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

看见这个提问,朋友,你会如何作答。

相信每个人的答案如出一辙: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巨大,甚至持续一生。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的力量是巨大的,其中既有正面的力量,也有负面的力量。

而负面力量的根源,往往来自父母的焦虑,这种焦虑会以一种无形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当这种焦虑超过了孩子的承受范围,将会引发一些拧巴的行为,甚至会让孩子患上严重的心理疾病。

● 沉浸在焦虑中的父母

只能在孩子身上看见自己的恐惧 ●

人们往往不满足自己仅作为生物的存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是人们了解自己、定义自己的源头。而妈妈、爸爸、其他家庭成员是这个源头的组成部分。

沉浸在恐惧中的成年人,是没有力量看见孩子的存在的,即便是看见,更多的也是看见自己希望看见的、能够阻挡自己内心恐惧的那部分孩子的价值。

这时候,孩子对自己的认知就会是片面的、碎片化的。

资深心理专家柏燕谊在她的新作《焦虑的大人和不被看见的孩子》中分享了很多咨询过程中的案例。一位来访者去到她的咨询室。

柏燕谊:“通过你的描述,你是一名警察,生活中有责任、有担当,在破案过程中因为英勇的行为而立功,但你似乎很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个胆怯的懦夫。这个矛盾很有意思。”

来访者:“那些(责任、立功)都是假象,都是为了不让别人看出我是一个胆小鬼。”

柏燕谊问来访者:“‘胆小鬼’这个特质是你自己发现的,还是别的什么人告诉你的?”

来访者沉默很久,说:“我爸爸是一名军人,打过仗的那种。我小的时候,他在部队上,很少回家,我印象当中,每次他回家都会因为看见我哭、黏着我妈、不敢和他大声说话,就对我或打或骂。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爸说的:‘老子怎么养出你这么个熊蛋!’”

柏燕谊:“听起来感觉你爸爸很勇猛、很强大。”

来访者:“他不喝酒的时候就是英雄,喝多了之后就是怂蛋,除了哭就是哭,谁离他近了,他都吓得要死。”

柏燕谊问:“你的意思是他喝醉酒之后就现原形了?”

来访者说:“我爸去世前那一年有一次和我聊天,说他小时候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带着他和妹妹,他们总是被村子里的人欺负,他以前被小伙伴打了之后总

是哭,后来我奶奶对他说:‘不许哭,多害怕也不能让别人看出来你害怕,否则别人知道了你 ,就会更欺负你。’但我知道他其实是害怕的。”

柏燕谊问来访者:“你是怎么发现他的内心是恐惧的?”

来访者说:“他喝多了之后就像一个被吓坏了的小孩,眼神儿都变了,像个受惊的兔子。但是他酒醒之后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柏燕谊:“所以你是说你爸爸不敢看见自己的脆弱,也不允许自己有脆弱。他只允许自己是坚强勇敢的?”

来访者:“是的。家里不论是谁,只要表现出丝毫的脆弱,都会惹得他发脾气骂人。”

柏燕谊问:“所以你想消灭你自己身上所有和胆怯有关的蛛丝马迹,以此来安抚你爸爸的恐惧,是吗?”

来访者流着泪说:“我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虽然别人看不出来我有胆怯,但我自己知道我心里是有过害怕的。我不想让我爸对我失望。但我努力了30年,依然是个失败者。”

父母深陷于自己的恐惧、焦虑当中时,就很害怕自己或身边的人表现出自己害怕的东西,从而对这些东西格外地敏感,要求自己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消灭。

孩子的本能中就有对成为父母的骄傲的渴望,这和孩子自己存在的安全感有关,也和孩子与父母的爱的联结有关,所以父母对自己所恐惧的东西的捕捉就会让孩子内心渴望得到父母欣赏,若令父母感到荣耀的自我价值感得不到满足,孩子也会因此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和无价值感。

