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远方(请铭记)
今天,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应该铭记的日子
77年前的9月2日
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
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饱经风霜的中华民族
终于迎来了全民族抗战的胜利
9月3日
四万万中国人民举国同庆
庆祝属于自己的胜利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
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
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
77年过去了
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华民族迎来了
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14年山河不屈
14年浴血抗战
5000多个日夜
中国人打赢了这场
正义与邪恶
光明与黑暗
进步与反动的大决战
历史不会忘记
中国共产党人的果敢坚决和义无反顾!
历史不会忘记
中国人民的共赴国难和殊死抗争!
历史不会忘记
中华民族的巨大牺牲和历史功绩!
东台部分抗日烈士传
陆 骧
陆骧(1905~1930),原名家骧,又名克,别名洛克,字轶群,原籍镇江,后迁居东台,是东台县最早为革命献身的中共党员。
陆骧幼读私塾,11岁入维东小学,16岁毕业。因家境贫寒,进台城德安钱庄为学徒。民国13年(1924)离家去南通,考入崇敬中学。陆骧热爱新文化,寒暑假回家,常与东台早期中共党员黄澄镜(逸峰)接触,开始学习马列主义,追求真理,因而走上革命大道。
民国14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南通工人、学生、市民为声援上海的反帝斗争,在农科大学集会,通电全国宣布成立南通“五卅惨案”后援会和学生联合会,并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罢市。当时,陆骧是崇敬中学学生会骨干和南通学联的中坚,在南通人民的反帝斗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民国15年,陆骧经同学介绍,结识中共地下党员陆景成,次年经陆介绍加人中国共产党。并任崇敬中学学生会主席。民国16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迫使革命斗争转入地下。组织上决定陆骧迅速离校到南通东部的四甲、余东、包场(今属海门县)和海门东部的常乐、二框、海复一带开展农民运动,并担任中共海门县委委员,陆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是年十二月,海门县委派陆到海复镇与谢之屏等接上关系,组织临时党小组,陆任组长,第一次党小组会议即讨论决定:以垦牧公司所辖地区为工作重点扩大党的组织,发动农民开展武装斗争。民国17年春临时党小组扩建为党支部。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扩大,垦牧地区不久又成立了区委。为了工作的需要,海门县委决定由陆骧负责在茅镇羊元角开办“金星书店”,作为秘密联络点。
翌年三月,陆骧主持海门县委工作时,得知垦牧公司命民工开河而不发工资,民工与公司矛盾日益激化。遂和张冠今同赴海复镇召开党员会议,讨论发动民工开展对资方斗争问题。会后,陆骧到大闸工地向民工说明公司收租就应负担开河费,民工出力做工就应拿工钱的道理,两百多民工被发动起来,大家齐心同公司作斗争,并取得了斗争的胜利。
民国19年5月底,陆骧去海门西乡进行革命活动时,因叛徒告密,被敌保安团逮捕。敌多次对陆利诱和严刑逼供,陆始终未暴露身份。叛徒秦冠夫闻悉后,赶至海门告密,并出庭指证陆骧是中共海门县委书记,而陆仍坚贞不屈不予承认。是年10月,国民党海门县政府以案情重大,须解送苏州高等法院审处为名,押解途中,在茅镇东北六角亭北将陆杀害,时年仅25岁。
1949年1月,苏皖边区第一行政公署通报表彰陆骧,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赵 镇 铅
赵镇铅(1903~1941),别名顿若,东台县时堰镇塘坝人。自幼勤奋好学,民国13年(1924)考入上海艺术大学,民国15年与复旦大学同乡学生黄逸峰结识,受黄的革命思想熏陶,开始追求进步。大学毕业后,受聘至安徽明光中学任美术教师,因在校中传播革命思想,引起学校当局注意,认为有参加共产党嫌疑,于民国23年将其解聘。次年,赵怀着抑郁的心情回故乡从事耕读。
民国27年(1938),日军侵占东台,四出下乡“扫荡”,曾在赵家乡塘坝烧毁房屋100余间,奸淫妇女多人。敌人的残暴罪行,激起赵镇铅无比愤怒,他下决心,投身抗日救国的洪流。
