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醒思考的策略和方法(如果获取信息不充分)

1 麻将三缺一我爸妈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大主意的孩子他们经常讲这样一个小故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清醒思考的策略和方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清醒思考的策略和方法(如果获取信息不充分)

清醒思考的策略和方法

1 麻将三缺一

我爸妈说我从小就是一个大主意的孩子。他们经常讲这样一个小故事:

大概是我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天我爸要去县城办事,他叫我去同村的亲戚家,问一下他们下午去不去县城?如果去,他可以搭个车。亲戚家有车,经常去县城。

我不情愿去,硬着头皮到了亲戚家门口。听到这么一耳朵,有人在说,下午打麻将,我就以为他们不去县城了。亲戚也没见,我就跑回家告诉我爸,他们不去县城,要打麻将,三缺一(三缺一是我自己补脑)。

过了几天,我爸质问我,亲戚那天下午去了县城,你怎么跟我胡诌人家打麻将三缺一。原来亲戚家是有人想打麻将,但是因为要去县城办事就没打。从此,“大主意”的帽子,就被爸妈牢牢地扣在了我的头上。

现在来看,我的逻辑可能是对的,打麻将就不能去县城,但添油加醋地说三缺一就不对。关键是仅凭只言片语的信息就做了判断,难免不出错。

而我不愿意和亲戚多问一句的原因是,我是小孩害怕和大人沟通,而且亲戚家很有钱,总感觉得有距离感。深层次的原因是我当时有自卑心理,怕这怕那。现在想想这算什么事啊,问一句不丢脸,就算丢脸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2 踢球不观察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踢球,作为一直的爱好,夸张点计算已经踢了25年了,但感觉最近几年才开窍。

以前踢球,净想着带球、射门。大学时院里组织比赛,我踢前锋,还是队内最佳射手。现在年龄大了,速度慢了,位置越来越靠后,改踢后腰了。

有一次社区球队和其他球队比赛,有一个场景,我很狼狈。在中后场,我接后卫传球后,慢慢悠悠、很惬意地往前带了两步。后面积极反抢的对方前锋,直接从侧后面把我撞翻在地,把球捅走。虽然裁判吹了哨,但哨松点或者按照职业的来看,这球并不犯规。场边队友也感叹,你这也太慢了。实际上,问题不是我速度慢,而是我没有观察能力。接球前,就没有看后面的情况。

这就是我之前球踢不好的一个根本原因,是不知道要观察身后的情况,根本没有意识要去获取这些信息。后来我学习各种足球视频、向队内球霸请教、场上实践,才逐渐提高了观察能力。有评论员说,一个球员接球前回头观察的次数越多,身价越高。我觉得很有道理,获取足够的信息,是后面能做好分析、决策和行动的充分必要条件。

3 开车瞎预判

我16年买了车,经常开车就会看到很多交通事故。有这样一个事故:我开着车,看到右前方自行车道上有个电动自行车,正好要路过前面一个胡同。我前面有个车,开得不快,要转进胡同。我眼看着前面的车慢慢悠悠地把电动车撞倒。我在后面狂按喇叭都阻止不了。这也是因为双方都没有观察。

慢慢地,我发现开车和踢球很像,18年还发过这样一个朋友圈:“踢球和开车很像,除了要技术好,更要做好:观察、预判、选择、行动。这样的结论应该成立:踢球更好的人,开车违章扣分更少”。不踢球的朋友,纷纷吐槽:我不踢球,从没有违过章;国脚不是挺臭的…但是,懂球的、踢球好的人纷纷给我点赞。

后来,在得到APP老喻的人生算法课程(19年上线)里,我看到了“认知飞轮”,也就是:感知,分析,决策,执行。我当时都有点得意,竟然从踢球、开车总结出了认知飞轮。

虽然道理都懂,但是在开车时还是会有意外。那天晚上我开车进胡同,到了小区门口。我要左转进门,左侧路逆向过来一个骑自行车的大妈。我已经打了左转灯,我以为她会把路线调整到右侧,这样刚好我拐进门,右侧的路让给她。可我左转后,她还是在左边骑。我紧急刹车,她也自行车上下来了,用手指着问我咋开的车。

问题出在我们的信息不同步,我给了她左转信号,她没有看到或者没明白,而我又自认为她会按照我的预判来走。以后开车,我都是按照最差的情况来预判别人,这样开车的效率会低一些,但至少不会出事。

4 知识不同步

今天工作上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这也是我自省并决定写下这篇小文章的原因。

事情是这样的,应我们公司市场部要求,和甲方沟通软件需求的一些问题,来决定项目是做还是不做。这个项目老板不想接,市场有拉项目冲动,甲方也有意让我们做。

因为甲方在上级单位出差,比较忙,本来想电话沟通,改为微信文字沟通。我发了一大段,关键的问题是要明确基础数据怎么来,地理图用什么。他回复很简短,总共就十来个字,在数据中台上做,用gis图。我自认为从这简短的回复中得到了答案,基础数据、图形数据要通过接口从数据中台获取,项目难度大。

本来也想着再和甲方确认一下,但考虑到也老板倾向于不做,就直接回复了市场建议不接这个项目。市场经理出差,又和甲方沟通了一下。甲方说项目没那么复杂,是我理解有偏差,是在数据中台探索区取数据,不用接口。市场建议再开一次视频会议,充分沟通需求。

分析原因是我的数据中台的知识不够,和甲方的知识不同步。而我又犯懒,没有和甲方再次确认。当然,我们部门内部分析这个甲方领导可能也不是很懂,想当然地认为很简单。但不管怎样,这些信息、知识都需要再同步一下,同步后才有讨论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