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六章的谋略智慧(道德经.第十章)
启智 无为
道德经.第十章.帛书版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修除玄蓝,能毋疵乎?爱民括国,能毋以知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回顾第七章当你到达了无私境界你就能天长地久找到身外身,正如人与人沟通若维度不同,有可能你说A他却理解的是B,导致相互不理解。境界的“境”是指一个边界,是指界线,由如彩虹不是那么分明但却有着边界。“徼”是反馈,就如边境,是有界碑的有着明显的界线。
正如有时人与人交流不了,或者有些人醉生梦死,问题明明是出在他身上但他会把所有的责任推卸至周围的人或事上。境界高是指大的境界包含着小的境界,小境界的人只能看见自己的世界,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当你达到了无私,你就能找到身外身了。很多的伟人、高僧大德到了无私的境界,就可以身外身。
老子说,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声(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不以其无私舆?故能成其私。”是你要先“是以声(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才能”其身而身存“。
要先”不以其无私舆?“才能”故能成其私。”做到了第七章,不代表你没有忧患。你还需要做到第八章“上善治(似)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潚(渊),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你做到了上善若水就能处理好与周围人道及环境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是很简单的,但人与人的关系是复杂的。大多世人没有遵循自己的内心去处理事情,所以我们要弗为。后面的第三十三章、第六十四章皆从第八章而来,有着很高的认知度。
因此,第七章老子告诉我们,你无私找到了身外身但你还有忧患,你要做到第八章的上善若水,你处理好了与周围人与环境,你还要符合第九章的天道自然规律,这是一个宏观的现象。
所以,从逻辑来看,第八章讲的是人道而第九章讲的是天道,我们只能主动的顺从符合道。我们做到了第九章,就是人道天道修圆满了,这样才能进入第十章的内容。这是道德经最重要的“德”,第三十八章也是阐述这个内容。
释义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人道天道你都圆满了,内忧外患你都解决了,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这里的“戴”与通行版的“载“同意,戴是穿戴,载是承载。在本章提了六个问题,你要通关的是解决这六个问题。
当你认为做到”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已经不错了,但这是不够的,你还要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但做到这些也仅仅完成了人道的修炼。
你还要做到”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呵,似或存“,能理解天道”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省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舆(与)。虚而不(屈),踵(动)而俞(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那么,知道”天道、人道“还是不行,还要做到“浴(谷)神不死,是胃(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胃(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勤)。”做到这些你还要找到“是以声(圣)人芮(退)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身外身。
因此,你要处理”上善治水“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人道的关系,还要处理好天道的关系,要用天道来解决内忧外患,但仅此不够你还要解决六个问题。
这便是道德经的环环相扣,同时你发现没有一个结束也没有一个开始,正如人长大了不用学习但发现真正长大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往复循环周而复始。没有一个停止,一旦停止就代表“无”了,而这个“无”其实还是在有的层面,看似复杂但却是成长。
戴营魄抱一,能毋离乎?
戴营魄抱一的“营”是指营生、技能的意思,“营”是营养是经营自己的内心与精神的营养。这是一个慢慢营造的过程,营是肉身运行的系统。魄是灵魂、魂魄。正如有时人被吓了一跳,可能会丢魄但不会丢魂,会变的胆小。
“载营魄”的句式,在《楚辞·远游》中也曾经出现过。屈原就曾经高歌“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说明“载营魄抱一”极有可能便是完整句式,但却因后对易经文化的逐渐丧失与过度解读,无法准确的理解“戴”字与“营魄”间文化关联,所以才产生出了不该有的文化误解。
据《说文解字》考证,“载”字具有“相成”的易学含义,用以表述营魄,即现代所说的精神与肉体,相互依存的相成关系再贴切不过。“抱一”是什么意思呢?毋是母亲的母把母乳切断了、枯竭了的意思。老子在这里讲有些人系统与灵魂特别好,你不容易分神,神不外泄,念不乱起,魂魄可以交织在一起,是非常利害的。
但世人是做不到“神”一直不离的,大多数人每天能做到5分钟专注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在专注的里面还需要专注,解决了这六个问题你才能讲玄德。但这只是一个法术,是术的层面。这是六个步骤六个心法,这与之前的几章是相呼应的,可以用于修真打座,也是核心操作篇。
是非常的好用。可以快速静心,它是有自己的顺序的,非常具体。做到了这六步才能进入玄德的境界。
抟气致柔,能婴儿乎?
上一句是你能不能始终保持身心不离的状态?你的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专一的程度就是抱一,能不能始终保持专注专注的状态,你能练出抱一才会有后面的步骤。第一句的心法我们要尽量做到身心合一,要保持这个状态。
怎么做呢?身心合一与知行合一是不一样的。与通行版略有区别,这是心法,尽量做到就是要收神、收回注意力,“营”是一个经营的状态,将注意力收回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的“营魄“慢慢的运转循环起来,你才能更加的精进。
你才能到第二步,”抟气致柔,能婴儿乎?“通行版为”团气致柔“,这里的”抟“与”团“有所区别,深度是不一样的。正如第八章帛书版的”上善治水“与通行版的”上善若水“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以帛书版为主。
你做到了抱一才能抟气,传说中陈抟老祖,此抟与本章的抟是一个字,他的特点是特别能睡,睡了八百年非常专注的。这里的抟是太极拳里的抟,不断的专注将气抟起来,如南方常用这个抟字,抟一个纸抟。而通行版是专,专注的意思。它没有帛书版里的”抟“字圆融,感觉凝聚力不足。
老子要告诉我们一种感觉,而后人的解释更加白,表面上看抟气再调整呼吸,但实际上老子告诉大家不要心浮气燥,要沉得住气。第一层意思,让呼吸更加集中,不要散漫。心浮了就气燥,气沉了心就宁了,你要抟气把气抟在一起,正如你在宇宙看地球,地球是被大气抟在一起的。
不要让气散开了,先让自己”抱一“,然后”抟气“。正如大学里”知之而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任何事都要先止住才能定,但气是止不住的所以要抟气,这是第一层意思。
第二层意思,这里的气不是单纯的呼吸,它是指精气神的精气,就象气功掌未到但气已先动,是有能量的。你把所有的注意力和精力调和在一起,能够抱一了你能象婴儿一样元气十足而不外泄吗?如婴儿喝奶时闭着眼睛,所有的注意在喝奶的这件事上,任何外界的干扰都无法打乱的一个状态。
他的世界没有任何其它的想法,吃就是吃、睡就是睡,不会一边吃一边玩。婴儿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就是有神光的,非常的清澈,没有杂质的,婴儿的起床的时间是固定的,婴儿平静的状态是儿童没有的,但儿童又比大人好很多。婴儿的呼吸是平静柔和的,睡的香甜。为何婴儿能做到而大人做不到呢?
