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日子过得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紧日子怎么过睡前聊两会)
睡前聊两会,梦中有世界。大家好!今天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财政部长刘昆再次提到“过紧日子”,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紧日子。
紧日子的滋味,几乎每个人都尝过,即便是大富大贵。《红楼梦》里,林黛玉要吃药、要打赏仆人,也觉得手头紧而吃不起燕窝,向宝钗哭穷。也就是说,紧不等于苦,手头紧不紧是个相对概念。所以,在你家里,如果收入不见涨,但开销猛增,你妈妈怎么办?只能权衡。让你上补习班,还是她多买件衣服?这离不开对效用的比较。一想到你学业正在冲刺期,而衣服似乎没到非买不可的地步,显然,补习的紧迫性更强。而如果你妈是个你分数考得高,比她被人夸漂亮更让她开心的人,那一定更要给你报补习班。而你老爸的烟钱,注定是第一个被砍的。
国家财政收支远比家庭复杂,但要面临计较、权衡、选择的处境与小家是一致的。去年5-12月,因为减税措施叠加经济下行压力,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放缓至2.6%。今天在梅地亚新闻中心,财政部长刘昆一上来就再次重复:我们要当“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同时,我们也要打好“铁算盘”,把该花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
他的铁算盘,包括“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减法” 政府来做,紧日子主要是各级政府来过。“中央财政带头严格管理部门支出”“三公经费再压减3%左右”,就是为了让市场、让个体做“乘法”。什么是财政的乘法?花1块钱能产生2块钱效果就是乘法。给企业降低增值税税率,就是为了增加企业活力,达到“放水养鱼”的目的;给个人提高个税起征点也是类似的用意,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消费能力增强了,促进消费就能带动生产,拉动经济。再比如,国家用超过1万亿元的财政优先发展教育也是做乘法。这与你妈妈为什么愿意不买衣服而让你上培训班的逻辑是相同的,“教育是最好的投资”,投资教育是做乘法。
过紧日子,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是态度。比如,打好脱贫攻坚战,让悬崖村不再惊险,让“冰花男孩”少一些风雪;比如,加大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支持,减少一些“芯痛”,这些支出关系国家竞争力的根本,绝不能省。量力而行是尺度。家庭要量入为出,国家也一样。将赤字率定在2.8%,一方面是因为防范财政风险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赤字率一旦升高就很难降下来,由奢入俭难。所以在不少工作领域,中央也表达了类似意思。比如在脱贫攻坚中强调“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都体现了“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并行的思维。
“过紧日子”当然不是在口头的。中央财政带头严格管理部门支出,地方政府能不能跟上?会不会只是思想上紧、但行动上松?这样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换句话说,过紧日子,一定要打破“软预算约束”。“软预算约束”是我国财政体制中的一个老问题。一些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会超越预算,入不敷出后又习惯于伸手要钱,这自然会让过紧日子成为一句空话。也正因此,中央在去年9月要求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这是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切实之举,也是过紧日子的制度保障。
各种会议一律不摆放花草,饮食不安排高档菜,房间不配备地方特产……不少记者注意到今年两会的这些节俭细节。紧日子,正可从这一点一滴做起。
这正是:铁算盘叮当作响,紧日子不期而至。
大家晚安!
文|何鼎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