎着包的三毛,拍摄于她在西班牙求学期间。从照片中她脸上的笑容便可知,她不仅已彻底走出了自闭症,也已经走出了与舒凡的感情纠葛。放下,从来万般自在。
也正是在西班牙期间,三毛遇见了一生挚爱荷西。荷西是西班牙人,比三毛小6岁。两人相遇这年,三毛24岁,荷西18岁,因着这种年龄差,身边追求者众多的她并未太把荷西临走时的那句“等我六年”放在心上。
留学归国这年,三毛28岁,回到了台湾后,她在文华学院等地教授德语。这样的日子,舒服惬意,看起来、听起来都很不错,但注定不是三毛想要的。
这期间,三毛与父亲打网球期间认识了一个45岁的德国教师。或许是想安定的缘故,他向她求婚,她轻而易举地答应了。
然而,就在即将与未婚夫完婚时,德国教师竟因心脏病突发死在了三毛怀里。看着所爱的人被一锤一锤被钉进棺材里,三毛伤心欲绝。
德国教师过世不久,痛苦不已的三毛吞服安眠药自杀,这是三毛一生第三次尝试自杀。因被发现及时,三毛又一次被救回来了。
爱情屡次受挫后,三毛开始动起了流浪的心思,她不等父母同意便打点行装前往了西班牙。再次前往马德里,三毛的心境变了,她说:
“二到马德里,心情和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不仅没有背井离乡的伤感、想家的哀愁,反而又一份归乡的喜悦和辛酸。”
三毛离开台湾半年前,西班牙的朋友捎来了荷西的消息。荷西在信上写着:
“告诉你一个秘密,在我18岁那个下雪的晚上,你说不再见我了。那个少年伏在枕上流了一夜的泪,想要自杀。你还记得我吗?我和你约的期限是六年。”
不久,三毛与荷西重逢。当三毛在荷西房间看到自己的巨幅照片被挂满墙时,她感动极了,当下她便对荷西说:
“你记得6年前的最大愿望吗,如果我现在要嫁给你,会太晚了吗?”31岁这年,三毛与25岁的荷西结成了姻缘。三毛收到的结婚礼物,是荷西在沙漠里捡到的一个骆驼头盖骨。
也正是在此间,三毛她无意间在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上看到了撒哈拉沙漠。
三毛只看了一眼,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心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沙漠。荷西是爱极了三毛,他答应陪她去酷热的沙漠定居。
沙漠中的三毛
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的生活远没有她文字中描述的美好:他们的生活极其艰难,家里的布置几乎全是三毛拾荒来的,就连睡的床也是捡来的棺材板做成的。但好在,他们心里有爱。
三毛与荷西从来都不是管顾世俗的人,两人结婚时甚至都没有通知双方父母。作为三毛的父母,他们竟是在两人婚礼后才收到结婚“通知”的。
但好在,三毛的父母也是极其开明的人,他们并未在意这些细节,只打心眼里替找到真爱的女儿高兴。
下图是三毛在沙漠生活时的日常装扮,图右边那个看起来极其沙哈拉威的女子正是三毛,是不是让人非常难以置信。
沙漠的生活从来异常艰难,可三毛却用她的文字让这一切变成了永远的传奇。三毛在沙漠的日子里,她的文字被传到国内发表,《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等等一经发表便迅速引发了轰动。
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故事,像魔一样影响着大批年轻人和那个时代。
1979年,三毛的父母去欧洲旅游,途中,他们特地绕道西班牙再到加纳利岛见阔别已久的女婿。下图这张照片拍摄于一家子会面后不久,让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是,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张齐整的合影。
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79年9月21日,就在这之后几天,荷西便因一次潜水作业意外身亡了。
荷西死去两天后,三毛才火速赶了回去。她紧紧抓着荷西的手,冰冷的手说:
“荷西,你不要怕,我上有高堂,不能陪你一起去,再过几年我再来赴你的约……”荷西墓碑上的字是三毛亲手刻上去的,让人非常意外的是,墓碑上的字非常简单,上面写着:
“荷西马利安葛罗——安息,你的妻子纪念你。”
荷西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父母一直担心她会自杀,所以为了以防不测,他们第一时间将三毛带回了台湾。
后来的三毛,曾经再回来过,回到她和荷西曾经住过的家里。只是,他们的过往,再也回不去了。
没有荷西之后,三毛的着装风格发生了极大变化,她的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巨变。她依旧写作,可在写作之余她迷上了“通灵”,她经常用“通灵”的方式与荷西交流。
有一次,三毛与林青霞在一块儿时,她一直在纸上涂涂画画,林青霞问她为啥一直笑,她说她在和荷西谈话,说完还将她和荷西在纸上对话的内容给林青霞看。
荷西死后,三毛的变化除了以上这些之外,她包括喜欢跟孩子合影这一件,在流浪期间,她合影最多的就是孩子了。孩子,或许也是后期三毛的精神寄托之一。
1990年,在荷西死去十一年后,三毛从朋友那听到了王洛宾的故事。深受感动的三毛随即动身前往乌鲁木齐,这年4月16日,三毛依照好友夏婕给的地址,敲开了王洛宾的家门......
两人第一次见面的这年,三毛47岁,王洛宾77岁!后来的两人似乎曾发生过一些情感,但或许是因为现实因素,两人终究没有在一起。
在一封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里,她说到:
亲爱的洛宾:万里迢迢,为了去认识你,不是偶然,是天命,没法抗拒的........你无法要求我不爱你,在这一点上,我是自由的。
可这段一直蒙在迷雾里的情事,终究以三毛放弃告终。据说,三毛走时,曾歇斯底里地发怒过。下图是三毛写给王洛宾的信件,落款日期是1990年12月11日。
这封信寄出仅仅20多天的1991年1月4日,三毛便在成功动完小手术后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以丝袜吊颈的方式自杀了,这是三毛一生的第四次自杀,也是最后一次。这年,三毛年仅48岁。
1991年1月4日,“1”、“4”,谐音“一死”。
三毛死前的最后一封信和最后一个电话都是打给记者、作家眭浩平的。她称他为“小熊”,她留给人间最后的声音是:
“小熊,我是三毛,你在吗?不在啊……”
三毛死后,这个收到她生前最后电话的男子在多年后重走了三毛的流浪之旅并写成了书籍《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三毛一生留下了很多文字,但最能代表她的除了《橄榄树》外大约就是这段了: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只鸟,飞越永恒,没有迷途的苦恼。东方有火红的希望,南方有温暖的巢床,向西逐退残阳,向北唤醒芬芳……”如果真的有来生,希望三毛人生的每次相遇,都能化为永恒……
也希望,若真有来生,三毛能不再流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