很多大人会静不下来,时时在刷存在感,因为注意一直在散,神一直在外泄。正如大多数人不断刷着手机,一离开手机就心慌,这是不对的。你能不能真正感到宁静,不能宁静下来就会没事找事,就会出问题。因为你没有满足第一点“抱一”,身心没有合一,你如何抟气呢?
婴儿之所以能吃能睡,是没有成年人的欲望,他的身心是抱一的,“抱一”与“抟气“是本能。我们应该象婴儿一样,要做到心不外驰。君子与小子最大区别是君子的心也荡漾,但能收回心,而小人则是收不回心的。这是思维的区别,思维的区别在于你是否能辨识你的思维然后弗为。
有些人能够辨识但还是做不到,所以你要时时弗为去矫正它,心不外驰神不外泄。你要能抟住,才能气不外泄、心不外驰。正如怀孕婴儿还未出生时就是抱一的状态,是与道合一的。正如第三十八章所讲。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 ,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
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的过程是从无到有,”无“接近于道,但无还是在”有“的层面。
所以刚生下来的婴儿接近于”道“基本在”德“的状态,后面到了人就要学习规矩就到了礼义的层面,自然也就有了恐惧有了欲望有了杂念,所有的恐惧都是从欲望而来的,恐惧本身不可怕,恐惧的恐惧才可怕。你恐惧的本身是什么,你怕的是什么。老子告诉我们有想法就会有欲望,自然有贪就有恐惧。
你的精气神散在外面就无法抟气至柔了,一般小伙子血气方刚是因为气无法抟在一起,正如后章”知其雄,守其此,复归于婴儿。"这是不离的。道与佛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一样。尽量做到"抱一",可以静座,你要去实操才行。
身心合一,静座不是打座,不要在意外在形式,但对于你来说你静静的做着,身心合一,走神就是神游离出去而没有抱一。打座时让自己的呼吸缓慢而匀称,象”上善治水,水利万物而有静“一样。
感觉身体里的水,气沉下来慢慢的身心抱一,做到气可以抟气致柔了。学比行容易,但行却很难,学习本身比行动更简单,学以致用才是学而有用,否则学而无用。这一句就是让自己如何沉下心,精气凝神。
第三层意思,专守精气使思绪不乱,但能够如同婴儿的思绪般内无思虑之困,外无政事之扰吗?言下之意,已被外物侵扰的成年人心思,无论如何专气至柔,如何努力,也不可能重返犹如婴儿般清心寡欲的先天境界。这便是某些道学家认为的,先天与后天的区别。
但关于先天与后天的认识,还存在众多说法,如此说并非是想在众多说法当中定义谁正确谁不正确,如同领悟“天道酬勤”的道理,何必拘泥于形式?就连佛陀教化世人的法门也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当以比丘身得度者,便现比丘身与之说法。
如果您只相信佛门比丘的教诲,那么佛门便是您的缘法,比丘便是您的菩萨。当以大王身得度者,便现大王身与之说法。如果您只相信王道加身的大人教诲,那么官场便是您的缘法,大王便是您的菩萨。
修除玄蓝,能毋疵乎?
爱民括国,能毋以知乎?
修除玄蓝,能毋疵乎?
这一章是道德经里被忽略的一章,从这一章开始”道“与"德"实际上已进入了下一个篇章。前面已讲了两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身心合一,告诉我们不要分离,尽量让我们合一专注,尽可能让我们乱念不起。
你干好一件事你要专注,专注就是抱一,营魄抱一就是不要散了,要收回来。正如一个人沉稳是指气往下沉的。第二句怎么调整你的态度,是凝神聚气能象婴儿一样,抟气致柔。态度是不要散漫不要紧张,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
用在做事上是分成两种,一是回到事情的本身,任何事情一旦与你有关就会进入到一个假象当中,各种各样的情绪里,所以我们要跳出假象回到事情本身。寻其根源,不要发散你的心和神。这是第一句想说。
第二步要端正你的态度,你完成了前两个步骤,专注与心平气和,无论静坐还是做事都要达到专注与心平气和,才能进入第三步是修除玄蓝,能毋疵乎?通行版是涤除玄蓝。帛书版修除,修是修剪去除东西,留有用去无用的,老子的表达是非常精准的。
当时的人没有象古人的认知能力强,所以后人做了修改。这里面我们到底修除的是什么?玄蓝是什么呢,甲本是修除玄蓝乙本是修除玄鉴,通行版为”览“是看的意思,“蓝”、“览”、“鉴”这三个字意是一样的。
你心平气和才能在遇到问题时能感受到问题的本质,才能辨识它是正面还是反面的,你没法做到尽善尽美。第一步你合一了专注了,第二步精气神象婴儿一样不外泄,你的营魄是来护住你的,你的精气神不外泄。第三步要开始内观了,观的是自己的念,通行版把帛书版改成浏览的览,为何老子说玄蓝呢?