赵镇铅反对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反动政策,在家乡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活动。他广泛和群众交朋友,晓以抗日救国大义,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受到人们的尊重。国民党军队占领时堰期间,突将赵镇铅逮捕,关进塘坝大庙,审问他为什么和穷人混在一起,要他交待活动情况。赵镇铅义正辞严地回答:“我不是跟日本鬼子混在一起,有什么罪?”农民群众得悉后齐心为他担保。敌人抓不到任何证据,只得将他释放。
民国28年,黄逸峰派王削非与赵联系,计划组织抗日武装。赵十分赞同,积极购办枪支弹药。频繁的活动引起国民党顽固派的注意。敌人捏造贩卖毒品罪名,派兵包围赵家,企图捕捉赵镇铅,适值赵外出末归,得以幸免。
赵为了协助黄逸峰建立抗日武装,举家迁往曲塘,周旋于商贾地主之间,冒着生命危险寻购枪支弹药。他还深入到群众中,先后动员和组织了200多人参加抗日武装“联抗”,并被任命为“联抗”二支队第五大队大队长。赵与战士同吃同住,让两个儿子当普通战士,深得战士爱戴。
民国30年,赵加入中国共产党,但由于长期的艰苦生活和操劳过度,于是年11月病逝。新中国成立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朱 廉 贻
朱廉贻(1904~1941)字伯轩,江苏省丹阳县河阳乡人。民国17年(1928)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因其父被诬入狱,中途辍学。后随国民党官员尹志仁到浙江桐庐县政府任第一科科长、代理县长。由于对上司不随俗逢迎而受到排挤,遂于民国20年回乡任教。
民国26年日军侵华,国民党军队节节溃退,大好河山相继沦陷。朱廉贻为了抗日救国,和韦永义于民国27年在丹阳县都观、白鹤等乡发动群众,组织了人民自卫武装——鹤观自卫团。该团后来直辖于管文蔚领导的抗日自卫总团,是年8月,自卫总团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朱廉贻被任命为纵队司令部秘书处处长兼第六支队队长,在丹阳全州一带坚持抗日斗争。
民国28年春,挺进纵队奉令挺进苏北。在解放扬中县消灭贾长富、张少华国民党顽固派的战斗中,朱率部奋战一昼夜,全歼守敌,继而又参加了著名的郭村战斗、黄桥战斗。
朱廉贻与群众同甘共苦,生活艰苦朴素,冬天不穿袜子,大家都称他“赤脚司令”。特别是他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始终坚持学习毛泽东军事著作。当他读完《论持久战》后,写下了题为“源泉”的学习心得,战士们争相传阅,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黄桥战斗后,朱廉贻除在报纸上发表文章揭露国民党顽固派阴谋外,还撰写了《告苏北同胞书》,陈毅夸奖他“不但是拿枪的赵子龙,而且是拿笔的赵子龙”。
民国29年,新四军在白驹与八路军会师,成立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朱廉贻任秘书长。兴化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时,朱廉贻被任命为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的第一任县长。民国30年2月14日县政府机关在唐子镇遭日军突然袭击,朱命令大家迅速转移,自己带警卫人员阻击敌人,边打边退,牺牲于“和尚圩子”的河中,年仅37岁。为纪念朱廉贻烈士,民国33年1月,兴化县建立了朱严师范学校(朱廉贻、严昌荣两烈士的姓),同年10月建立廉贻区(后称东台廉贻乡),朱廉贻牺牲地陈舍命名为廉贻村,村中建朱廉贻革命烈士纪念碑。
陶 永 安
陶永安(1922~1943),东台县海堰乡叶家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9年(1940)参加革命,在新四军老二团当战士。部队攻打曹甸时,要越过一片慈姑田,泥泞难走。陶永安冲锋在前,和战友们冒着敌人弹雨,在慈姑田里匍匐前进,几次接近敌人工事作战,经过三天激战,终于攻克了曹甸。在总结评功时,干部、战士都说:“这次战斗数陶永安是个泼将(意为勇猛),从此陶永安就在部队中有了个“泼将”的称号。
民国30年(1941),新四军老二团向盐城方向运动。一天,当部队行至伍佑附近,突然从串场河西岸射来一阵密集的子弹。部队迅即卧倒隐蔽,并派人了解敌情,原来是一股顽军的偷袭,于是组织力量进行追击,但被串场河挡住了去路。陶永安立即带领战士向群众借来门板、水车槽等物,架起浮桥,勇猛追击,终于使这股顽军全部缴械。
老二团在白驹一带招收新兵时,陶永安积极下乡动员群众参军,很快招收到一个班的新兵,陶被任命为新兵班长。之后由于作战勇猛,多次立功,被提升为排长、连长、副营长。
民国32年(1943)5月,陶永安所在部队离开白驹向南运动时,受到敌人拦截,陶冲杀在最前面,激战中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陶 永 钊
