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设置有效年终分红(年终分红是这样计算的)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集体化生产,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每年一结算。农民日常参加生产队劳动只记工分,而不算工资,每个工(10个工分)值多少钱得到年底结算时才知道。
我们这边习惯将年度结算时的每个工多少钱称作工分值。工分值是每10分工分多少钱,并不完全等于干一天多少钱。
那时,工分值是一个衡量生产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我们村在两县五乡交界的大山沟里,全乡最偏僻,土地贫瘠,且都是高高低低的梯田,现在还是用牛耕田,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经济上与外面的村庄相差一大截,工分值一直落在全公社(现在的乡)的尾巴上。那时外面的生产队工分值有1块多的,也有2块多的,我们村则一直在0.70元徘徊。印象中是1974年推广良种“754”后,村里的工分值上去了一些,但最高的年份也只有0.9元。
工分值低,年终分红时大家能分到的现金就少。我们村年终能分到两、三百块钱的家庭很少,大多数家庭只能分到几十块钱、百把块钱,个别劳动力差的家庭还会欠队里的口粮钱,成为倒挂户。大家的日子过得很紧张,买盐、买煤油都得斤斤计较。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有一个片段,靠山屯的老乡对回老家的石光荣说,现在生活比以前好多了,过年过节的时候也有人会买酱油吃了。我觉得很真实,那时我们村基本上没有人家会买酱油、味精之类的调味品。
到了年底,村里的会计就要忙起来了,所有的收入、所有的支出都要入账、核准,每人每户的工分也要核对清楚,各家各户的口粮款要折算好……最后才能计算出全村的工分值,计算出各家各户的分红数据。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进行一系列的会计业务处理。
一、可供分配的现金总额=村集体年度现金收入总额-村集体全年现金支出总额-积累
说明:1、在计算收入和支出时,凡没有现金收入的物资进出均不计入村集体年度现金收入总额,也不计入村集体年度现金支出总额。如:公粮,种子粮,生产队用自己砖瓦场烧制的砖瓦建生产队的房屋,修建水利设施等;山上栽的树不管长多大,只要不出售,都不计算收入。同样,兴建水利设施时只要不发生现金支出,用工再多都不作为支出列出。这一点与GDP计算有很大的差别。
2、分发给各家各户的口粮按牌价计入村集体年度现金收入总额,分配给各家各户的副产品不计入村集体的现金收入总额。如:鱼、肉、杂粮等。
3、积累包括公积金和公益金,公积金主要用于发展生产,公益金则主要用于福利,实际上主要用于五保户的供养和垫付倒挂户的欠款。
二、工分值=可供分配的现金总额/全村年度总出工数
三、家庭年终分红=工分值*家庭年度出工数-已分配口粮等的折款。
结果是正数,就是这户人家的分红现金数;结果是负数就是这户人家应补交给集体的现金数,这类家庭俗称倒挂户。
作为一名60后,我深感当年生产力水平落后,大家的生活贫穷,但我坚信中国经济的腾飞就是一代人接着一代人拼命干实现的。近些年,有一些人不知出于无知还是出于什么目的,常常编造一些故事来抹黑我们父辈那代人的努力。
说他们的故事是编造的,是因为他们所说的故事经不起推敲!比如:
有人说当年他们村全是倒挂户。但只要有一点会计知识的人都知道,大家都欠集体的,就是大家都欠大家的,大家都是债务人,那债权人是谁呢?
也有人说集体化时期,工分值只有几分钱、一毛钱、两毛钱。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吗?我用一种极端的方法进行推测:假如某个生产队年底分红时一分钱都没有,也就是谁家都分不到一分钱现金的情况下工分值会是多少呢?千万不要张口就说“0”,因为口粮是预先已经分配给了各家各户的,口粮是集体收入,也是各家各户的收入。我们村当年20户,100多人口,户均5口人以上,男劳动力每人每年口粮一般为500斤稻谷(折合大米350斤,即每月28斤),妇女低一些,儿童按年龄不同定口粮,人均按400斤计算,稻谷的收购价为0.10元/斤,仅口粮一项村集体就事先已预分配到各家各户200多元,而一男一女两个劳动力,全年的工分数很难超过6500分,所以工分值的极限值是0.30元。正因为如此,当年我们村的工分值0.60元,是很贫困的,一直以来是国家级贫困村,进村的水泥路还是近几年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扶持下才铺的。
当然,还有更极端的情况,那就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粮食减产或绝收,全村需要国家救济吃返供粮。但这只能是个例,不会是大面积的,具体到某个村子也不是年年有,属偶然事件,不具有代表性,也是任何国家和任何时代都不可避免的。
我坚信,今后我们的子孙一定会生活得比我们好,不会像我们这样为住房、为教育、为医疗、为养老发愁……但愿他们不会像某些人抹黑我们父辈一样抹黑我们
CҪz�q��|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