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国学完整版在线收听 孔学堂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看

听书国学完整版在线收听 孔学堂听书(1)

缠绵悱恻好文章,粉恋香凄足断肠;

答报情痴无别物,辛酸一把泪千行。

依穰小妹剧关心,髫瓣多情一往深;

别后经时无只字,居然惜墨抵兼金。

良宵苦被睡相谩,猎猎风声测测寒;

如此星辰如此月,与谁指点与谁看。

困人节气奈何天,泥煞衾函梦不圆;

苦雨泼寒宵似水,百虫声里怯孤眠。

《壬申年秋杂诗四首》——钱钟书

1

当名满清华的儒雅才子,遇见温婉清秀的江南闺秀,钱钟书与杨绛便注定成为中国作家中最美满幸福的一对,才子佳人,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文学理论家夏志清曾赞叹,“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界再没有一对像钱杨夫妇这样才华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誉的夫妻了。”钱钟书,江苏无锡人,原名仰先。1929年,钱钟书与当时的2000多名学子一同报考了清华,成绩排在第57位。当时清华计划录取男生174人,钱钟书的名次按理可以顺利入学,但是他的数学只拿了15分。许多人认为,学生应该均衡发展,这种严重偏科的学生不应该被录取。但当时的清华校长罗家伦因为看到钱钟书国文与英文的优秀成绩,力排众议破格录取钱钟书。同样出生在江苏无锡的杨绛,家中代代都是读书人,父亲杨荫杭早年在外留学,接受了当时最新潮的思想,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杨家上下都洋溢着民主自由的气息。大三那年,杨绛谢绝了母校东吴大学为她提供的留学深造机会,因为她最向往的大学,在那个名叫清华园的地方。最终,杨绛顺利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

2

钱钟书与杨绛在最好的年华里,相遇在清华园中。

那时的清华女生宿舍,有一个十分幽美的名字——古月堂。

这一日,杨绛和往日一样走出宿舍,目光却被门外一个穿着青布大褂,一双毛布底鞋,还带了一副老式眼镜的儒雅男子深深吸引。

而当钱钟书看到从古月堂走出的杨绛时,自己从未开启过的恋爱之心也忽然盛放出了满园的花火。许多年后,钱钟书回忆起这段往事,写道“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这便是一位文学儒家的一见钟情,乍看只是一首充满画意的情诗,其中却蕴含了文学典故。后来杨绛解释说,“钟书的诗好用典故,诗中第四句红花和雪的典故来自北齐崔氏的洗儿歌,说的是春天用白雪、用红花给婴儿洗脸,希望孩子长大后脸色好看”(“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取花红,取雪白,与儿洗面作光泽;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北齐卢士深妻崔氏《靧面辞》)大概也只有同样热爱文学的杨绛才能读懂诗中蕴含的深意。

钱钟书与杨绛相遇后,很快便走在了一起,一切自然得仿佛命中注定,从此,清华园里多了一对并肩而行的恋人。

3

在与杨绛相恋的岁月里,钱钟书写下了许多美好的情诗。

欲息人天籁,都沉车马音。

风铃呶忽语,午塔闲无阴。

久坐槛生暖,忘言意转深。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

——《玉泉山同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作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

欲觅仙人辟谷方。

——《赠绛》

相恋一年多后,他们便获得双方父母的承认,并定下婚约。1935年,钱钟书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英国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已成为钱钟书夫人的杨绛自然而然的跟随他去了牛津。

在异国求学的日子里,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饮食。钱钟书对洋餐难以下咽,于是杨绛便寻觅了一处新居,开启了自己做饭的日子。

钱钟书爱吃红烧肉,总希望能在异国他乡吃到这道地道的中国菜,那时,对烹饪毫不在行的杨绛便向同在英国留学的中国同学请教,经过多次失败的尝试,最终用雪莉酒代替黄酒,重新做出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钱钟书十分开心地吃了个饱,杨绛心中更是欢喜非常。

柴米油盐酱醋茶,在这段日子里,钱钟书与杨绛终于体会到了维持家庭的艰辛,但在他们共同的文学理想面前,他们也能苦中作乐,过着平凡却诗情画意的日子。

4

1937年,他们的女儿钱瑗诞生,那段日子里,杨绛每日在医院向护士学习护理婴儿的方法,钱钟书则独自一人在家中生活。也许是他平日被杨绛照顾得太周全,这段日子里他总会出一些小差错,每一次去产院探望杨绛母女,他总要带去一些坏消息。

“我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我把台灯砸了。”

“不要紧,我会修。”

“我把门轴弄坏了。”

“不要紧,我会修。”

不论他带来怎样的消息,杨绛都会微笑着告诉他,“不要紧”,这三个字仿佛有魔力一般,每次听到这三个字,钱钟书便会放下心来,恢复冷静。

5

乡愁,是那个年代的所有留学生们的赤子之心,不论外国的求学生活多么惬意,当得知祖国正在水深火热之中,1938年秋,钱钟书与杨绛带着女儿钱瑗乘船回到中华大地,那片正饱受欺凌的故土。

听书国学完整版在线收听 孔学堂听书(2)

1944年,钱钟书对《围城》的想法成熟,开始着手这部书的创作。他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杨绛,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杨绛说,“不要紧”,正好女佣要回老家,杨绛便自己兼任了女佣的工作,节省开支,让钱钟书能够减少课时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创作之中。

1946年《围城》完稿,钱钟书在序言中写道,“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地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听书国学完整版在线收听 孔学堂听书(3)

钱钟书与杨绛在学问上互为知音,在生活上相濡以沫,相互理解相互感激,成就了两人不朽的爱情。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通过他们的文字,书写在他们彼此的作品中。钱钟书在小说《人·兽·鬼》出版后,在自留的样书上写下这样一句话:“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而杨绛在2010年中秋写下了《忆锺书》,道出了对丈夫无限的怀念:“与君结发为夫妻,坎坷劳生相提携。何意忽忽暂相聚,岂已缘尽永别离。为问何时再相见,有谁能识此天机。家中独我一人矣,形影相吊心悲凄。” 本期推荐图书

本期推荐图书:《最忆当初相遇时——钱钟书和杨绛的围城人生》

听书国学完整版在线收听 孔学堂听书(4)

作者:朱丹红

播音:赵倩

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钱钟书与杨绛携手走过半生。两人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除了两情相悦,他们还在学识上达到了默契与一致。一部《围城》震惊中外,解读了人间多少纷乱事。不同于其他民国爱情故事的戏剧性,这两位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在平凡生活中品味幸福,与世无争,踏踏实实守在围城中做学问。他们是夫妻,是情人,也是朋友,是知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