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最新手机系统(乐视的大屏元年)

昨天,乐视在京召开了一场名为“春天的故事”的新品发布会,秉承着一贯的PPT风格,发布了3款乐视超级电视新品,并以一张图片开启了“中国电视行业的大屏运营元年”。

乐视最新手机系统(乐视的大屏元年)(1)

一场由大屏引来的闹剧,是孤注一掷还是力挽狂澜?

在会上乐视致新总裁梁军宣布“大屏智能终端硬件销量保700万,争800万台”。会后紧急发公告“圆谎”,一场闹剧反倒抢了新品的风头。

视致新发布会上所提及的2017年销量目标,并非完全依据公司目前已经接受的订单数量或签署的客户协议而定,系根据乐视致新历年业务开展以及销量增长情况,结合2017年度经营计划与市场需求综合制定。以上销量目标的实现,需依据公司经营情况、业务推广情况综合而定,具有不确定性,并且鉴于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公司存在根据发展需要对计划、目标进行相应调整的可能。

针对面板涨价的应对,就要涉及到硬件的产业链上下游方面。

上游开源,通过规模采购对冲涨价幅度;

自身节流,通过提高效率和供应链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削弱涨价影响;

下游疏解,就是产品的涨价。

家电行业普遍对价格很敏感,只有能在上游原材料生产和采购,自身的制造能力和下游的消化渠道做到平衡的企业,才能够有效的应对原材料涨价带来的压力。因为只有这类的企业才具备生产和调配的能力,在商业上有成熟的造血能力,在行业上有覆盖上下游的议价能力。

而像乐视这样的互联网品牌,往往只参与其中一个环节,且多为直接对消费者的下游环节。因为原材料采购普遍偏低,采用的还是先“有单”再“下单”的商业模式,没有了对上游开源的自主性,使得其对原材料供应商的话语权不足,而通过代工制造的电视,其自身在制造环节上不具备足够的把控成本空间,就只能讲上游和企业自身的价格压力,转嫁给消费者了。

所以,乐视之前在发布会上提出的“硬件免费、内容付费”本身在电视行业里就是悖论,因为只要原料价格上涨,光靠投资人的钱补贴,硬件就无法做到“免费”了。显然,乐视已经体会到过度烧钱带来的痛苦,梁军说,“我们过去采取的是非常激进的价格政策。新的阶段,生态补贴硬件是不变的,但不会像过去那么激进,烧钱的规模会减小。”乐视已经承认之前的错误,所以现在他决定跟会员们共同承担这份不能承受的面板之重。

大屏上做文章,文字游戏缺少诚意

乐视在发布会上隆重推出了70吋产品,并通过大屏电视的推出Open Eco,定义自己为开启了“中国电视行业的大屏运营元年”。那么奇怪的是,没有掌握原料采购、硬件生产环节的贴牌厂商,如何分担原材料上涨带来的压力;几乎少有独家IP、不断丢失重要版权的情况下,如何吸引新的会员,完成内容付费的盈利模式。是拿到融资后赔本赚吆喝的强弩之末,还是又一次的空头支票呢?

细品这个元年的概念,才发现乐视深谙文字游戏之道。以“大屏”两字博眼球,以“运营”两字为实锤是生生要挤入互联网电视的“硬件”和内容操作系统的“软件”之间,分一杯分发平台的羹

分发平台,就是用户体验与广告主利益的一场博弈了。乐视在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轮播台”的模式,开放一些奢华品牌开设的企业频道,虽然是自主选择,但对比视频网站买会员免广告的优质体验,已经大大折扣。乐视电视还有被吐糟的长达15秒的开机广告,用户恐怕面临买电视送广告的尴尬。

笔者不禁感叹,做乐视的会员真难,不仅手握会员不能兑现观看资源,又要承担硬件高涨的价格,还要一起看乐视的广告主爸爸们的广告。还好乐视的现货销售不是针对于新品,想入坑的还可以好好想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