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嘉年华大陈镇国际赛车公园(水上嘉年华芦墟摇快船)
江南地区摇快船的习俗由来已久。
摇快船
芦墟摇快船历史悠久。根据芦墟诗人沈昌眉的《长公吟草》中的《上已日观赛船》和叶小凤的《古戍寒笳记》中的“龙船”描述,芦墟摇快船古已有之,特别是在明代、清代、民国直至解放前后都十分盛行。清乾嘉道年间郭频伽的《灵芬馆诗集》、徐江庵的《话雨楼遗诗》、柳树芳的《胜溪竹枝词》等书中都有生动的记述和描写。
芦墟老街
上个月底,我与张舫澜老师去芦墟敬老院,采访住在那里的王剑秋老人。
眼前这个慈祥的老人,就是当年汾湖一带小有名气的“花王”。王剑秋今年已经92岁高龄了。他住在敬老院里已有好多年了。张舫澜先生多次去采访他,了解芦墟摇快船的往事。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无话不谈的老朋友。
芦墟摇快船苏州市级传承人王剑秋
王剑秋从7岁拜叔父王大德为师学摇快船,先吊水绷,最后“开跳”(出跳)。他的祖父、父亲都擅长摇快船,叔父王大德名声更响。王剑秋6岁时就上了船,遇上开“水会”,就在船上敲锣。12岁时,他已能帮着吊橹绷,16岁就能出跳(指站在船外狭小的板上摇橹)了。18岁已能摇大橹,因娴熟的摇船技能得到众多村民的赞赏。
摇快船
庄家圩猛将会于年初四开始启动,只要天气晴朗,庙前所立的二三十米高的旗杆上就会升起红旗,作为信息告知,各村早已整装待发的快船立即汇集三白荡的庄家圩猛将庙边。摇快船活动共举行三天,成千人的出会队伍必须用十几只快船接渡。抢头船争先恐后过窑港,至最后一船将“刘王老爷”神轿送到对岸,再把队伍渡到北栅港。到达北栅港后,队伍上岸,快船解缆动橹,在分湖内开始一场声势浩大、惊险紧张的比赛,争抢头旗。这一过程中先有一次“接渡”,最后一次是惊心动魄的竞技“拆渡”,十分精彩。
芦墟庄家圩猛将会
城司的快船,一直租用元荡、淀山湖一带的专业彩装快船。这种快船在船头、船舱、船梢上都搭建花俏漂亮的船棚,故名叫“花船”,每只船的租金(二天)约一石糙粳。因系“门徒”(划分地段的固定主家)性质,他们至期均自动到各村报到,数村总计快船每年虽稍有变化,一般在22只上下。唯“踏白船”“夷婆船”各二至三只,分别由尖田、北赵田二村自备。与会各类船只均各具特色。
踏白船
除庄家圩“猛将会”和城司“三庙”庙会外,正月半的“元宵灯会”、四月十四的“轧神仙”、七月十四的“接韦驮”、七月间的“赕青苗”(赕佛讯)、八月中秋节三天三夜的芦墟镇“迎神赛会”和其它各村的庙会,都同时举行摇快船竞技活动,再有,农村娶亲也有“快船迎新娘”,虽规模较小,但几只快船同样也要比赛。
轧神仙
韦驮菩萨
快船在大渠荡中训练
快船是会期的主要船,此为传统专业出租船,每条船长约三丈六尺,宽约八尺,船头为甲板。二橹、一棹、数篙。质量均很坚实,头、舱、梢三棚三顶均是轿式装璜,全由绘花的彩色绸缎披挂,所以称“花船”,各船舱内都有以8个少年的锣鼓队。摇船以快为誉,在自由比赛时能抢到“头船”,更为自豪、荣耀。因而摇此船体力消耗极大,二橹皆配“双出跳”(“出跳”长约二尺,宽约三寸,二块,共四块)。有“按垫脐”“把大橹”“搭梭”“拉大绑”,单一支大橹上共需六、七人,唯船头上那支棹,均由船主人自档。
摇快船出发前所举行的仪式
每条船约有22人左右,候补6人左右和少年锣鼓队不计在内。均各司其职,拼足全力。所以一个壮汉也只能上橹10分钟左右,必须替换接力。行船时,岸上锣鼓声震天响,船上的汉子发出“哎嗨哎唷”的号子,合着节奏奋力摇橹,两橹必须同时推,才能保持船体平衡、航向稳定,船速飞快,拼搏向前,船头激起冲天白浪。接近调头的地点时,撑大篙的人一跺脚、一挥手,两支橹稍停一下,然后“推艄”转弯。此时长篙子迅速插到河底拼力撑住,“当棹”的奋力用桨挡水,使船头转到相反方向。“把大橹”的一跺脚,两支橹又合着节奏切水前进了,这叫“打趟子”,调头时船身倾斜,“出跳”的人双脚全在水中,尤其“外吊绷”的人下半身也拖在水中了。花船是摇快船中最高档的赛船,还有普通的快船(船)和猛将会中的会船,船体、结构、装备各有不同之处,但属同一种类,统称“快船”,或叫“船”。
王剑秋指导下打造的两艘新快船
王剑秋说,还有一种叫夷婆船(也叫“姨婆船”“盐婆船”),北赵田村备船装配仅2只。此船仅搭中舱、船梢二棚,也是装“出跳”的二橹船,舱内不用锣鼓,全是丝弦乐器等文雅音乐。船上除乐器人员外,还配备服装道具,全作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等简单化妆,船上的挡棹人,手边常放一“夜壶”,断续地作喝“尿”表演,打情骂俏,引人嬉笑,此人亦谓“骚搭子”。头舱作台,由二、三人化妆扮演“倪凤扇茶”“孟姜女过关”之类地方小戏,加上浪荡滑噱表演动作。船艄上的摇船人,也有男有女的简妆,也做调情动作,有时唱些“一把扇子七寸长,一人扇来二人凉”之类民间小调,略伴民间舞蹈动作,手虽按在橹上却是似摇非摇地使船在河中缓慢行进,所以亦称“荡河船”。此船在广大观众中,尤其对妇女、小孩吸引力极大。
夷婆船
芦墟摇快船有多种流派,由于世代的变迁,使传承出现断层。经调查,近现代主要有两大流派在逐代相传,即城司、白巨兜等村的“花船派”和西栅、东沿头等村的“船派”,单从清代后期至今,已传至四代。
芦墟摇快船培训班
目前,曾在赛船中号称“花王”的王剑秋已成为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摇快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当年曾赛船中被誉称为“浪里钻”的徐凤林亦已成为吴江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摇快船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本文作者:张建林
责任编辑:钱晓燕、朱宇婷
技术编辑:吴英
图片来源:张建林、馆藏及网络
征稿启事
我知道,你很有故事,我知道,你也有文采,我知道,你也偷偷的喜欢吴江通。那么大胆和我们表白吧!要知道,吴江通更喜欢你!你的表白,可以是感悟生活,体会人生,也可以是寻找乡愁,记忆历史!文笔不重要,真实真心就好。自行配图,特别欢迎。文末请附作者简介百把字,另附近影一张。一旦录用,奉上稿酬,虽不高,意很诚,还有你可能喜欢的地情书哦!
请发送至投稿邮箱:szwjdaj@163.com
记得注明姓名和联系方式。如已在其他媒体发表,敬请说明(特别是已在其他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一律不录用)。照片请勿插入文中,请单独发送,谢谢!
由于来稿较多,自投稿之日起两个月内没有录用,作者可自行处置(同一作者单次投稿多篇除外)。
吴江通会给你一个原创平台,让你展现自己,让更多的人了解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