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

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1)

【富晓红专栏】

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

原创作者|富晓红

第一个疑问:小学生强调上课统一的坐姿有何益处?

一直以来我们教育的理念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心理学上做过一个著名的棉花糖实验,我们发现控制欲望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站在一位资深形体教师和心理咨询师的角度看,让小学生保持一个统一的坐姿:双手重叠放在桌子上,上身保持直立,双腿放正。这样的一个姿态保持35分钟到40分钟,不太人性化。

首先从身体上来讲,一个再好的姿势最多保持25分钟也感到累,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关节应力积累,肌张力升高,局部血液循环减慢,肌肉内乳酸积聚,所以会感到疲累(知乎上的回答)。(尤其小学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他们身体的控制能力还比较弱,肌肉的承受力也相对弱)

其次从心理上讲,前面说过控制欲望会让人消化能量,那么当身体感到疲倦,却还要保持姿态时,就需要消耗多大的能量控制自己的身体呢?而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其实也只有15分钟,这个时候小学生们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放在如何控制姿态上,就会消弱对注意力的控制。这样是不是对上课保持注意力有些力不从心?尤其对于一些好动的男生。

最后从收益上讲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然后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并通过思考学会创新。学生身体的控制力,肌肉的力量由专门的体育课来完成。不需要在理论课上以有可能“伤害”学生身体的方式来进行。或许说学校为了外形上的美观来要求学生来完成统一的坐姿。但是这样的要求对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利吗?再或许说学校是为了对学生做规矩才要求统一姿态的。那么试问做规矩一定要通过统一的坐姿来完成吗?还是说上课尽量保持集中注意力跟随老师的思路走才是重点?

欢迎专业的外科医生和教育专家一起参与进来,共同探讨这个问题,让我们的教育更人性化。

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2)

第二个问题: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的《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和中国舞蹈家协会推出的考级真的适合普通学生吗?

如今因为跳舞下腰而造成瘫痪的儿童越来越多,我们来看一组数据:“2020年4月,北京博爱医院12位医生联名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收集了2015年至2019年医院收治的221位儿童脊髓损伤的数据。5年时间里,因运动受伤的孩子有78个。因下腰导致脊髓损伤接受康复治疗的儿童,2015年是9名,2016年8名,2017年13名,2018年21名,2019年24名。5年75名儿童都是女孩,5-7岁的就有60名。”

如今家长都想让孩子学习一门艺术课,尤其是女孩,舞蹈课似乎成了必修课。同时频频出现的“跳舞下腰事故”也让很多家长揪心、矛盾、纠结。

如今市面上最具有权威的两个考级机构分别是北京舞蹈学院和中国舞协。北京舞蹈学院考级证书为13级,分普及型教材和半专业型教材,普及型教材适于4至7岁幼儿,半专业型教材,适于14至15岁青年,中国舞蹈家协会考级证书为10级,适用于4至17岁的少年儿童。

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个问题:是不是出版教材的机构越权威越好?越专业越好?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因为适合才是好的。试问,一位满腹经纶,知识渊博的大学数学教授来教授小学一年级的课程更适合?还是一位经过专业培训的示范学院毕业的数学教师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更适合?我想大家不约而同地会选择后者?

北京舞蹈学院也好,中国舞协也好,他们都是在舞蹈界相对最权威的机构,里面的老师都是常年教授专业学生,他们几乎没有机会接触零基础的学生。对于零基础的学生,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接受能力、身体的柔韧性、身体状况、以及对舞蹈的敏感度等等都是没有了解和接触过的。可以说他们对社会上普通的、没有经过筛选和挑选的学生的状态一无所知。那么他们编制的教材适合普通大众吗?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吗?

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3)

我们的学生没有经过任何的筛选和选拔,就去做大量的专业的动作,培训机构还觉得越专业越好,小小年纪做大量的难度动作:前翻、后翻、压韧带一字开不够,还要运用大年龄高难度高专业的动作:一字开时脚腕下放砖头等等这样的视频到处可见,培训机构几乎“丧心病狂”的“专业”,一个比一个“专业”的视频看得我提心吊胆、毛骨悚然。

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4)

作为当年经过层层筛选才考入上体院艺术体操、大学毕业后常年从事形体课程教授的老教师(接近30年),不禁想问问教育部,如今的舞蹈培训机构在做些什么?是兴趣班培训机构?还是“专业”舞蹈培训机构?他们定位清晰吗?他们的所谓的北舞或者舞协考出来的考级教师资格证真的具备了舞蹈老师的资格吗?几乎大部分人都可以学几天时间就能考出来的证书真的有资格去授课了吗?如此,我们孩子的安全问题得以保障了吗?孩子的舞蹈兴趣得以培养和挖掘了吗?

我们的舞蹈考级既然是面对普通学生的,希望编制考级内容的是具有常年教授兴趣班经验的老师为主编,北舞和中国舞协的专业老师可以监督和审核,或者共同商讨、参与编写,如此才有可能会是真正适合普通学生的教材。

希望我们的教育是真正能以有利学生发展为前提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和主人。作为每一位教师都要慎重再慎重。

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5)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象礼仪指导老师,从事教学27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为富晓红老师原创投稿

教师不得通过微信布置作业(一位老教师向教育部提出两个疑问)(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