为了回避这样的挫败感,孩子就会盯着自己的“错误”修正,并且认为这个“错误”是自己最真实的本质,从而忽略自己人格中其他有力量、有价值的部分。

当孩子在成长中,父母一次又一次地指出他们的“错误”,孩子就会强化这部分错误的自我认知。久而久之,孩子反而认同真正的自己就是父母所“焦虑、恐惧”的那个样子,甚至这种错误的、片面的认知还会被孩子诠释为是自己的全部。

当然,孩子对自己“错误”不断修正的行为也饱含了他们对父母的焦虑进行安慰的渴望,孩子希望用自己的美好来疗愈父母的焦虑。但父母的恐惧、焦虑并不是因为孩子的某些特质而产生的,所以,即便孩子再怎么努力,也只是对父母暂时的安慰,不会真正消除父母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相反,孩子在被父母的焦虑“塑造”的过程中,很多自己与生俱来的智慧反而会被逐渐消磨掉。

●父母的焦虑

导致孩子自我认知的扭曲●

一位28岁的女性来访者,在出版社做编辑。

柏老师在书中也分享了她的这段咨询经历。

女孩来咨询的主要问题是她越来越无法控制地关注别人对她的态度,觉得同事表面上看起来对她很友好客气,但其实都不喜欢她。有时候她甚至觉得同事会在背后议论她,因为只要她一走近聚集在一起的同事,大家就会散开。她觉得自己很笨、很无能、不被人喜欢,糟糕透了。

以前这样的感受她也有,但最近半年多她越来越受影响:一是恐惧和别人交往,看到同事就远远躲开,或者假装在接电话来避免接触;再有就是如果看到同事们聊天,她会很冒失地参与进去,说一些和同事原本聊天内容无关的话语,大家都很尴尬,一头雾水。

女孩对于他人评价的重视程度之深,他人评价对她的影响之大,都显示出她在人际关系中是自我否定的状态。

在咨询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引发了柏老师的关注,这个女孩坐在柏老师对面的沙发上,只坐在非常边缘的一点位置上,以至于柏老师看着她浑身绷着劲儿保持平衡的样子都累得慌。

柏燕谊问女孩:“这样坐着不累吗?”

女孩回答:“习惯了。”

柏燕谊问:“这是什么习惯?”

女孩说:“这个习惯源于我妈妈,我对妈妈有无限的感激,妈妈为了我做了太多别人的妈妈做不到的事情。我快要上小学的时候,爸妈离婚了,我跟着妈妈

生活。因为我从小体弱多病,所以妈妈永远会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我们家的地砖可以当镜子照。床单、被罩、沙发套两天就要一洗一换,所以我在哪里

坐都怕弄脏了,慢慢地就养成了坐哪里都是坐一个小边边的习惯。

“我家虽然不大,但绝对是我见过的最卫生的环境,甚至比我生孩子的那家医院的产房看起来都要干净。妈妈不仅在卫生上非常注意,在我的衣食住行上,

也非常仔细小心。从我上学到参加工作,我一口剩菜没吃过,读大学时都是妈妈在学校边上租房子给我做饭吃。我去哪儿都是妈妈陪伴、安排照顾。妈妈对我的爱,细致到她从来没有让我正着穿过内衣、秋衣秋裤。”

这令柏老师十分惊骇和茫然,女孩解释说:“妈妈说我太容易生病、太娇弱,衣服裤子里面牵边儿的线头,以及类似于肩膀和袖子对接缝在一起的线棱子,如果正常穿就会直接接触皮肤,所以妈妈让我内衣、秋衣秋裤都反着穿。”

柏燕谊问女孩:“那是什么感受?”

