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历史上的状元(历史上出过两位状元和一位皇太后)
#这么近 那么美 周末到河北##带你乐享河北##大美秦皇岛 奋进新时代#
肃宁县,隶属于河北省沧州市,总面积515平方公里,总人口344728人。京九铁路、朔黄铁路在肃宁境内交叉而过,肃宁县有省级园林县城、国家级平安县、“中国裘皮之都”的称号。
秦朝置武垣县,今肃宁全境属之,治所在今河北肃宁县东南十六里。
东汉建安十一年(206年),武垣徒治东武垣城(今河间市城南12.5公里)。
隋开皇三年(583年),武垣县治迁至瀛州城(今河北省河间市区)。
开皇十六年(596年),武垣县改名河间县。
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武垣县。贞观元年(627年),武垣县并入河间县。
北宋雍熙三年(986年),在河间县西置平虏寨。淳化初(991年),改平城,景德二年(1005年)改为肃宁城(今肃宁镇)。
金正隆元年(1156年),置肃宁县,属河北东路河间府。
元至元二年(1265),废肃宁县为镇,入河间县,隶中书省河间路。后恢复原建制。
明洪武元年(1368)十月始,肃宁县属河间府。
清代,肃宁县属直隶省河间府。宣统三年(1911年),肃宁归天津河间道。
民国时期,肃宁县属河北省。
建国后,肃宁属属河北省沧州地区专员公署。1993年7月后,沧州地区与原沧州市合并为地级沧州市,肃宁县隶属沧州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垣城遗址
肃宁境内有武垣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垣城遗址位于肃宁县城东南7.8公里处的垣城南村村北。古城分内、外两城,皆为正方形。外城每面均为1.75公里,总面积约3平方公里。内城位于城中心,每面各长0.5公里。城内建筑中现仅有内城东南隅的钩弋夫人庙遗址,高约2米,宽35米,长45米。内外土城墙已平毁,外城西、北两面较为完好。内城只存西墙和北墙。此遗址作为县治长达四百余年。
肃宁县九龙柱
肃宁虽然是小县,但历史上出过一位皇太后和两个状元,有此殊荣的在全国也不多见。
钩弋夫人赵氏(?—前88),汉武帝嫔妃,汉昭帝之母,西汉武垣县人。汉武帝东巡过河间,“望气者言此有奇女”,于是召见她并将其手展开,展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因此被称为拳夫人,因貌美聪敏,善于歌舞受宠,晋封为婕妤,汉武帝为其修“钩弋宫”,所以也称“钩弋夫人”。生皇子刘弗陵,被立为太子。武帝为避免重蹈吕后乱政覆辙,赐钩弋夫人死。后追封为皇太后。后人在其故乡武垣城建钩弋夫人庙祀之,并于每年农历四月十八举办庙会以纪念。
刘春霖像
两位状元,一是元朝的魏元礼,魏元礼又名魏礼,字廷训,河北肃宁人。元至正二十年(1360)左榜状元(“左榜”是元朝专为汉人、南人设的科举考试,难度大于专为蒙古人、色目人设的“右榜”),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大明一统志》第二卷第四十五页中记载:“魏礼,肃宁人。笃信好学,庚子廷试第一,授翰林修撰,陛礼部侍郎。”第二位是末代状元刘春霖,刘春霖(1872—1942),字润琴,肃宁县北石宝村人, 光绪三十年(1904),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进行了最后一次会试和殿试,来自直隶省肃宁县的举子刘春霖状元及第。转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因此,刘春霖成为中国末代状元。被后人誉为“第一人中的最后一人”。初授翰林院修撰,后奉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历任资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高等学堂提调、大总统府内史秘书等职。为官不善逢迎,性喜园林。喜藏书,尤善书法。著有《六十自述诗》。
刘春霖墨宝
另外,肃宁历史上著名人物还有魏忠贤和刘完素。魏忠贤(1568—1627),原名李进忠,明朝宦官,北直隶河间肃宁人。出身于市井无赖,万历时为赌债所逼遂自阉入宫做,事中官魏朝,得其佑庇。泰昌元年(1620年)朱由校即位,魏任司礼秉笔太监,后又兼掌东厂,与客氏勾结,专断国政,政治日益腐败。自称“九千岁”,下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名目。思宗即位,免其职位,安置凤阳,后自缢死。刘完素(约1120—1200),金代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字守真,自号“通玄处士”,世称“刘河间”。河间洋边村(今肃宁县师素村)人。在医学理论上,强调火热致病,善用寒凉药,是寒凉派的代表人物。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一卷、《黄帝素问宣明方论》三卷、《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等。弟子众多,史称“河间学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