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克萨远程金属探测仪(驱动数字化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

奕瑞科技成立后研制出的国产静态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打破了国外厂商对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技术垄断,完成了产业链由发达国家向中国大陆的转移。但是,要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创新,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核心技术人才的选育用留。

来源 | 经理人传媒旗下《经理人》杂志

本刊记者 / 蒋忻

德克萨远程金属探测仪(驱动数字化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1)

来源/官网

自 2015〜2020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比例 CAGR 分别为 29.77%和 63.65%;2021年其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加124.9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 81.45%。

不得不说,在上市第一年就取得如此成绩,与这家名为“上海奕瑞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奕瑞科技;688301.SH)”所处的行业有莫大关系。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新冠疫情的爆发一度让全国各个行业按下暂停键,但这之后却也催生了很多新兴需求,尤其在医疗领域的细分行业内部。奕瑞科技正是这场天灾背后抓住“转危为机”机会的一家企业。

十年一剑终成行业龙头

奕瑞科技创立于2011年,是一家从事数字化X 线探测器的生产商,于2020年9月18日在科创板上市,产品覆盖包括医疗、齿科、放疗、兽用和工业等诸多应用领域。其所在的行业属于数字化放射摄影(DR)领域,这并不为人所陌生。

比如在医院体检时做胸部检查的数字X光机,就是最常见的X射线成像设备之一。医用DR设备由探测器、球管、高压、机架、影像工作站五大部件组成。其中,平板探测器是DR设备中最核心的组件,相当于数码相机中的感光元器件,直接影响拍片的清晰度、图像获取速度等,也是高技术壁垒所在。

从全球来看,数字化X线探测器生产厂家不到20家,其中,通过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并达成稳定量产的不到10家。作为国内数字化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进程的主导者,奕瑞科技也是全球为数不多掌握主要核心技术的生产商之一。

十余年来,我国数字化X线探测器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规模到大规模、产品由低端经济型到高端领先型的发展历程。奕瑞科技成立后研制出国产静态非晶硅平板探测器,打破国外厂商对非晶硅平板探测器的技术垄断,完成了产业链由发达国家向中国大陆的转移。这款静态非晶硅平板探测器覆盖了10x12英寸、14x17英寸、17x17英寸等主流产品成像尺寸。

目前,上述产品已被上海联影、万东医疗、普爱医疗、蓝韵影像、东软医疗等国内主要医疗影像厂商采用。其中,17x17英寸、14x17英寸数字化X线探测器率先出口北美并成为北美基础产品市场最大厂商(原Viztek,现被柯尼卡收购)的主供产品;基于14x17英寸有线数字化 X 线探测器为西门子、飞利浦定制开发的产品成功替代国外竞争对手产品,并使公司成为西门子、飞利浦使用的中国品牌探测器厂商。

同时,奕瑞科技在行业内率先提出了无线智能电子暗盒概念,以此成功研发出Mars-V系列无线数字化X线探测器,累积销售量超过13000台,其中Mars 1417 V数字化 X 线路项目于2018年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根据其2021年半年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取得各种IP登记或授权共计268项,其中发明专利94项。如表1所示,公司2021上半年研发投入共计5432.96万元,同比增长28.19%。

奕瑞科技已掌握传感器设计和制程技术、闪烁材料及封装工艺技术、读出芯片及低噪声电子技术、X光智能探测及获取技术、探测器物理研究和医学图像算法技术等5大类、12小类核心技术。上述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公司目前已销售的产品中,均为自主研发取得。

德克萨远程金属探测仪(驱动数字化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2)

据奕瑞科技相关负责人回忆:“创立之初,奕瑞科技研发团队曾经在1个月内,基本每天会烧掉两台探测器的核心部件TFT,相当于烧掉两台探测器成本的一半。这段时间非常艰辛,几乎到了快要关门的程度。”

在奕瑞科技等代表性国产企业出现前,我国大部分该细分产业链的企业只掌握整机组装,根据公开报道,国内整机厂进口一块探测器单价曾高达几十万元,一台X光机总价达到120万左右,下游厂商基本没有话语权。正是在奕瑞科技等一批国产企业的努力下,数字化X线探测器近年来市场价格走低,当前下滑至5万元左右。