陶永钊(1915~1943),东台县四灶乡四灶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给地主放牛、打工。民国30年(1941)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四灶乡农抗会长,并任乡指导员。有群众举报一姜姓的地痞家中藏有一支步枪,要求乡政府查抄。姜是地头蛇,有一帮恶势力,在当地横行霸道,群众敢怒而不敢言。有些干部对查抄存有顾虑。陶立场坚定,说:“当干部就得无私无畏,敢于同反动势力作斗争。如果前怕狼后怕虎,那还算什么革命者,还算什么共产党员。”遂带领民兵从姜姓地痞家中查抄到步枪,并对他进行了应有的处理。民国31年至32年期间,日伪军经常到四灶、丰盈关一带“扫荡”。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陶时常带领民兵到三灶、梁垛等地破坏公路、割电线、锯电杆、拆桥梁,以牵制和打击敌人。民国32年10月15日凌晨,四灶乡民兵大队部接到区队紧急命令,要他们立即到张灶配合游击连夹击敌人。陶即带领40多名民兵赶到目的地时,见北边浓烟滚滚,火光冲天,不知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立即奔赴“火场”救火,遭埋伏的敌人袭击,弹密如雨。陶永钊带领几个民兵阻击敌人以掩护部队撤退,终因敌众我寡不幸被俘。当天被押到东台城,敌人百般引诱,要其自首,均遭严词拒绝;敌人凶残地施以烙刑,他几次昏厥而依然威武不屈。10月16日被敌人活埋,英勇就义。民国33年,中共海丰区委决定将四灶乡改名永钊乡以示纪念。
柳 志 洲
柳志洲(1924~1943),袁梅舍(今东台县四灶乡河坝村)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随母以糠菜度日。民国31年(1942)担任袁梅舍民兵分队长,并参加中国共产党。当时,袁梅舍一带经常有东台、粱垛的日伪军前来骚扰,加之地主恶霸和流氓多,环境恶劣,斗争复杂,因此有少数投机分子动摇叛变,而柳志洲始终立场坚定,在历次反“扫荡”斗争中,带头破公路、割电线,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民国32年10月15日,柳志洲带领民兵前往张家灶,配合游击连夹击下乡“扫荡”的日伪军,误中敌人埋伏,英勇抗击,终困敌众我寡不幸被俘。柳在监狱中,经受了敌人的百般酷刑,始终坚贞不屈。敌恼羞成怒,次日在东台城魁星楼将柳志洲杀害。民国33年,海丰区委决定将河坝村改名志洲村,小学命名为志洲小学。
薛 长 宝
薛长宝(1911~1943),东台县许河乡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9年(1940)秋,任唐洋区袁官乡第七保民兵分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担任民兵分队长期间,经常组织民兵进行防匪、防贼、防奸、防特的宣传教育,带领民兵割电线、埋地雷、打伏击,并深入敌巢张贴标语、传单,使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
民国31年(1942)8月15日,日伪军300余人从三仓向南“扫荡”。薛长宝得到情报后,将民兵分成三个组,在道口埋伏,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即猛烈射击。敌不明底细,不敢恋战,仓皇撤回三仓。
民国32年(1943),薛长宝升任唐洋民兵副区队长。9月初带两个班到边区开展工作,由于路途疲劳,遂命令就地休息,自己单身一人到上团河口警戒。清晨在大雾中发现伪军已逼近上团河口,当此紧迫时刻,薛当即开枪阻击,击退了第一次强渡的故人。当敌人第二次组织强渡时,区队战士已闻声赶到,再次将来犯之敌打退。敌人第三次进攻时,薛长宝不幸头部中弹牺牲。烈士遗体安葬在他的家乡朱薛村。同年中共东台县委为纪念烈士将上灶乡改名为长宝乡。
王 朝 福
王朝福(1925~1944),东台县唐洋乡青港村人。民国14年(1925)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民国29年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朝福投身革命后,站岗放哨,斗地主,送情报,动员青年参军。民国31年担任民兵副中队长,除带领民兵破公路、拆桥梁、割电话线外,还经常深入敌占区刺探情报,搞得敌据点里的日伪军日夜惴惴不安。
民国32年5月,唐洋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王朝福坚决执行区委指示,与农会紧密配合,对地主进行减租减息,还主动将自己从减租减息中得到的租息,转送给本村军属季全松。
同年秋,为了保卫秋收,区委要求民兵从政治上去瓦解敌人。王朝福接受任务后,带领民兵到敌据点周围张贴标语,散发传单,进行政治喊话,使据点里一个班的伪军携枪投诚。某日晚,王朝福带领民兵,由投诚的伪军班长带路,用2小时的时间,从敌据点银行里扛出六麻袋伪币,为区游击连增加了一大笔经费。事后,唐洋区游击连给王朝福记了一等功。
