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

今天是“九九”的最后一天。到了明天,也就迎来了壬寅年春天的艳阳。

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1)

中国人自古就有讲究农时的习惯,且有很多的谚语。比如《九九歌》,就有“五九六九,顺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的农谚。

“九九”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艳阳高照,春暖花开,是一年四季最美的季节。

我国是一个农耕的国度,农耕文化属于中华传统文化。

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农耕的“时钟”。到了什么节气,该干什么,老祖宗给我们留下了“春种、夏耕、秋收、冬藏”的宝贵经验。

这是我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高度总结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

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2)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的纬度跨度很大,农耕的时候间也不一样。当我国的东北地区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我国的南方地区已迎来了春色满园,百花争艳的最美时光。浙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小麦抽穗,油菜花盛开,把南国装点成五彩缤纷的灿烂世界、花的海洋。

以二十四节气时令为代表的黄河流域,也迎来了春耕的繁忙季节。

记得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农谚就是:“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坡里吃”。

为何要家里做饭坡里吃呢?因为春天的到来,不仅仅是北方的冬小麦需要浇水施肥,而且谷子、高粱播种的季节也快要到了。耕地耙地,让闲了一个冬天的土坷垃变成适合五谷杂粮生长的土地,是农民最要紧的事。不然错过时令,就会“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到头来颗粒无收。所以,农民要用最短的时间,去完成春播春种春灌的任务,也就没时间顾得上回家吃饭了。

耙地需要专门的农具,可你知道什么是“犁耙”吗?

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3)

这图片就是犁耙。记得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以前,犁耙是主要的农具之一。它有把地里的坷垃耙细的功能,使用的时候用牛或马拉着,人可以站在耙犁的上面,也可以压上石头,耙犁的深度在十厘米左右,所耙过的土壤成粉末状,最有利于谷子和高粱的出苗和生长。

农谚说:“清明秫秫谷雨谷”。秫秫,即是高粱;谷子,即是北方的谷子。清明播种秫秫,谷雨播种谷子,这是农时。要播种就需要农具,北方的农民用什么工具去播种呢?

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4)

图片的农具

图片的农具称为“耧”。此耧有两个脚,称为“双眼耧”;有一个脚的,叫单眼耧;有五个脚的,叫五眼耧。它可以用来播种高粱、谷子、玉米、大豆、小麦。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播种作物的需要,灵活地调整种子撒播的密度。使用的动力,可以用马拉,人拉和拖拉机拉着前行。(下图为牲口播种)

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5)

我国南方的耕作方式和北方不同,春播的农作物也不一样。南方的农作物以水稻为主,在出九以后,节气已临近春分。浙江以南地区,插秧是主要的农活,犁田耙地是必须的功课。

不负春光春耕备耕好时节(出九春光无限好)(6)

只有先把地犁好了,再把地耙平之后,才能插上秧苗。春暖还寒,农民们赤脚进入到田里,冰冷的水往往让人不寒而栗。可为了不误农时,人们已顾不上这些了。所以,南方的农民,比北方的农民更辛苦。

记得有首古诗是这么说的:“禾锄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愿读过此文的网友们,从了解农耕的生活开始,把体量农民,节约粮食,作为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和义务好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