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而美的山村(诗意山村的文艺富兴)
诗刻石板拼成的“诗上庄”。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新华社石家庄8月22日电(记者曹国厂 严钰景)矗立着30多个中外著名诗人石刻雕像的诗歌园,刻有百余首中外诗词的诗歌广场,收藏近百位诗人作品的诗人之家……在河北承德市兴隆县燕山深处,一个叫诗上庄的小山村靠诗歌文化兴村富民,已成功举办两届国际诗歌论坛。
一沟清溪,两侧青山。诗上庄的民居顺着山势水流而建,像是“长”在了大山的“褶皱”里,美如画卷。种满“村花”鸡冠花的村道两旁,随处可见的诗词碑林是一道靓丽风景线。从李白、杜甫、白居易到但丁、雪莱、泰戈尔直至现代诗人,诗歌镌刻在石头上,也刻进村民心里。
“全村251户共760多人,上至九十老翁,下到四岁稚童,几乎人人会背诗、会写诗。”承德市作家协会主席刘福君介绍,拿起锄头是农民,抓起笔杆是诗人。诗歌就在诗上庄的山林里、溪水中、屋檐下、灶台边、田垄上,读诗、背诗、写诗已是村民生活的常态。
诗上庄村的笑脸墙,远处有村民驻足观看。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2012年起,刘福君出点子、筹资金以诗歌文化“重塑”诗上庄,为这个生养自己的小山村修建旅游公路、文化礼堂、图书馆和书画院等,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他还成立了孝亲敬老基金会、乡村艺术团,举办赛诗会等,让民风民俗为之一变。
小学文化的村民张淑华一年写了两本读书笔记,只为学写诗;71岁的吴学枝三年创作700多首诗,用光了近300根油笔芯;年近六旬的老哥俩付海林和付海春为赛诗暗地里较劲……赌博的现象消失了,耕读传家的古风体现在每家每户的家训中。
村民们还自发组建了微信群,谁新创作了诗歌就发布在群里,大家一起讨论修改;想朗读一首诗歌也可以传到群里,共同分享诗歌的美好。
2015年,诗上庄举办首届“中国·兴隆诗上庄”国际诗歌论坛,诗人和农民赛诗互动的新颖形式吸引多名外国知名诗人参会。2017年的第二届论坛吸引匈牙利、尼泊尔、印度、埃及、韩国、美国和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诗人和文化界人士齐聚诗上庄。
“美国诗人梅丹理主动要求留下来多住几天,跟村民们探讨诗歌,还把村道旁、山崖上的诗歌碑林全部抄录了一遍。”刘福君回忆,一些参会的外国诗人表示在小山村里举办国际性诗歌论坛非常有创意,诗歌的人民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好诠释。
实际上,诗上庄的村民们对诗歌的热爱也有“文脉”可寻。1956年,小山村里走出了第一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乡土诗人刘章,之后又相继涌现出数位中国作协会员和河北省作协会员,出版近百部诗文集,被中国文化界誉为“诗上庄现象”。
诗歌改变了村庄和村里人,更带来了财富。如今,一辆辆外地旅游大巴车驶进诗上庄,大批游客专程来这里寻觅“诗和远方”,在青山绿水间探寻“李白诗中路,王维画里家”,来亲眼见证锄头和笔是怎样在质朴的农民手里交替轮换并收获诗意的果实。
诗上庄村道边的诗歌墙。新华社记者曹国厂摄
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们纷纷办起特色民宿。43岁的李海萍把自家宅院重新扩建装修,建成上下两层共12间客房的天宝民宿,推门看山,开窗听水。2017年开业以来,门前的小院里总是停满了挂外地车牌的私家车。
“房间天天爆满,仅七八月的营业额就能达到8万元。”李海萍笑着感慨,以前光靠种地哪敢想能挣这么多钱。“游客们都是为诗意生活而来,诗歌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村旁绵延的青山上栗子树和山楂树已挂满青果累累,年产板栗20多万公斤、山楂约25万公斤,又给村民们带来额外收入。老家的日子越过越美,在外地务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乡择业。“近两年已有30多个青年回家就业创业,这个趋势还在继续扩大。”刘福君说。
“诗上庄一直是省级贫困村,2012年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不到2000元,一半家庭是贫困户。”诗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福强说,2018年人均收入已达6000元。
“未来,诗上庄将以研学游、体验游为主,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发展休闲养老,逐步形成以诗歌为核心的文化产业。”刘福君说,在此基础上,还将与同属一条水系的另外几个村子连成一片,打造真正的诗歌小镇,带动周边更多村子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