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公司iphone涨价(不满苹果收费太高)
各位差友最近肯定听说过一个事儿,那就是近年发展势头迅猛的游戏公司 Epic 和苹果以及谷歌干起来了。
原因是 Epic 想要让自己的当家游戏《 堡垒之夜 》绕过苹果的高额渠道费用,因为苹果商店 30% 的抽成比例实在是太高了。
事情的结果就是,作为掌控了渠道的一方,苹果认为你在我地盘上不老实怎么行?于是 App Store 下架了《 堡垒之夜 》。
随后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
这边 Epic 状告苹果说老哥不厚道,分成分得太多,这不是吸血是拿水泵抽我的血。
那边苹果则说 Epic 这波诉讼完全是营销噱头,我都不乐意搭理你,顺带你家的开发者账号和虚幻引擎我也要停用,抱歉,渠道商就是这么为所欲为。
虽说最后法院判决苹果暂时不能停用 Epic 旗下的虚幻引擎,但由于是 Epic 先违反协议的,所以苹果下架《 堡垒之夜 》没问题。
诉讼判决保护了虚幻引擎,但是没有保护《 堡垒之夜 》▼
双方的过招到这里算是有了个结果,从结果来看,苹果虽然损失了《 堡垒之夜 》这部分的损失,但是它的生态依旧坚挺,而且还杀鸡儆猴,树立了威信。
Epic 损失就大了,因为不仅是苹果,谷歌的 Google Play 商店也把《 堡垒之夜 》给下架了,相当于失去了所有的手游渠道,这可是被绝了户啊。
对 Epic 来说这事儿肯定不能就这么算了。
在短暂的平静期之后,Epic 突然放出了一个大招,Epic Games 联合了 Spotify、Tinder 的母公司 Match Group 等数家公司,加入一个 “ 反苹果 ” 联盟,正式的组织名称是 “ 应用公平联盟 ”。
联盟想要借此对苹果以及其他的应用商店的运营商( 别看了就是你,谷歌! )施加压力,让这些渠道商改变自己的分佣抽成。
很多差友也许不清楚,开发商、发行商和渠道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其实很简单,打个比方来说,开发商就相当于作者,发行商是出版社,渠道商则是书店。
大部分的传统行业,其实都可以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捋清楚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既然产生了利益,自然就会涉及到分配的问题,按照以前的 “ 潜规则 ”,三者之间的分成是 433 或者 334。
像是游戏行业,开发商投钱研发制作游戏,发行商负责压制光盘、包装,最后再由游戏店进行销售。
大家各自出力,自然是有钱一起赚。
在数字发行平台,像苹果、谷歌商店这样的渠道商,也沿用了这个分成比例,自己抽 30%,剩下的 70% 让开发商和发行商去分。
但在互联网时代,渠道商以及发行商的成本相对来说低了很多,发行商再也不用考虑市场需求去制作光盘,渠道商更是省去了负担店面以及库存风险,几乎没什么成本。
可是对于开发商来说,一款应用的制作研发的成本却没什么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的 “ 潜规则 ” 自然就不再适用了,所以才有了开发商们 “ 揭竿而起 ”,围攻 “ 光明顶 ” 的场景出现。
尤其是在国内,由于无法使用谷歌应用商店,各家都想把渠道抓在自己的手里。
这些渠道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类是由一个叫 “ 硬核联盟 ” 的组织掌握的,硬核联盟的主要成员是国内的一线智能手机制造商,像是华为、OPPO、vivo、联想、魅族之类的。
这几家的手机往往都会自带应用市场,比如小米游戏、一加商城、华为游戏中心等等。
第二种则是应用宝、360 手机助手、豌豆荚这样的软件渠道,第三类是一些推广渠道,比如今日头条、微博这些应用上的广告平台。
这些渠道商要的分成比例一点也不含糊,它们的 “ 潜规则 ” 是五五分成,因为外国的苹果和安卓几乎是 “ 垄断 ” 地位,而在中国,渠道商之间还要互相竞争,买流量,所以要价就更高。
可问题是,由于渠道数量实在是太多,渠道的质量也是鱼龙混杂。
比如有的渠道它会有专门的服务器以及运营团队,帮一款游戏进行宣传运营,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好事,算是优质渠道。
而有的渠道则比较一言难尽了,仅仅是提供一个下载服务,用户下载完游戏就不管了,开发商在这种垃圾渠道上肯定赚不到多少钱。
开发商自然不太乐意把收入的一半分给那些躺着什么也不干的渠道商。
像是最近,两款非常热门的国产游戏《 原神 》( 米哈游开发 )以及《 万国觉醒 》( 莉莉丝开发 )不约而同地避开了在主流的安卓应用商店上架( 比如应用宝、一加商店、华为商店等 )。
此举的目的很明显,它们就是不想让出这么大一笔钱给渠道商。
腾讯更加直接,它对各个渠道商进行了通知,要么修改分成比例,改到三七开,要么自家游戏就不会在它们的渠道上架。
为什么他们敢这么硬气?
因为不管是米哈游莉莉丝还是腾讯,他们的产品都是头部游戏,对于这些渠道商来说是不可忽视的主要收入来源。
少了这么几个渠道,这些游戏的名气也足够让玩家主动去官网或者别的地方下载。
对渠道商来说,这几个头部游戏却可能代表着他们大部分的收入来源。
无独有偶,国外的 “ 应用公平联盟 ” 其成员也大多是自己开发加发行的大佬级公司。
为什么国内国外的这么多开发商,都选择了在这个时候开始对渠道商进行发难?
一方面,这些手游开发商经过这么些年的发展,已经成长到了 “ 自带流量 ” 的地步,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需要看渠道商的脸色了。
另一方面,渠道商确实有 “ 躺着赚钱 ” 的嫌疑,他们只是凭借把控着流量入口,也不会为开发商的产品提供什么服务,就能从开发商手里拿走 30% - 50% 的收入。
对于以前的 “ 作者 ” 们来说,自然不可能自己捧着几本书,跑去天桥闹市之类的地方叫卖,这样根本卖不出几本,还费时费力,得不偿失,所以才需要 “ 书店 ” 这样的角色。
而在互联网时代,开发商们除了通过渠道商,有很多别的方法可以获取到流量,触达消费者。
这样一来,对于只能给自己提供流量却要分走大量收益的渠道商,开发商自然就不爽了。
互联网的出现,对于许许多多的行业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与改变,像是开发商与渠道商之争几乎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
像是这一次 Epic 搞了一波事情,虽然苹果硬气地怼了回去,但随后却对 Facebook、Airbnb以及健身课程订购平台 ClassPass 临时免除了那 30% 的系统抽成,理由是 “ 由于受到疫情影响 ”。
我认为苹果自己也感觉到了关于系统抽成这事儿,只要有人跳出来带头,肯定会有一大堆人跟着起哄,毕竟各家企业的钱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反倒是自己最像是捡便宜那个。
当然明面上苹果不能对 Epic 服软,于是提到了疫情作为理由,当然,这只是无端猜测,我不对这个说法打包票~
苹果毕竟还是个资源齐全的发行商,它不光有个 App Store,千千万万的苹果产品用户, 各大生态,以及和开发者们长久以来建立的关系都是它的渠道资源。
在这个前提下抽三成的苹果都让不少人觉得不公平而遭到某些程度的撼动了,那些抽五成的安卓游戏渠道的地位就更微妙了。。。
因此,差评君觉得我们该好奇的不是开发商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发难,而是开发商为什么没有更早一点发难。
毕竟自从互联网时代到来,渠道商和开发、发行商的矛盾,已经存在太久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