“蓝”字现代的解释象天空的颜色,而甲骨文则是最早没有蓝色的,所有的色都是为了区分而已,在中国古代没有三元色,中国古代讲的是五色,青、白、(比红更红一些)、玄(比黑更黑一些)、黄。正如不青不白最开始是没有三点水,是分不清颜色。
五行对应我们的身体,五音是宫商角徽羽。你现在回过头来看,多喝小米粥养胃,吃黑木耳养肾等等,五色是对应着我们的五脏六俯,脾胃是黄色,清肝多吃排毒、肾对应黑色、肺对应白色要多吃银耳,红色对应心脏补气补血。你身体出现症状不要乱补,不要干扰他。
“五色使人之目明盲”这些都是相通的,蓝色归于青色,老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是错误的。蓝实际是取之于青的,历史也会出错。
形容一个青年是个楞头青,而不说楞头蓝呢,首先了解蓝字怎么写的,草字头下两份根竖,旁边的足象发牙的小草,底下的器皿象是种小草的盆,去掉上面的草字头就是监,就是时时观察,长一点都看得到。小草一开始是青色的,所以蓝取之于青。
而蓝字所蕴含的意思,草字头下监察与品监是一个字,象一面镜子照的明明白白,苍天和历史象一面镜子时刻照着我们,这是蓝所蕴含的本意。道德经有五千多字,从古至今有百千券左右的释文,道德经要通篇来看的,是一气呵成。
从第十一章开始把自己打开,回归本源后,再有一系列的操作方法,如何去做。玄蓝是比黑还黑的色,再修也是有瑕疵的,打座到一定程度你能看到颜色,有一点象宇宙来看地球周边的那种颜色,当下的你或理解不了,那么是因为你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所以看不到。
很多人当每个字不同时,与原有理解不一样时,会有湛呵的感觉。你当下的认知是建立在你原有的世界观的基础上,你一直在这个框架之内学习知识。而道德经能帮你打开边界,扩展这个边界去向外寻,这与我们建立在现有认知基础上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正如人在舒适区是无法前进的,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才会为了解决困难推升自己的升级。而本文的六个步骤给你六个操作方法或者说六个递进的阶段,没有这六点不会有后面的长进。
前面内容主要是内观,觉察自己的每一个念头,要时时自省且还反思,不断辨识自已。大学说“自知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每一步怎么做,你要记得非常清楚。
道德经原本是整篇下来的并不分段,是后人分了章节。正六十四章“其安也 易持也 其未兆也 易谋也 其脆易判 其微易散”把这个现象告诉了你。去除杂念与欲望,修除玄蓝能保证无任何瑕疵吗?
尽可能去除欲望才能到达下一个境界,尽量去做,且不不断矫正自己。下一步就到了第四步,这需要超强的修练,“知”到“道”是差着火候的,这中间需要去修。你一直以来所认知的、所焦虑的到底是什么呢?正如学道德经你为什么总是达不到道呢。
你把“听了”就能得“道”划了等号,这是错误的。而世人常凡此错,正如教育孩子“听了”与学不好是两码事。所以做任何事需要投入观察,我们对自己是有感知的,需要投入更多的陪伴、注意力,是不是把一个概念和实际行动划上了等号?
这个要理解。这个底层的心法就是收回自己的心,需要自省。
实修第三步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这是实修的第三步。内明心的神凝聚了,见到大玄同体,时时刻刻不离。内气凝聚了,内明心调柔了。开始引导内气进一步修炼。神在脑中,气流全身。神与气合,有神即有气,神到那,气到那。气到那,神到那。身体产生舒适,精神产生愉悦。这个状态虽然非常令人神往,但也只是普通修行人的觉受,老子要求此时进入“涤除玄鉴”的实修阶段。
修行人就是要窥探世人无法窥探的宇宙的究竟真实,或者说宇宙本体,身心愉悦不是终极目标。世人的内明心已经蒙上厚厚的一层灰尘,意识心这个外来客成为自我的主宰。内明心是自我的真主人,庄子称为真宰,意识心只是管家,本质上是外来客。老子开始引导修行人净化自己的内心。
庄子说“澡雪精神”,给内明心洗澡,净化心灵。老子在后文说“绝圣弃智”,就是要通过给内明心净化,把俗圣俗智的污垢涤除干净。每一个世人把俗圣俗智当做自家宝藏,在老子看来只是覆盖内明心的污垢。世俗人即使闭起眼睛,塞住耳朵,彻底断除外境,意识心还是念念迁流,暂无停息。内明心无法见道,觉性昏昧不明。
只有进一步引导内明心的自我净化,使不断产生的念头逐渐停止下来,这时内明心逐渐明亮,这就是“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的境界。修行人追求的正是这面玄鉴的明亮,这时可以窥探宇宙的究竟真实,可以穿过一切现象而照见本真。现象如同皇帝的新衣,在玄鉴面前完全透明,一丝不挂。这种直击本真的能力前所未有,真正令人欢喜。
爱民括国,能毋为乎?
