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诗的网站(那些生长在诗歌里的造物)

【原创/首发】文 by 早起的知更鸟

创作诗的网站(那些生长在诗歌里的造物)(1)

来自网络的卷耳图片

《诗·周南·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zhì/彼周行/háng/。

陟/zhì/彼崔嵬/cuī wéi/,我马虺隤/huī tuí/。我姑酌/zhuó/彼金罍/léi/,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sì/觥/gong/,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jū/矣,我马瘏/tú/矣,我仆痡/pū/矣,云何吁/xū/矣。

(知更鸟注音。)

诗兴于卷耳

一个女子正采摘着初出嫩芽的卷耳,她心不在焉,以至于夕阳下来,她还没有采满一个斜口的筐,那就干脆把那筐儿丢在大道旁,想念一下我所思念的那个人吧。

那个人远在边疆征战,他骑着马正登上高高的山岗,不过可怜的良人此时却人困马乏,精疲力竭。女子在想:他一定是正忙着斟满那青铜酒杯,以慰这“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相思之苦,是为“永怀”,“永伤”。

山岗崔嵬,道阻且长,倾颓满目,不见故国门墙,更不见我那采采卷耳的心念之人。

我最爱最后一句:连用四个以“u/[u]和ü/[y]”交替结尾的词,呜呜噎噎,如风如雨,如泣如诉,远道与病马,疲惫与心酸淋漓尽致,恰似那一声长“吁”:“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早就在天涯”。

有人说这首诗是女子写给出征丈夫的,我却觉得是丈夫写给家里采摘卷耳的妻子的,因为叙述丈夫的句段明显多于妻子,但可能这并不重要。

北师大李山教授在注解《诗经》时,采纳了“背弓戏”的解释,认为这首国风《卷耳》可以被看做同台演出的演员各自表达给自的外在和内心想法,但两人却相互听不到对方,正如《十五的月亮》。

我认为不妨我们跳脱出当事人的征怨,站在第三方的上帝视角,看待两个不同空间的人,用共同的记忆“采采卷耳”联结起了无穷无尽的思念与怀伤,最终表达对征战带来民苦的悲悯,岂不是更能看见此诗的心血。

卷耳不是苍耳

如今不少人将卷耳说成“又名苍耳”,甚至我喜欢的余冠英先生注《诗经》时,也将这个说法注了进去,我觉得不妥,甚至关乎人命,有必要纠正。

“《尔雅》:“卷耳,苓耳。”毛《传》用之。郭璞云:“形似鼠耳,丛生如盘。”

《博雅》云:“苓耳,葹,常枲,胡枲,枲耳。”

而陆佃《埤雅》引《荆楚记》云:“卷耳一名珰草,亦曰苍耳。” 殊为差误

苍耳一名耳珰草,言其实如耳珰;一名羊负来,以其实黏羊毛上;一名野茄,叶似茄也。湖湘人谓之羊矢草,实形似羊矢也。其草拔地而生,高者三尺许。独茎多枝,初不丛生,叶全不似鼠耳。苏颂《本草》据陆玑《疏》,言其蔓生,可煮为茹,又与郭璞丛生说异。一苍耳且不能定,况可引释《卷耳》?

准二《雅》及郭氏之言,必此为卷耳而非珰草(苍耳)明矣。此草可为粉食,而采之颇费寻求,故云“不盈倾筐”。若珰草,枝叶繁而随地多有,且苦臭不中食,何事采之而不患其不盈乎?”

引自曾国藩,曾国荃校《船山遗书·诗经稗疏卷第一》

女子去采卷耳,是作为野菜食用的,卷耳的幼苗可以做菜汤,但是苍耳却因含有苍耳苷及其他生物碱等致毒物质,易误食引起中毒。苍耳幼苗亦,严重者可致肝、肾衰竭或呼吸麻痹而死亡,所以万万不能采来食用。

卷耳(拉丁文名:Cerastium arvense L.) 是中央种子目、石竹科、卷耳属多年生疏丛草本,高10-35厘米。别名:狭叶卷耳、细叶卷耳、无毛卷耳。茎基部匍匐,上部直立,绿色并带淡紫红色,下部被下向的毛,上部混生腺毛。叶片线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急尖,基部楔形,抱茎,被疏长柔毛,叶腋具不育短枝。聚伞花序顶生,花瓣5,白色,倒卵形,蒴果长圆形,长于宿存萼1/3,顶端倾斜,10齿裂;种子肾形,褐色,略扁,具瘤状凸起。花期5-8月,果期7-9月。

创作诗的网站(那些生长在诗歌里的造物)(2)

来自网络的卷耳图片

苍耳(拉丁文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是菊科,苍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90厘米。根纺锤状,茎下部圆柱形,上部有纵沟,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心形,近全缘,边缘有不规则的粗锯齿,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被糙伏毛。雄性的头状花序球形,总苞片长圆状披针形,花托柱状,托片倒披针形,花冠钟形,花药长圆状线形;雌性的头状花序椭圆形,外层总苞片小,披针形,喙坚硬,锥形,瘦果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10月。引自:《百度百科》。

创作诗的网站(那些生长在诗歌里的造物)(3)

来自网络的苍耳图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