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终极思考(城市更新的川渝机遇)

封面新闻记者 李媛莉

2021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向新高度,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这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逻辑。”西南财经大学成渝经济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委区域协调发展研究智库主席兼首席专家杨继瑞说道:“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功能必须提档升级,就是要求更新。”

“城市”是主战场,“更新”是战术,即将在四川眉山举行的第十一届C21论坛深谙其道。本届论坛将紧扣“city(城市)”,用“新”引领,以“新中心、新高地、新生活”为主题。论坛组委会表示,“新”是目标,也是方法。

目标引领任务,论坛将集合专家学者、政府部门负责人,以及业界精英的力量,共谋城市更新的川渝机遇和作为。

城市发展终极思考(城市更新的川渝机遇)(1)

“城市更新”的川渝机遇

坚持“人城境业文”五位一体

机遇在哪里?杨继瑞认为,弄懂城市更新的内涵,才能找准有所作为的领域。

“城市更新切忌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在现有城市的规模基础上,进行扬弃,做有机更新。”他抛出了几个关键词,“精筑城,广聚人,强功能,兴产业,塑文化,优生态,善治理。”

以“精筑城”为例,杨继瑞表示,城市建设要从整体考量,从美学视野和功能提档升级的要求,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更新,“比如城市天际线、河岸线、湖岸线,以及跟城市相关的山体界面等。”

对于“强功能”,杨继瑞以川渝两地发展的实际为例,强调“善用资源禀赋,重视比较优势,遵循历史条件”。此外,他在解释“塑文化”时也强调特色的彰显,“比如四川的天府文化,以及全省各地的地域文化,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该得到彰显。”

在杨继瑞看来,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强调“人城境业文”五位一体,就是按照新发展理念要求,系统参与城市更新。

“这就是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要求,对川渝地区城市更新的要求,也是机遇。”

书写城市更新的文章

C21论坛搭建有机互动平台

杨继瑞表示,川渝地区城市更新的任务艰巨,“首先要解决好城市内部的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提供人们安居立业的良好环境,解决‘一老一小’的需求等等,这些细致的内容都是非常艰巨的。”

其次还有城市的产业能力,城市之间的互联互通等,“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来说,规划已经非常全面,并且体现了城市更新的需求,接下来的关键就是要这些规划落到实处。”

他提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根本遵循,也提到“烟火气,生机和活力”。以城市绿道为例,应该将生态自然与休闲消费、就业发展进行更多有机衔接。

在杨继瑞表达的观点中,为“生活”服务是尤为重要的,一如第十一届C21论坛,抛出了“新生活”的探讨话题。“主题很好,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样一个主题的论坛能够很好的结合起来。”

在十四五期间书写好城市更新这篇大文章,杨继瑞认为是学者、企业、政府都必须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我想这样一个论坛,可以为各方提供互动的平台,开启一些好的思路,形成有机的互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