帛书的版本把“爱民治国”改为了“爱民括国”,你能什么都不做吗?道德经真正烧脑的是当提出一个问题时,你无所依回答不了这一刻是非常烧脑的。你感觉你抓不住一些东西,不是用一个概念解释另一个概念,当你蒙圈时在你伸手可得的地方去行动就可以了。
你能什么都不做你的子民与国家就会特别好?这是不可能的。能毋为乎,你做不到。“括”是概括。”爱民括国“与第三章意同”
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声(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这实际上是我们修行的入门口诀,首先要虚其心,弱其复,要有内在的东西,要打好基础。然后在强其骨,打铁还需自身硬,恒使民无知无欲,这里还有一层意思,有了尚贤的概念后就会去争了。
欲望是人的本性,生而为人就会有欲望,你无知才能无欲,使夫知不敢为,弗为而已,则无不治与这本章对应。本章的民,在此有两层含义:一是国家社会的概念,一是指常世人或百姓或可理解为自己的民或自的君(自律)。
人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整体,你身上哪个是民哪个是君,你的眼睛是民还是君?你的嘴巴是你的民还是君呢。当你控制不了你的身体,突然有一天你觉了这样下去就会废掉,你就会改变。什么是君呢,是你的心,这样下去不行是谁告诉你呢是你的心,不改你就会迷茫的。一念之间只要你决定行动就都不会晚,当下决定都是不晚的。
你的心是吾,而你的眼睛就是我,维度不一样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你的手你的眼睛被情绪控制,情绪又是什么呢,你需要自我辨识,那么你又辨识的是什么呢?谁控制着脑呢?人的脑分为三层,情绪脑、动物脑、智慧脑,人性都有欲望动物脑,你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这就是情绪脑。
回到本心,这个本心就是你的君你的智慧脑。当你的心没有觉察时你就会迷失,所以你要思考,你不能完全做到爱民括国你弗为就行。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你静座了之后,你要观察自己的内心你会发现你有很多情绪,你不可能一定欲望没有,那怎么办呢?
所以第三章讲“弗为而已”。这里有个字“知”字,知是矢与口组成,知其然不知其所有然,矢是射箭,口是一个框意为有一个边界或有一个目标,这是向外的力量,识是意识或认识,你向外有了一个目标,当触及界时还要反弹回来即有所反馈。
中国很多事情都是阴阳合和,”知“了就要有一个”识“回来,若知了设识或者说连消息都算不上。知了没识这就是过于向外求,你能无知无欲吗?不能。所以,你弗为就行了。因此,不要尚贤,你要辨识自己。你的知只是一个概念,只是一个概念解释另一个概念,你能无知吗,不能!
你若能真的无知就象佛教所说的可以空了,空就是不执着你做不到,知道知道要修行的,但首先你要知道,若不知道怎么能修行呢?但你以为你知道了你就知道了吗,知道是可以感觉到了是你内心的君感觉到了。而不是一个概念的知道。不破不立重新构架你的认知,你本应如此。
当你出生时婴儿是无知无欲的,那时是最接近于道的。但成年后一旦与外界碰撞后,在各种规矩里形成自己的概念、规矩,你的认知便有了局限。所以,你要层层打破条条框框,你才会见到更高的一级。但你认为更大的就是最新的吗,也未必。正如学习道德经,你对事物会有了全新认识,但你以为这是终极吗,也许这些也只是一个概念。
这外面还有很多的意识体,所以你不要拘在里面,要打破认知局限才跃圈阶层。你首先不要有阶层的概念,但你会真的没有执着吗。所以你要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打破执着,有了恐惧你就要破了恐惧,你终就会遇到更难的东西,人生唯一恒定不变的是万物一直在变化。这才是玄之又玄。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
天门启阖,能为雌乎?
在之前我们已讲了四步,这一章开始打破你以前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对此有一个全新的认知。第一阶段先做到身心合一然后再凝神聚气,平和的象婴儿一样柔顺,第三步反观我们的思维清除杂念,第四步爱民括国能无以知乎,你能使你的国民无知无欲吗,这里的民不单指国家百姓,我们的身体也是民,无知无欲放下执着。
执着是什么呢?所有的执着都是过程,你放下了执着才能有静,有静才能归根。深层次意思”括“的意思是边界的意思,你无知无欲吗做不到就弗为而已,知也是一个概念,有了知就有了分别心,知道了就有了定义,当你有了分别心就有了对抗,有了对抗就会产生执着。
你一直在对抗的边界里冲不破,只有无知才能放下执着,凡事不要轻易下结论,慢慢就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断的冲破不断的冲破就会打破局限性。什么又是无知呢,执着就是爱钻牛角尖,任何一个东西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就已经不全了,他在哪里的时候是一了,说出来就变成了二,就不全了,这就是语言。
而有些事不可说或不可言,不一定要打破自己的价值观,害怕冲破边界,当你被困在一件事里时,你被繁杂的事情所束缚,你就会很用力,你的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你会全神心的投入。小事可以大大事也可以小,你会在解决问题或一直在执着里,这时你做到了前三步,已到了修除玄蓝了境界。
这时没有所谓的好也没有所谓的坏,因为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上面,但你发现你很难突破。正如登上火星,在登陆成功之前,经过了所有的困难。借鉴别国的经验与数据来研究,就是用了别国的“知”,前面所说的射箭的边界,这个研究过程长达数十年,最后才发现别国的数据有问题,这个时候该怎么办?
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初心,相信能够成功,不惧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走向成功。借鉴别人的经验没问题,拿别人的”知“模仿,成功很难复制。成功里最难复制的是行动轨迹,不可能一模一样。你害怕被别人模仿是因为你没有底气,你没有回到自己的本质,那个就是知。
大道隐于小乘,正如学习知识,不要让知识困住自己,很多人学的只是一个概念又一个概念,形容古代的人是有学识的人而不是有知识的人,他是会学习的人,他是有意识的知道了该怎么去做了。而现代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人,你会发现他们都在知识里反而废了,因为困于自已所设立的边界当中。
当我们不被别的东西束缚时,当你能冲破这个障碍时,当你能打破这个东西时,你就拥有全新的认知。你借鉴国外的“知”不是一点没有用,因为没有这样的积累你也难以进阶。所以,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方知执着,学会打破慢慢回归,才能有所成长,才能有所担当。
如果你不打破这个边界,你将会永远困在其中。一层一层突破,一个一个跃迁,周而复始,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人生最容易的事实际是坚持,比你做一个决定去解决一个问题要简单很多,因为”难易相成“。你以为你的认知是权威,而反过来权威会阻碍你的精进,你要学会如何去听,灵活而不是把知识当成一个概念,要去打破原有的框架,要有感悟。
许多大成者他们是创造者,你若一直向外求你一直未冲破自己,你会无法到达第五步”天门启阖“,你无知了,不是指你”笨“是指不要以哪个”知“为束缚。能为雌乎,”雌“是开的,所有的雌性都是开的,你的创造力能打开吗?你能随时随地有灵感吗,你能随时开启开门吗?
