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在于无过而在于能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不在于无过而在于能改过(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1)

今天,我们分享阳明先生的一句话:“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阳明先生有一位弟子,叫童克刚。童克刚在跟随阳明先生学习的时候,听到先生言论,“知见豁然,如白日之开云雾,遂翻然悔其初志”,茅塞顿开,发愤改过,深得阳明先生赞叹。

阳明先生称,改过不吝为勇。敢于改过,这是大勇者啊!

阳明先生说:“夫过者,自大贤所不免,然不害其卒为大贤者,为其能改也。故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圣贤都免不了会犯错,更何况是普通人呢?圣贤有过不妨碍他是圣贤,只是因为他能改过。

商汤王曾经在自己沐浴的容器上,让人刻上“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提醒自己不断改过自新;

孟子也曾说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事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孟子会反躬自省,提升自己;

阳明先生四十五岁时,依然对自己充满警醒,写下《三箴》,不断鞭策自己不可沽名钓誉,要谨言慎行。

但也有人说,对于过错,我不是不想改,可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我改不了啊!

在这里,我们再分享一则阳明先生与弟子的对话。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一位弟子问阳明先生,先生,为什么禀性难移?

阳明先生说,“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只是两个字,“不肯”

圣贤的心和普通人没什么差别,只是圣贤的心如明镜,常人的心如昏镜。不明和贪欲犹如尘埃,尘埃落到我们的心镜上,镜面就昏暗了。

圣贤心如明镜,时时都能看到自己身上的过错,而且又“肯”于改过,所以见错即改。常人心镜昏暗,一是照不见心上的尘埃,即使照见了,也不愿意,这就是“不肯”。

那如何“肯”呢?

就是要立志、反省,心中明一分,贪欲少一分,自己就成长一分。

立志。阳明先生说,立志如种树,大树周围,难生杂草。心上种下大树的种子,责志、辨志,志向立得越牢固,越有力量去改掉自己的旧习气。

反省。就像我们每天洗脸、清洁身体一样,每天拿出15-30分钟,观照、反省、引导,打扫自己的心田,打扫得越干净,我们心中就会生起越充沛的力量。

祝福大家,改过不吝,久久为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