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

延康元年(220),曹丕强迫汉献帝让出皇位,随后登基为帝,建立了曹魏政权,在标志着大汉王朝退出历史舞台的同时,这一事件也宣告了狭义上的“三国”时代正式来临。次年,刘备宣称为了延续大汉国祚而在成都登基。又过了八年,既没有得到汉帝禅让,又非汉室宗亲的孙权在江东称帝,三国局面终于奠定。

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1)

景元四年(263),蜀汉被曹魏所灭,两年后曹魏又被司马炎建立西晋取而代之。相比之下,三国之中建立最晚的东吴却凭借着得天得厚的地理优势得以存续了五十二年。东吴的长寿得益于长江天堑的保护,而它的覆灭则与被鲁迅称作“特等暴君”的末代皇帝孙皓脱不开干系。

孙皓是孙权第三子孙和的长子,生于东吴赤乌五年(242)。据《三国志》记载:“生男,权喜,名之曰彭祖。”传说中彭祖活了八百多岁,孙权选择这个名字,可见他对孙皓确实十分喜爱。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孙皓之父孙和,作为孙权宠妃王夫人之子,孙和自幼便备受恩宠。孙皓出生前一年,原本的太子孙登病逝,临终前推荐立孙和为新任太子,而孙权也采纳了其建议。

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2)

然而,孙和登上太子之位却招致了弟弟孙霸和长姐全公主的忌恨,这二人联手暗中勾结朝中大臣诬陷孙和,晚年的孙权竟也信以为真。最终,王夫人郁郁而终,孙和则先是被废黜,孙权去世后又紧接着遇害。孙和死后,正妃张氏跟着殉情而死,孙皓和他的三个异母弟则在生母何姬的抚养下长大。

永安元年(258),孙权的第六子孙休被宗室大臣孙綝拥立为帝,孙皓被这位新君封为乌程侯。永安七年(264),孙休去世,他虽有子嗣,但由于死时不足三十岁,几个孩子的年纪实在太小。当时蜀汉刚刚灭亡,东吴国内因畏惧曹魏更进一步的行动而人心惶惶,再加上交趾郡发生叛乱,一时间举国上下都希望有一位能够主持大局的新君继位。

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3)

于是,当时二十三岁,且名声不错的孙皓被迎上了皇位。据《江表传》记载:“皓初立,发优诏,恤士民,开仓禀,振贫乏,科出宫女以配无妻,禽兽扰于苑者皆放之。当时翕然称为明主。” 然而,在初期施行善政取得一些成果和好名声后,孙皓很快志得意满,开始不再关心国事,转而追求享乐。

对此,史书记载道:“皓既得志,粗暴骄盈,多忌讳,好酒色,大小失望。”甚至,当初拥立孙皓登基的濮阳兴、张布因为暗中感到失望而直接被孙皓处死。更加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孙皓在处死张布后竟然若无其事般将张布的女儿纳入后宫,并封为美人。

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4)

自此之后,孙皓便一发不可收拾,当初是孙休将父亲遇害后孤苦无依的他封为乌程侯。然而,孙皓却因为害怕皇位受到威胁而把孙休之妻逼死,紧接着又将孙休的长子、次子诛杀。另外,孙皓还十分宠信只会溜须拍马而无真才实学的尚书岑昬。对内残暴滥杀、亲近奸佞的同时,孙皓将外事委任给了陆逊之子陆抗,这倒是个相当正确的选择。

可惜的是,随着陆抗于凤凰三年(274)去世,孙皓再也没有了可以依靠之人。天纪三年(279),西晋大军在杜预、王浑、王濬等名将的率领下兵分数路进攻东吴,一路上吴军望风而靡。次年初,率领水师顺长江而下的益州刺史王濬兵临石头城,孙皓效仿当年的刘禅自缚出城投降,东吴宣告灭亡。

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5)

孙皓投降后被送到洛阳,并被封为归命侯,可惜此时安乐公刘禅已经去世,否则两位亡国之君倒是可以促膝长谈。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司马炎在召见孙皓时很高兴地表示自己早就为孙皓准备好了座位,而孙皓从容回答道:“臣子南方,亦设此座以待陛下。”三十多年后,司马睿南渡后在昔日东吴的都城建立了东晋王朝,孙皓之言得以应验。

东吴孙皓如何继位(东吴末代皇帝孙皓)(6)

值得一提的是,建衡二年(270)时孙皓曾因后妃王夫人去世悲伤不已,几个月都没有露面,且王夫人的葬礼奢华到了反常的地步。大约正是自此开始,孙皓性情大变,于是民间根据这些线索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那便是孙皓其实早已遇害,将其取而代之的是与孙皓外貌相似的外戚何都。这一说法被《三国志》记载,可见当时确实有不少人认可。不管事实如何,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著名暴君,孙皓在位前后期确实呈现出了巨大反差,而这也为东吴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