要放松要找到创造力,为什么”爱民括国“能无知乎,你无知了不胡思乱想了,你才能”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才能慢慢要开创造力,才能有灵感而来。你若放下执着才能走到第五步。你突破了,打破了束缚,你的灵感才能源源不断而来,你被打开了,才能与宇宙链接。
未来你有了一定的能力,你能够主动打开。如果想一直在创造力里,你要做到”无“,做到”无“才能”有“。所以,第十一章、第十二章开始一直讲“无”,第一章与第二章是后人分开的。当很多事情遇到瓶颈时,你一定要先找到边界。
如何找?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徼就是边界,感觉与你有对冲的,让你不太舒服的,那就是你的边界才要破它,只有冲破阻碍后才能成长,只有放下才能再一次拿起。很多人一辈子唯唯诺诺,是因为怕打破边界,这个边界不是字面意思的地理位置上的边界,而是你内心的层层阻碍,即你的舒适圈。
实修第五步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这是修心的第五步。《庄子·天运》篇说“其心以为不然者,天门弗开矣!”成玄英疏:“天门,谓心也;一云大道也”。天门在古代医学上指人的一个穴位,在两眉中(印堂)至前发际之间,按摩它有醒脑的作用。道家与中医具有内在联系,老子借用医学语言来阐述此时的实修境界,但也可能是医学借用老子的实修语言。
天门是指灵魂出入之所。古代有陶瓮葬,用来安葬夭折的婴儿,陶瓮上方有个小孔,考古学家认为这就是供灵魂出入的。良渚博物馆就有这样带有小孔的陶瓮。天门与古人的原始信仰有关,天门开阖就是打开了大脑的思维中心与广阔宇宙的联系,人与天的界限不再存在。
能为雌乎?天门开阖就是打开了通向天界的大门,超凡入圣了。超凡入圣的圣人,虽然具有无比神力,但还应该秉持守柔之道。第28章说“知其雄,守其雌”,因为修到第四步,修道者内证工夫强大,威力无比,能够摧毁一切障碍,但应守持如水一般的德行,以柔示人。这是开导众生的需要。内证强大的圣人是众生的导师,只有守柔才能成为众生导师
明白四达,能毋以为乎?
六步心法,这也是出世,身心抱一了凝神静气了,反思我们自己放下执着,放下已知的见解,我们的天门就阖合了。你就开窍了,但你能不能一直开窍,在这件事上开窍,但其它事情上还是没有开窍。而高僧大德是可以一直开窍的。
正如有些古人一事百通万事通,能够达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境界。天文有二十八星宿,各种地理人文环境都知晓,这是属于万事通。正如古代的天师了解很多的气象,和道何时下雨何时下雪。所以,真正的开通就是明白四达,你得一直在开窍的状态才能明白四达。
从古至今有谁明白四达?比如说诸葛亮,他比一般人明白四达,比一般人有学识,为何说诸葛亮明白四达呢?他能万事通。如草船借箭,他观天象得知气象,因为他开窍了,他夜观天象有可能几天后会有雾会有风,他明白四达了。
正如人有时突然在某件事上开窍了,开窍是指万事都明白四达,你要一直在天门启合的状态。如何开窍?你要先做到前面六步,先营魄抱一,一步一个脚印,你要先做到前面的几个步骤,你要做不到后面还有一条终极法则。
诸葛亮能知道东风,能知道大雾,他能看到没有的状态,如果用现代科技相看一下地势,也只能先看到有的东西才能看到背后的东西,东风是你要开窍以后才能看到。东风是无的东西,你在有的里面看是很容易的,若你在无的里面也要能看到这是需要做到明白四达、天门启合。
开窍就是学什么东西都是很快的,开窍与天眼不是一回事。开窍你懂了又怎么样。而明白四达,则相当于二郎神开了天眼没有任何一个东西能逃脱。开窍了你懂了,明白四达能无以为乎,这两个”之“不是一个”之“,甲本的之是一个动词。乙本是能无以为乎,什么是无以为乎呢。
每个人天门启合理解是不一样的,无以为乎就是无为的意思,你能在无为的状态下,你就什么都明白吗?诸葛亮观的过程是“为”的过程,司马仪被火烧,诸葛亮认为自己一定能赢,但千算万算没想到天降大雨,那一刻他知道算不过天,人算不如天算。诸葛亮若知道下雨,一定不会用火攻。
他为何不知道下雨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没算他没想到会下雨,第二种可能是他算了有两种结果:一种结果不会雨、另一种可能他没算准。正如做事,就两种结果,你不做一定失败,若你去做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这是第一个维度。
高阶的维度是不做也会成功。表明诸葛亮太过自信、太想赢了,即然诸葛亮都明白四达了,所以这里面有个核心,如果诸葛亮去测了以他的能力是有机会测出有雨的,我们不想接受任何可能让我们失败的因素,在一刹那间我们不愿去触碰这些东西。
明白四达要有一个前提, 你要有个念头去想,要”为“才行,你才能明白四达。我们只有”为(二声)“了才能够明白四达,想要处在持续”为“的状态里,你要”抱一“要去除一些执着的东西。
所以很多东西要看全,360度你都要能看见,但大多世人都看不全,你只看见你想看见的东西,你看不见你不想看的东西,所以是不全的。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也有你算不到的地方。你不去”为“能不能也能明白四达呢?能做到无为而知就很牛了。什么是无为而知呢。偶尔一两次准的哪是感觉,一直准的叫做感应。