这对幅员广阔、高人口密度的我国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意义。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全国人口(不含港,澳,台)共1411778724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90199万人,占63.8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

数字化 X 线探测器作为医用DR设备的核心组件,其国产化率提升,价格下降,能够普惠三四线居民,大大提升非一线城市的医疗检测水平。

技术人才选育用留成难题

毋庸置疑,在数字化X线探测器国产化方面,以奕瑞科技为首的国产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接下来的战役中,这些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艰巨。

首先,整体市场规模并不大。2018年全球数字化X线探测器的市场规模约为20亿美元,法国战略咨询公司Yole Développement预计,至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为5.9%。从市场细分领域来看,2018年医疗用产品市场份额约占74%,工业和安防市场规模占比预计从2018年的9%和13%提升至2024年的11%和17%,CAGR分别为9.5%和10.8%。

虽然从未来来看,工业和安防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但企业经营出于“经济人假设”的性质,必须考虑到眼前的利益。而且,医疗市场是数字化X线探测器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因此,医疗领域将一直是奕瑞科技业绩发展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企业面临的考验和挑战不小。

其次,布局动态产品较晚。按照工作模式,数字化X线探测器可分为静态及动态产品,不同场景下对产品的需求差异巨大,需要多种技术予以满足。从技术发展趋势看,数字化 X 线探测器朝着更灵敏、更低噪声的方向发展,同时CMOS、IGZO及柔性基板等技术也是业内的研发方向;从客户需求看,数字化X线探测器朝着低辐射剂量、实时快速成像、锥束CT成像和3D渲染、轻薄便携及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从国际厂商的布局来看,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等业内顶尖X射线整机厂商目前并无动态DR的开发计划,在DR领域均专注于开发更轻薄便携、高清晰度的静态数字化X线探测器用于新一代 DR;同时在胃肠应用方面,上述厂商仍采用性能较好且更适用于临床应用的动态设备—数字胃肠机(DRF)。

在招股说明书中,奕瑞科技指出,“报告期内,公司量产产品中静态探测器占比较高,与国外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在动态探测器领域起步较晚,加之下游医疗器械厂商需对整机产品进行二类或三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新产品从研发、试制、小批量生产、量产到批量销售的周期较长,同时日趋严格的监管也增加了注册难度和不确定性。

2017年到2019年,公司在动态领域的销售额分别为1413.70万元、2738.85万元和6268.82万元。目前,医疗用数字化X线探测器市场中动态产品占比约为34%,而公司动态产品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仅为1.32%,仍有较大提升的空间。”

再次,对技术及其研发人员依赖度也高。尽管市场规模不大,但行业的毛利率并不低,如表2所示,奕瑞科技2017年〜2019年的细分产品毛利率多在50%〜80%左右浮动。作为公司毛利的主要来源,普放有线和普放无线系列产品对主营业务毛利的贡献率分别为86.90%、86.65%和88.74%。

这也是吸引GE医疗、飞利浦、西门子等巨头公司布局的主要原因。而要与这些长期积累了自主知识产权、底蕴丰厚的公司竞争,必然对技术、成本等经营要素要求严苛。

德克萨远程金属探测仪(驱动数字化X线探测器进口替代)(3)

首当其冲的就表现在对技术人才的依赖上。与其他科创板上市公司一样,摆在奕瑞科技面前的最大难题就是,有关核心技术人才的选育用留。在科创板上市前,奕瑞科技曾申请在创业板上市,但首发申请并未通过。两次上市间隔期,奕瑞科技都曾有核心技术人员离职。

尽管该公司曾特意发布公告申明上述人员离职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经营产生影响,而且从该公司公布的技术人员信息来看,他们也在吸取新鲜血液,培养新的技术人员以抵抗风险。比如截至2021年上半年,奕瑞科技共计拥有213名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比例达33.6%,并且31〜40岁区间及其30岁以下的技术人员占比总研发人员高达87.32%。

但另一方面来看,这也说明科技公司对技术人员依赖的特点。对于科创板上市的企业来说,在前期不对业绩作过高要求的前提下,如何解决关键技术人员流失、培养顶尖技术人才,以充分应对技术突破、产品创新方面的未来竞争,这攸关前期上市的生死存亡。而这也是对所有拥有原创类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长期经营的考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