民国33年(1944)12月27日,王朝福新婚第三天,执行上级决定,毅然告别亲人,赶到区队接受新的任务。他奉命带领民兵到三里庙一带埋设地雷阻击援敌。当敌人进入雷区后,王朝福猛力一拉,导火线拉断,地雷未能炸响。敌人发觉,立即反扑,因敌众我寡,王朝福命令民兵撤退,自己留下来阻击敌人,不幸腰部中弹被俘。
王朝福被俘后,经受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地对伪连长说:“参加抗日,保卫祖国,我犯何罪?有什么可招!?有罪的是你们这些卖国贼!”伪连长恼羞成怒,残酷地将他活埋于角斜街北包场。民国34年1月中共唐洋区委为了纪念王朝福烈士,将其家乡青港村命名为朝福村,烈士牺牲的角斜北街,命名为朝福街。
周 国 富
周国富(1911~1944),东台县南沈灶镇人。
民国33年(1944)冬,安丰区梁北乡陶家灶的地主富农和地痞恶棍,组织反革命武装进行暴动。当时任梁北乡民兵副大队长的周国富,为了保卫革命根据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组织群众与敌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捉拿了暴动的为首分子僧仁清,并根据群众要求,经报请上级批准,将其就地枪决。漏网的暴动分子不甘心失败,勾结日军,于11月4日凌晨,兵分两路,向陶灶实施包抄。由于事先未及防范,群众已来不及转移。在这危急关头,周国富拿起步枪和两颗手榴弹,边打边跑,吸引敌人,掩护群众。敌人被周国富牵着鼻子胡乱追赶,群众得以安全转移。而周则在越过几条田埂,准备过河时,不幸被迂回上来的敌人所俘,被押往台城。
敌人对周国富严刑拷打,用铁条戳他的手腕,又用尖刀刺他的腿肚,然后剥去他的衣服,用藤条抽打。周国富咬紧牙关一字不吐。敌人无计可施,终于将周国富杀害。
唐 学 海
唐学海(1926~1945),东台县五烈乡扎南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32年(1943)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参政员,兴东行署梓辛区金沙乡、夏柳乡民兵副大队长兼乡治安员等职务。
唐学海为团结一切力量抗日,对当地士绅晓之以抗日救亡大义,并从他们那里筹集到一批枪支弹药,加强了民兵的装备。在武装斗争中,他带领民兵基干队,经常出没在东台西郊、三角圩、翟家舍一带袭击敌人,先后活捉伪军6人,缴获步枪5支,子弹百余发,受到上级表扬。
民国31年冬,在锄奸反霸斗争中,政府拘捕了不法地主陈茂仁,其家属请人向唐学海说情,企图用金钱行贿。唐学海严肃地对来人进行批评,坚持按法办理。
在减租减息运动中,唐学海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领贫苦农民对地主富农展开说理斗争。唐学海对抗日军人家属的生产、生活非常关心,经常带领民兵为抗属代耕代种,在他牺牲的前一天,还为抗属车水抗旱至深夜。
民国34年5月1日拂晓,台城日伪军100余人,窜到扎垛“扫荡”。唐学海获悉后立即带领数十名战士到梓辛河边阻击敌人。战斗打响后,发现敌人超过我10倍之多,他当机立断,命令分组轮流掩护,撤出战斗。唐学海利用坟包为掩体单枪阻击敌人,使全体战士得以安全转移。当敌分三路涉水迂回到他的身边时,他的子弹已经打光,即与敌人展开肉搏,终因身受重伤被俘。
唐学海被关进合城日军司令部,遭受各种酷刑,但他坚贞不屈,面对敌人屠刀,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英勇就义。
陈 维 仁
陈维仁(1924~1945),东台县五烈乡扎北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32年(1943)参加革命,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陈维仁担任民兵队长时,多次深入敌占区袭击敌人。民国32年秋,驻西溪伪军30多人,向泥观村进犯,陈维仁获悉后立即带领民兵基干队袭击敌人,当场击毙伪军1人,缴获步枪1支。
民国33年夏收前的一天下午,伪军一个班到崔家舍抢草捉鸡。陈维仁带领民兵基干队,在乡民兵副大队长唐学海指挥下,包围了敌人,活捉伪军5名,缴获步枪4支、子弹百余发。当年5月,陈维仁任游击连班长。
民国34年5月24日,在扎垛庄南的一次反“扫荡”战斗中,因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全班被敌包围,陈维仁命令战士们突围转移,自己在后掩护。虽然敌人火力很猛,但他毫无惧色,当场击毙敌班长。当他见全班已安全突围,便向另一方向转移,以吸引敌人。撤到河边时,发现对岸有20多个敌人向他射击,后面迫敌也越来越近。在这生死紧急关头,他尽全力抗击直至子弹打完,连人带枪跳进河里。由于河深水急,不幸牺牲,时年仅21岁。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远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