所以,觉识自己,你是一直准还是偶尔准,是感觉还是感应?正如双胞胎之间的感应,也如夫妻及情侣之间的眉目传情呢,无为而知是感应,”应“是无形的,无形的也要靠有形的媒介来传递。
感应不是无为,所以诸葛亮没有办法持续在无为当中,他若有感应一定不会火攻,但他没有去为,所以就不知道了。如果去为也不一定知道。明白四达的前是你先要”为“,你去”为“了也不一定全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西祸福。因此老子说顺应天道,常生久势。
实修第六步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这是实修内明心的第五步。明就是内明心,后文“知常曰明”(十六章)通达真常之道才可以称为明。明白四达就是无所不知,智慧之光无所不照。内明心一步步修证,宇宙实相就显现出来。这是修行人从发心开始就想获得的最终成果。在修行人面前,世人看不见的道像黑夜的月亮一样明亮,无所遁形。
第4章老子指着虚空说法,说道如虚空,那时内明心没有经过修炼,凡夫心中一片迷茫,面对虚空发懵。现在经过长期修证,内明心已经圆满,道不再如虚空,而是皓月当空照。只有修证内明心,道才能被实证,凡夫成为圣人,现象不再障蔽感觉器官。
世界万物如同刍狗,如幻如化,只有道才是唯一真实。有了内明心的圣人不会把现象当做真实,而是如幻如化的存在。因为现象背后都是道在主宰,认识道就认识一切真相。
见道能够见到宇宙的有序性。宇宙的有序性十分重要,有序的宇宙才是世人想生存的宇宙。万物虽然不同,但背后存在有序性。如果不能见道,这宇宙就处会处于混乱中,那么这个世界必然也处于混乱中。老子修道就是坚信宇宙背后的有序性,道是宇宙的秩序。内明心到了明白四达这一步,宇宙的有序性就能够证得。老子知道世人虽然关注眼前事物,但内心时时刻刻在关注宇宙的有序性。万世基业一定要建筑在牢固的基础上,宇宙的有序性就是牢固的基础。见道的本质就是内明心见到宇宙的有序性。
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生之,畜之。
你如果能做到明白四达,无以为乎,你能在无为状态什么都知道,就能做到下一步,”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就能到达玄德的境界了。你做到无为而知就能玄德。怎么做到无为而知呢。先做”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便可以”居善地、心善潚(渊),予善信,正(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你无争无忧了才能往下走,你不能盈满呀,要知道天道是功成身退的。接着你要做到“戴营魄抱一、抟气致柔、修除玄蓝、爱民括国、天门启阖,明白四达”,要完成这六个步骤,对世人来讲太难了。但世间的事就是难易相成的,还有一个终极的秘诀。
你若做不到前面的这向步,你就做终极的操作方法:生而弗有,长而弗宰,禅修、苦修都能最快修出来,离道更近。但世人很难跳脱现实,世间也能修。有过执着放下执着方知执着。你“为(二声)”了才能够“知”你才能“明白四达”,你能不能在无为之中就能明白四达呢。
但一般人做不到,没有这么强的感应能力,因为你没有与宇宙连结,你连结上了你所有想要知的就一应即来了。你要去感受它,多去思考。明白四达是有不同阶段的,每个阶段的明白四达的感应是不一样的。
天门启合以后就开窍了,能不能一直开窍呢,如果可以你就能明白四达,能明白四达你认为你已经很利害了,你能否做到无为而知呢?很难。你不去做、不去为就能有感应,这一点很多人都是做不到的。
如果你能做到能达到这个境界,你就能达到一个有“为”的最高境界,就快进入到了无为的境界即玄德。前面的六个步骤是一个修行的过程,你修完了才能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玄德不是第七步,是上升到一个新进阶。
这已是不同的维度了,原来在人的维度,而现在则是快接近于圣人的境界了。
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前六步与玄德的境界不是一个量级,这是一个质的飞跃,老子说“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这一段的内容似乎与前六步联系不上,为何呢?前面是有为的状态,后面是无为的状态,但又不是完全的无为。
道德经到了第十章才开始讲了“德”字,“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这是玄德的定义。首先,道德经五千言每一个字都极其重要,反复出现有其原因。这个“生”字在第七章“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这个“生”与第七章的生是一样的,生之是让它有生命的开始,而畜之是畜养它的生长。
“以其不自生”不是为了自己而生,“生之,畜之”是一种对外的奉献,“之”是对外的一种奉献,所以长而弗宰。你让他有了生命的开始,给予了生命但不占有他。你做得到吗,正如天下父母,生了孩子后能不占有他吗?
