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不如怜取眼前人(无情未必真豪杰)

每日读诗·第一辑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一)陆游《示儿子》

陆游的《示儿》我们都耳熟能详,他还有一首《示儿子》,同样谆谆教诲,真切感人。

《示儿子》

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

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

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

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

1. 这辈子我无功受禄,有愧于朝廷国家,你们又拿什么来回报这清明的太平盛世呢?平淡的叙述之中,我们仍能感受到作者暗蕴的愤懑之情,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只有靠你们了。

2. 望子成龙,人之常情,但回想自己郁郁不得志的这一生,作者还是压抑住自己说道,为农为士也没有什么差异,但不管是侍奉君主还是双亲父母都要尽一个诚字,不欺不瞒,诚心尽意,那就行了。

3. 道在六经,你们还是要读好书,学海无涯,没有尽头,同时也要躬耕陇亩,可以保障自己不受饥寒之苦,谆谆教诲,令人感动。

4. 最关键的事我要嘱咐给你们,周公的《七月》诗你们要好好读懂。《七月》是《诗经》中的一首农事诗,陆游大概是要告诉孩子重视农业,永不忘本,当然,这大概也是给孩子们留下一条后退自保之路,将来若是不得志,那就隐居田野,自食其力。

(二)王昌龄《送柴侍御》

七绝天子王江宁,是说王昌龄的七绝写得特别好,有“诗天子”的美誉,看过王昌龄的集子,七绝确实写得好,比如这首: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送别诗大多写得悲恻动人,毋庸举例,当然也不乏豁达乐观之作,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再比如这首。

2. 沅江的波浪连接着武冈,送你离开,我却没有一点伤感之情,为啥呢?自然引出了后面两句。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佳句天成,对仗工整,千古名句,妙手偶得。是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此心安处是吾乡,何必非要分出故乡他乡呢?我们两个身在异域,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 心态决定一切,同样是离别,我们再读王勃的《秋江送别》“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真是一种离别,万道情思。

(三)鲁迅《答客诮》

1881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出生于浙江绍兴,今天是他的141周年诞辰。在那个新老时代交替的文化背景下,一大批文化人洋话说得很溜,旧诗旧文也不逊色于古人先贤,鲁迅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答客诮》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1. 在鲁迅留下的旧体诗歌中,我最喜欢这首,它没有“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锋芒,也没有“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压抑,而是充满了天伦之乐的温情,这是鲁迅的另一面,也是最真实的鲁迅。

2. 鲁迅算得上是老年得子,自然疼爱有加。再铮铮铁骨的斗士,在子女面前也都是也都是慈父慈母。这样的反差,也曾引起客人的机巧和揶揄,鲁迅则回道:对子女没有感情的人不一定是真的豪杰,怜爱孩子怎么就不是大丈夫呢?哈哈,反问有力,无可辩驳。

3. 兴风狂啸者,指的是老虎,虎啸生风嘛。你知不知道那兴风狂啸的老虎,还时时回过头来看顾小老虎(於菟)呢?老虎犹是如此,更何况是人呢?

4.忽又想到鲁迅的另外两句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这两句未必就是写亲兄弟,但每次读我都会想到鲁迅和周作人,清官难断家务事,不禁一声长叹……

如何理解不如怜取眼前人(无情未必真豪杰)(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