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1)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2)

贵州省有个简称叫“黔”,这个简称,很多人不明白也不愿意深究,而且“黔”字我们最熟悉的不是贵州的简称而是小学课本里面就有的“黔驴技穷”。

那么这个黔的来龙去脉是什么呢?“黔”字又是什么意思呢?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3)

史书中关于贵州地区有“黔”字记载的,始于《史记•••秦本纪》:“楚地西有巴、黔中”。这是第一次有黔的记载。

由于对“黔中”是什么建制史书没有记载,所以其地域也有争议,不过主流看法认为大致范围位于今天的湘西、贵州东部、东北部和重庆南和四川南的大部地区。

秦始皇统一以后,在今贵州铜仁一带设立黔中郡。

汉时改为武陵郡,后名字多变,直到北周武帝时设置黔州。

隋开皇十三年(593年)将黔州治所设置在彭水县,隋炀帝时改黔州为黔州郡。

这是隋朝贵州“黔”的历史,不过一般认为贵州的简称“黔”字不来源于此,因为唐以前贵州虽有“黔”,但是贵州当时并不称为“黔”,见诸史书的是“夜郎”、“南中”、“牂牁”等。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4)

唐建立以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黔州郡为黔州。

贞观元年(627年)将全国划分为15道,黔州属于江南道。

贞观四年(630年),设置黔州都督府,下辖9个州,此时的黔州都督府辖地中,贵州仅有贵州东北部铜仁的一部分地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全国有10道增设为15道,黔州原来所属的江南道被分解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此时的黔中道以黔州都督府为依托,兼领了50个羁縻州。

此时的黔中道,虽然治所仍然在四川的彭水,不过其辖地却是贵州的大部分地区,这也是中央政府第一次在贵州建立的类似省一级的地方行政机构,此后,贵州地区被称为黔地,黔中等。

一般认为,这就是贵州的简称“黔”字的由来。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5)

宋时,“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贵州”名字首次出现。

元时,贵州地区土司分属湖广、四川和云南行省。

明朝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使,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废思州宣慰司与思南宣慰司,保留水东土司与水西土司,同属贵州布政司管辖。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将四川属遵义府,广西属荔波及红水河、南盘江以北地区,湖广属平溪、天柱,划归贵州管辖。将贵州属永宁州划为四川管理辖。自此贵州省大致疆域基本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民国二年,在省和县之前设置道一级,贵州省被划分为黔中道、黔东道和黔西道。后来道一级陆续被废除。

新中国建立以后,黔东南、黔南、黔西南等市州一级的地名一直用到今天,“黔”字的简称也就固定了下来。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6)

贵州虽然简称为“黔”,但是黔字的含义却是很多人不愿意深究的。

《说文解字》中黔字的注解是:“黔,黎也。秦谓民谓黔首,谓黑色也”。

怎么理解呢?黎就是黎明百姓,恰巧的是“黎”的称呼的源于贵州苗族祖先蚩尤部落被炎黄大败以后的“九黎”的简称(本号有贵州苗族起源迁徙的文章,欢迎关注阅读),就是一种贬称。

那黑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平头老百姓整日在太阳底下劳作,总是晒得很黑,于是秦人便发明了“黔首”来称呼他们,以表达对他们的鄙视。

以至于“黔”字的衍生词比如“黔口”、“黔丑”、“黔愚”、“黔驴技穷”等都是贬义词。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7)

西南地区,在历史上很多时候都是和蛮荒、落后和野蛮等联系在一起。

唐到明清时期,贵州都是罪犯的贬嫡之地,不少的皇亲贵胄、忠直之士和名人义士都被贬嫡到贵州的。

像大诗人李白、思想家王阳明等都是其杰出代表,后续我们将推出他们在贵州的精彩故事。

贵州省简称黔由几市组成(贵州省简称黔字的来龙去脉)(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