女孩说:“我很感激妈妈,觉得自己总生病给妈妈添了太多的麻烦,摊上我这样的孩子,妈妈真是太不容易了。”

柏燕谊说:“感觉你在你妈妈眼里、心里像是纸糊的一样,不堪一击。这和我现在看到的身高一米七、肤色红润健康的你还真对应不上。”

女孩告诉柏燕谊:“结婚了离开妈妈之后,我的身体就逐渐好起来了,尤其有了孩子以后,我几乎没有生过病。”

柏燕谊问女孩:“你有没有想过,不是因为你经常生病,所以妈妈很精心地把家里的卫生搞成ICU(重症监护室)标准,而是因为妈妈把家里弄成无菌病房一样,你要是不生点儿病都对不起她,所以才总是生病?”

女孩沉默了很久之后哭了:“我以前就和丈夫说过,感觉我的童年像是在重症监护室里度过的,既没有外面的世界,也没有小伙伴。以至于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妈妈说的那样,身体不好,和别人相处的能力太差。现在还有一件事是我无法原谅自己的,那就是这两年我断绝了和妈妈的所有联系。因为她事无巨细地爱护、帮助和出主意,让我和丈夫孩子之间矛盾不断,让我们感到窒息。我不得不在丈夫孩子和妈妈中间选一边。”

选择,意味着放弃。她选择了丈夫和孩子。刚开始她觉得很自由,但现在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有问题 — 忘恩负义,不忠不孝,大逆不道。

柏燕谊问女孩:“小时候你的身体真的那么弱不禁风吗?”

女孩说:“其实小的时候还好,但是上小学之后就越来越容易生病。”

这个案例很极致地呈现了焦虑当中的妈妈完全沉浸在自己的焦虑中,不仅看不见孩子真实的样子,还用这种符合妈妈焦虑需求的方式对待孩子,最终让孩子对于自己的认识扭曲。

●“好妈妈”的伤害●

事情发展到极致的时候,更容易看出问题来。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妈妈离婚,一个婚姻上有挫败感的妈妈想要弥补内心的缺憾,只能在其他角色上获得更大的价值体现。

每个人都有很多角色,比如女人的角色有:女儿、妻子、母亲、职场人士等。能够迅速弥补内在价值感缺失的,一定是人们扮演时间最长的角色。

女性在原生家庭做女儿的角色时间太短,长大后成为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对能力和经验积累要求比较高,不太容易做好,剩下的就只有作为母亲的角色,时间最久,也最稳定,“无证上岗”也没人会苛责。于是相应地,孩子就成了母亲弥补内在价值感的对象。

很显然,案例中那位女孩的妈妈就认为一位好妈妈是任劳任怨、无微不至、勇于牺牲奉献的,能给女儿提供一个没有伤害的成长环境。

人可以没有创伤、挫折地生活成长吗?

绝无可能。如果有,那这个人将会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人。

有的父母会因为疏忽让孩子受一些罪,有的会因为情绪化、脾气暴躁让孩子受到惊吓,有的会因为焦虑和恐惧去做很多未雨绸缪的事情,反而削弱了孩子自身的力量感。

所谓完美的“超级父母”是不存在的,老虎也有打盹儿的时候,孩子也不是在真空无菌环境里成长,给予孩子精心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固然是尽职尽责的父母的美好祈愿,但是孩子的生命成长中有很多重要的品质恰好必须在挫折中习得,如果一味追求完美和“真空无菌”,反而会让孩子丧失接受挫折教育的机会,从孩子长远的一生来看,这可是非常重大的损失。

就像贯穿生命的焦虑是无法回避的,成长中的挫折也是无法回避的,但是这两个我们单独看都无法回避的事物,放在一起,就会对生命产生非常奇妙的功效。

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1)

推荐阅读

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2)

《焦虑的大人和不被看见的孩子》

柏燕谊/著

动力学心理咨询师、媒体特约心理专家柏燕谊,

12年临床心理咨询,

10000 小时个案积累,

3000 家庭危机干预指导,

10年沉淀厚积薄发

向内探索,突破亲密关系与自我成长的壁垒,

寻找生命的滋养和源动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