为何后面要有礼,要有礼治国,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 ,而无以为也。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很多人喜欢单独拿出一句话来解释一件事,这其实是一种借口。暂时把定义为占有,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你认为你能够占有他吗?人的内心都有度,是爱还是占有?长而弗宰,你畜养他的生长而不要主宰他的生命,弗字是弗为的意思。矫正的意思接近“无为”,但不是无为。
所以,独立的个体给了他生命不要占有他,你认为你给予他的就是最好吗?很多你认为的重要的东西去要求孩子,这会有问题。这里核心是要有度,即能前行又能有度。生之畜之,不要去干扰他。正如知止即能帮你成长又能制约你,能量守衡。
“长而弗宰”老子在第二章说”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想告诉你“生之,畜之”不能独断,你要陪伴,要将最终的选择权给予他。弗是真弗而不是在管教里去弗,是无私的陪伴。持续付出而不求回报这才是弗为。
所以,要辨识自己,你就知道如何去宰了。如果你的佛德或慧根好可以直接“生之,畜之”,就不用前六步。世人当中的聪明人做到第四步“爱民括国,能无以知乎”已经是差不多了。玄德接近于无为,这一章前面讲了有为,后面讲了无为。
六步做到没有什么能难你,如果做不到就按前六个步骤来,无论做人还是修行都可以。六步做完了就进阶了,就到了无为,湛呵后,你就能接近于圣人的阶段,就能看到天与地了。你原来在人的状态是无法理解圣人的状态是什么,你在圣人的状态又无法理解天人的状态,所以这是循序渐进的,你的维度不一样看到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
实修的角度:玄德
《道德经》出现三次玄德,本章、第五十一章和第六十五章。其实第二章已经出现与玄德描述十分相似的教义:“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也应该看做是玄德的论述,这样就有四次玄德的论述。玄德是五玄之首,其余是玄牝、玄鉴(玄览)、玄通、玄同。老子讲玄德,儒家讲明德。《道德经》虽然老子没有直接命名,但宣说的就是道和德,称为《道德经》是完全正确的。
德是《道德经》的第二个主题。道与德构成了老子的宇宙模型,道是超越的彼岸世界,德是可见的此岸世界。老子二次宣说道生之,德蓄之的宇宙万物诞生和成长的妙理。道是父亲的角色,德是母亲的角色,道生德育,道妙德善,万物乃成。施恩为德,相爱为善。玄德,王弼注释为有恩而不知其主。世间的恩德都有明确的施恩者,玄德有恩德却没有明确的恩主。
无主不是真正的无主,而是恩主未显形,是存在却看不见,只有修证内明心才能见到。不修真内明心就永远感受不到玄德,世人就不会心存感恩。以道观之,道不需要世人感恩,但世人修证内明心自然会感恩。天地有玄德,世人应感恩。内明心修证到量,世人就生起大智慧,见证道的玄德,感恩心自然生起。老子不需要世俗般的感恩,而是见道后的天真无邪的感恩。
本章是老子传授的内明心修证法门,共分六步。老子引导世人进入玄同大定(思想实验),共同见证宇宙的大玄同体,产生穿透一切障碍的无上智慧,以玄同境界观照世间一切理、一切事、一切物,通达无碍,身心安乐,见证道的玄德,生起无为的感恩心,并对宇宙的有序性坚信不疑。
《道德经》第十章清晰的阐述了内明心的六步实修法,与15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修道士形象非常吻合。20章说“俗人昭昭,我独昏昏”,这是老子的自画像。庄子记载孔子见老子的场景:“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批发而干,慹然似非人”(《庄子·田子方》)。
孔子见老聃,老聃正好沐浴完毕,披头散发,呆呆的不像个活人,显然这是入定了。过一会儿老子出定,孔子就问:我眼看花了吗?还是看到真相了?修道者入定真的能够使身体像枯槁的树木吗?心灵真的能够脱离身体吗?您刚才去哪里了?老子回答:刚才我游到天地开始的那一刻了,完全被美妙的境界迷住了。这可以补充老子修道实证的一些状态。
《易经》:天地生成万物的规则
《周脾算经》的解释原理其实很简单,华夏古者认为既然天地周而复始,空间与时间无时不刻都处在此消彼长的循环过程中。那么由天地孕生的自然万物,也应当如同孕育它们的母体般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中。所以万物才有生有死,有成有毁。四季才周而复始,循环不止。文明同样也不例外。
因为文明的产生与陨灭,与自然环境的优劣有着必不可分的必然关联。再高级的文明也有抵御不了的自然灾害,比如华夏古籍《淮南子·览冥训》中记载“望古之际,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泱泱而不息。”。
那么天地生成万物的规则是什么?《庄子·天地》开篇便直截了当的言明“天地虽大,其化均”空间与时间虽然广袤无边,但它们彼此分布却均衡、对等。
《周易·象传》开篇也说“天行健,地势坤”天地的运转形态是对等、对称,而运转趋势是创生万物。关于“健”,《说文解字》中记载“健,伉也”。那么何谓“伉”?对等,对称之象,所以古时情投意合的夫妻也称伉俪。
更加神奇的是,如果按照古人的天地寓意时空的理解,使用现代天文学对天体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空间与时间数值进行比较,您将发现古人说的一切都是真的。天与地,空间与时间在运转过程中,确实时时刻刻都对等、对称。
比如以天文单位Au作为空间单位的火星平均日距1.5236Au,如果连续乘积三次,结果将约等于3.53……(1.5236×1.5236×1.5236≈3.53)。而以“年”作为时间单位的火星公转周期1.88年,如果连续乘积两次,结果同约等于3.5368……(1.88×1.88≈3.53)。
还比如,以天文单位Au作为空间单位的金星平均日距0.7233Au,如果连续乘积三次,结果将约等于0.378…(0.7233×0.7233×0.7233≈0.378)。而“年”作为时间单位金星公转周期0.615年,如果连续乘积两次,结果同约等于0.378……(0.615×0.615≈0.378)。
也就是说,天体空间数值的三次方,除算时间数值的两次方,结果相等。这便是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在十六世纪末发现并命名的天体运行三定规律之一,调和定律。但旧石器晚期,也可能是在三十万年之前(唐初训诂学家韩愈的说法),中华文化的创始人,上古伏羲氏,便已定义出了易学象数的立卦之数,即卜算天地之数,参天两地而倚数。
什么是“参天”?空间幅度交错(乘积)三次。
什么又是“两地”?时间幅度交错(乘积)两次。
