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单亲父亲和青春期女儿的3218天)

我正站在树叶堆上玩,突然看到妈妈正搬着几个箱子到她的车上去。我一动不动地看了一会儿,看着她拿着几个旅行箱,但我不明白她到底在干什么。

——爱丽丝•奥兹玛《为爱朗读》

妈妈在遥远的前方,不再回头。她去了别处。

——帕特里夏•麦克拉克伦《旅程》


初为人父人母的我们,在育儿生活中一定遇到过许多慌乱、迷茫和焦虑的时刻。但是,有这样一位不太平易近人、倔强又羞涩的父亲,独自把女儿从10岁抚养到进入优秀大学,多项比赛拔得头筹;并使出浑身解数来完美应对孩子的青春期。

他对女儿的评价是:热心、自信、乐观,从没见过她做过一件坏事,甚至没见过她先己后人。

这位父亲的秘诀是什么?答案就在女儿爱丽丝•奥兹玛的《为爱朗读》这本书里。

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单亲父亲和青春期女儿的3218天)(1)

爱丽丝4岁时,父亲开始每晚为她读书。9岁时,他们开始了一项取名为“连胜”的读书计划:每天24点之前,必须抽时间一起读书。从最初设定的100天,到后来的1000天,直到最终爱丽丝离家进入大学被迫终止,竟然坚持了3218天。

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单亲父亲和青春期女儿的3218天)(2)

这近九年的时间里,父亲给爱丽丝读过的书追忆着妈妈缺席的岁月,记录着姐姐离家时拥抱的温度,还原着爱丽丝从儿童期进入青春期种种身心的成长与变化。

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单亲父亲和青春期女儿的3218天)(3)

是亲子共读的时光,奠定了爱丽丝的人生基调。

“这件事难吗?”“会不会漏掉几个晚上没读?”“日复一日,这样例行公事般的读书会不会变得很无聊?”这些问题,书中已有答案。我也想说说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单亲父亲和青春期女儿的3218天)(4)

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和激励非常大,我也庆幸从女儿曦曦几个月大到现在即将6岁,我们也一直在坚持给她朗读。虽然不能说日日不间断,但也是长期坚持下来了,并且越发感受到这件事的乐趣和意义。

青春期的亲子沟通(单亲父亲和青春期女儿的3218天)(5)

一、每天给孩子朗读有必要吗?

我的答案是:很有必要,如果可以,我愿意像《为爱朗读》中的父亲一样,给她读到大学。

从婴儿时的认知卡片,到后来的简单绘本,再到现在各种类型的绘本和桥梁书、文字书,只要曦曦喜欢的,我都会读给她听,孩子也非常享受这个过程。

给曦曦朗读这近6年,我收获了什么?

1.给学前的孩子读书,没有什么学业上的目的与压力,单纯是因为自己喜欢书,也想让孩子尽早接触书。实践证明,孩子越小,越容易接受你给他的东西,现在书就像玩具、游戏一样,已经融入了曦曦的日常生活,将来自然不会排斥读书。

2.每天的亲子阅读,让曦曦有了较高的安全感。作为一个生性腼腆的孩子,曦曦在融入幼儿园和简单的社交活动中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困难,我想这也和在爸爸妈妈怀抱中听了大量的故事有关。

3.每天接触绘本童书,曦曦的知识接受能力不错。现在幼儿园会渗透一些简单的幼小衔接知识,老师经常说,别看生日小,曦曦的学习能力在班里却是数一数二的。

上面只是举了3个小例子,我相信,好的阅读习惯是受益一生的。

二、给孩子朗读这件事难吗?

有的时候,真的很难。工作、生病、生活琐事太多太多,每一项好像都可以成为障碍。

即便没有特殊事情,当你累了一天,眼皮沉重得只想睡觉时,她拿来好几本绘本让你读,说实话,也真有点崩溃。要是不想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只能强打精神,读到最后,大脑已经控制不了嘴巴,可能都不知道读的是什么了。

三、有什么技巧让朗读更顺利、有趣?

1.如果想让上面的情况少发生几次,我也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尽量把朗读时间提前。

不上学不上班的休息日,可以把朗读放在早上或上午,精力充沛效果好。

上学的日子里,放学回来就读,或者晚饭后接着读,不要推到上床睡觉。

在一个好的状态下给孩子读书,彼此会更加享受这段时光。

2.想让朗读更有趣味,我们可以准备几个和朗读内容有关的讨论问题,读完之后和孩子交流。一来可以加深孩子对书的理解,二来也便于家长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我之前发布的童书精读中都有可参考的讨论问题,接下来也会继续整理。


送孩子一本书很容易,但你的时间和心无旁骛的关注,才是最好的礼物。愿年轻的父母们,我们都能把养育孩子这场冒险变得更加美好。

#育儿事务所#​#亲子#​​#小学生#​#奇妙知识季#​#阅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