什么又是“倚数”?什么是“天圆地方”?又如何运用《周脾算经》中记载的上古象数歌诀——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
长话短说,“天地虽大其化均”告诉我们的不止是时空对等、对称的物理形态,还有天地创生万物的共性规则——“均”。所以庄子在阐明大道出于泰初,时空有无并存的混淆状态后,进一步补充道,万物正是效法了天地持中而行的均衡运转形态,才得以产生(物得以生,谓之德)。
也因此,老子在本章结尾道:“生而弗有,长而弗宰,是谓玄德”。
归纳
修练心法
第十章开篇,老子再次列举“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等六组自然现象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肯定还是通过列举论据的方法,得出论点。比如第二章老子便通过列举“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等一系列阴阳相成的自然现象,得出了矫弗行为的第三章论点。那么第十章想要得出的论点,必然是“生之畜之,生而弗有,长而弗宰也,是谓玄德”的混同玄德。
因为与老子齐名的庄子,在《天地》中也曾经阐述差不多类似的问题:“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同乃虚,虚乃大。合喙鸣,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缗缗,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
老子不仅是一个哲学家,而且是一个具有实修经历的修道士,《道德经》的很多描述是修道士特有的实修境界。所以《道德经》既是哲学书,又是修道实证的回忆,这就是《道德经》的语言特点。司马迁说老子《道德经》“微妙难识”,不是司马迁语言文字能力有问题,而是其中含有的实修境界所造成的困难。本章清楚透露这一点。所以完全用哲学语言解读《道德经》几乎是不可能的。
老子把哲学和修道实证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希望解开世人的行为模式之谜。老子知道,纯哲学和纯修道实证都不能完全解开人类行为模式之谜,只有二者结合才是最好的方式。就科学知识而言,今人站在古人的肩膀上,肯定比古人强很多。但修道实证是个人功夫,无法依靠他人积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一位禅师说“吃饭撒尿,代替不得”。老子的修道实证正是《道德经》魅力的一部分。
易经注释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孕育生养万物的母体什么?是天地。所以中华民族才有盘古开天辟地的古老神话传说。但多数中国人却一直模糊的认为,天地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抽象概念,但其实,天地指上下四方与古往今来,现代科学重新命名的物理概念空间与时间。
也就是说,盘古劈开的天地,即是现代所说的时空。而老子所说的孕育万物的母体“玄牝”,指的也是它。那么时空为什么又叫做“玄牝”?因为“玄”指黑而有赤色者,而《周脾算经》中明明白白的记载“天青黑,地赤黄”,天地时空的色彩是青黑与赤黄并存混淆。而“牝”指母性。如此,青黑与赤黄并存混淆的天地时空,不正是孕育万物的母性之门
本章老子说,天地孕育万物时会矫枉万物的拥有,即“弗有”。因此人们不难发现,世界上并不存在纯粹唯一的事物。例如没有不存在杂质的黄金,也没有不存误差的计量单位,更加没有百分之百纯粹的唯一的事物。
任何事物,若从微观角度去看都不纯粹,因此迄今为止人类依然没能找到创造世界的基本元素“上帝粒子”。
所以老子在本章开篇才会讲出这样的话“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至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毋有疵乎?爱民治国,能毋以智乎?天门启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
老子反问,彼此相成的精神与肉体合抱为一,能够永不分离吗?聚守精气想使思绪变得柔和,但能够如同婴儿的思绪般柔和无扰吗?清除杂质深入到细微的极致,但能够完全没有瑕疵吗?爱护民众治理国家,但能够事事顺其自然完全不使用巧智吗?运用感官之时,又能否杜绝情欲困扰静守如雌?通晓各方的道理,但能够大公无私完全不存偏见吗?
其实老子是想告诫世人,世间本不存在真理,绝对或唯一的行为标准,只存在永无止境的变化,因事而更的弗居行为。如他在《道德经·第十三章》中所言“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老子说,受到宠爱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儿。得到之时保持警惕,失去之时同样保持警惕,这才是宠辱若惊。老子的言下之意,受人宠爱与受人侮辱都是需要矫弗的处境。所以他提倡功成身退,弗居自保。但老子没有提醒的是,知耻后勇的人之共性。
而差不多相同的行为理念,《庄子·大宗师》中也曾提及,上古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庄子说,上古真人不倚众凌寡,不自恃成功,也不图谋世事。像他们这样的人,错过了时机不会后悔,赶上了机遇不会得意.
众所周知,普通人错过时机都会后悔,但庄子却说上古真人“过而弗悔”,错过时机会矫枉自己的沮丧心情。同理,“当而不自得也”指,赶上了时机矫枉洋洋得意的自得心态。
由此可见,庄子口中上古真人是一群什么样的古怪之人,至少在唯利是图的多数现代人看来,这些人不谙世事,不近人情。怕是也只有在老庄孔孟这些华夏先贤眼中,他们才是行为的表率,道德的宗师。
由此也不难理解“弗”字本意为何指“矫枉”,而“弗居”的本意指,以均衡为宗旨的行为理念。所以老子才说“夫唯弗居,是以弗去”。因为世间万物祸福相依,得失相符。
若从相对角度而言,虽然失败非常令人惋惜,但您也不得不承认,失败其实也人生中无法替代的巨大财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失败后重新振作起来的人才是真正的成功者。故佛家常说“自古度人先度己,从来知满再知空。”
也因此,老子在本章结尾强调“生而弗有,长而弗宰”,天地在孕生万物的过程中,会矫枉万物的所有。例如在祸福之间,让人们自己做出抉择。并在万物成长的过程中,矫枉万物的主宰。例如在得失之间,同样让人们自己做出抉择。
俗话讲万物有得必有失,而人生的智慧,大道的环中之要便在于如何在失中看出得,又如何在得中预见失。这便是“玄德”,天地的均衡品德,庄子所说的无为天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