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星球的引力(世界的本质)
作者:陈思宾
这是一个星河灿烂,星光熠熠的世界。天体间看似相隔亿万里,却彼此间井然有序,互为所动。而我们的地球更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拥有大气、海洋和繁茂的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数之不尽,然而这一切都是从无到有,其发生之精妙真是无与伦比。那么到底是什么原理在演化着这个世界呢?毫无疑问这个世界的运转是离不开作用力的推动的。而这个推动世界从宇宙洪荒到星河璀璨的作用力到底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作用力呢?
放眼我们的宇宙,那是一个布满恒星和各类天体的世界。而且这个天体世界一直在不停地运动着,永不停息。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无止境的动能在支撑着这个浩瀚宇宙的运转的呢?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物质间会产生相互作用是必然的,然而对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除了大家通过直观现象得出的物质间存在的相互碰撞推斥力外,大家还认为物质间都存在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问题就在这里出现了,既然物质间都存在引力,引力使天体间有着这么强的束缚力,但天体间实际的相互运动并没有表现出引力的直线作用力。太阳系各大行星都有自己稳定的椭圆形轨道,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引力”的直线拉力能够改变这一现状。这和引力的直线超距作用的理论模型是不相符的。而且这些行星围绕太阳的运行有近日点和远日点的周期性变化,特别是行星向远日点运动时,完全违背了太阳的引力作用。如果引力真的存在,月球就会被吸引入地球,而地球同样会被吸引入太阳。而事实是月球在以每年3.8厘米的距离慢慢远离地球,而地球也在对太阳做着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挑逗性公转而丝毫没有发生过给完全吸引过去的危险。
在天体的相互运行中,天体间既表现出了相互缠绕的束缚性,但其中又表现不出引力的直线作用力,这是很矛盾的。星体间的相互公转运动都是涡旋运动,这像极了在空间流体中的互动一样,而丝毫不像引力的直线超距作用模式。引力真的存在吗?这个世界最本质的作用力又是什么呢?
对于地球上物体的重力现象和与其相关的落体运动,牛顿的解释是地球的引力作用造成了这一自然现象。而关于引力的本质,牛顿并没有深入解析。他只是认为引力是一种神秘的超距作用。那么星球上的重力现象又真是产生于自然存在的引力吗?作为牛顿而言,他将一种在使物体垂直落向地面,并使物体产生重力效应的作用力定义为引力,万有引力定律正是对这一作用力的客观定义和描述,他所描述的引力作用发自地心,是一种能对超距空间中的物质产生吸引作用力的神奇力量。根据第二运动定律——物体运动的变化与所加动力成正比,并且发生在这力所沿直线的方向上。那么引力是如何隔空超距地对物体产生作用的呢?引力的作用力轨迹又是怎么样去对物体产生作用的呢?世界上真有从星球中心发出时不产生作用力,而要在超距空间中折回时才产生作用力的神奇隔空动力形式存在吗?这种动力作用为什么要在折回时才能发生作用,折回原理又是什么?说真的引力的表现模式是一个毫无依托,凭空而来,无法解释又自相矛盾的谜。存在着无法从常理可以解释得通的地方,也不符合天体间涡旋式运行规律的运动特点。事实上牛顿自己也认为引力只是一种现象,而并不是最终本质。在牛顿万有引力理论之后 ,爱因斯坦提出了引力产生于时空弯曲的广义相对论。然而广义相对论对时间和空间的形态扭曲定义只是一种纯数学和几何概念性的理想化定义,这只能说是一种人为想法。其实没有任何实证可以将时间和纯粹空间定性为有实质形态的物理形式,时间只是一种衡量物质存在和动态过程的人为量化概念,而空间是一种非实质现象,是一种纯粹的虚无。以任何实质形态去定性空间都是多余的,如果空间存在固有实质形态,那就没有物质存在的余地了,哪还有间隙和余地给物质运动呢?这显然不符合逻辑。现实中时空弯曲是不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并不同于实体物质,都没有实质性的形态可言,更谈不上什么形态扭曲。所以时间和空间是根本不具有实体驱动性的,其本质也是不存在实质性作用力的。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引力作用来源于空间方向,这相较于牛顿地心引力学说却是一大进步。只是他定义的作用力载体还不够准确,这在他那个对宇宙微观物质世界了解还没有现代全面的时代已经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了。必须承认在引力这个问题上牛顿发现和描述了现象,而爱因斯坦定义了近似的作用力来源方向,虽然他们都未能完全地解决掉问题。但他们做出的每一步都是启迪我们向真理前进的重要一步。
引力其实只是一种假象,而造成这一假象的作用力必然是这个世界最普遍的作用力。很明显物质间的相互碰撞推斥力作用是这个世界物质间直观普遍存在的最普适作用形式,它是一种有物质存在就必然会产生的实体刚性碰撞的作用与反作用相互推斥力。这种物质间的相互推斥力从单一角度来看似乎非常普通,但是当这种普通的相互斥力作用存在于一个大整体中时,这时物质间普通的单位相互推斥力作用将处于整体相互推斥力作用影响和制约的大环境中。事实上气态物质集团中的相互推斥力在物理中表现为动量的扩张压力,以下我们就以压力的角度来描述这种相互斥力作用。
当在整体中出现了局部的相应动量层次差别时,局部动量变化产生的压力差会引发相应的压力不平衡运动。压力不平衡运动主要是在同一整体中相对高压会向相对低压产生平衡性运动,直至形成总体平衡。在这里将这种运动现象定义为压力差平衡运动。在局部与整体的压力差平衡运动中,起因往往是局部区域动态物质的动量因外在合力作用因素而产生了相较于整体更高的动量。在这里要强调一下局部区域动态物质动量发生改变的起源。如:在一个相对于整体的局部区域中存在一个中心实体,这个中心实体可以是微观世界的原子,也可以是一个宏观世界的星球,或可以是我们生产生活中常用的通电导体。那么这个局部区域中的原子或星球的相对中心性实体结构就会和其周边的这个局部区域的空间动态物质发生相互碰撞斥力作用,并因碰撞合力形成相对于整体更大动量的相对高压,这相较于原本的总体空间压力状态就是一种局部区域的动量压力改变。而电磁从导体中散射出来后对导体周围空间中的物质动量产生冲击性扰动,使导体周围局部区域的空间物质动量增强,形成了相较于整体的相对高压状态。随着局部区域物质动量在合力作用下形成的压力瞬间增强,会产生压力差平衡运动的局部高压散射运动趋势。物质的运动是具有惯性的,而惯性力会使这局部的高压散射物质集团因耗散过度而衰变为局部虚压状态。散射是一种由内向外的扩散性运动,随着物质集团由中心向外围的扩散,在扩散散射的同时,虚空间隙也会同时出现,其密度也发生了改变,密度改变压力也会改变。所以散射运动压力衰变是必然的。并且在散射衰变同时外部压力会从虚空间隙迅速反渗透形成反向推力。因此在这种局部与整体的压力差相互平衡中,随着局部较强动量形成的相对高压散射衰变,整体外部压力会发生由弱转强的相对角色转换。从而形成对这个衰变后的局部区域产生压力差平衡运动的定向推力。由此形成了感官上看似“吸引”的作用模式,实则这是压力定向推动作用。
关于产生地球上重力现象的原动力到底从何而来,根据第二运动定律——物体的运动发生在该作用力所沿直线的方向上。从落体运动所沿轨迹来看,使地球上物体产生重力效应的作用力的方向是来自空间中,所以要探索地球上物体的重力成因,应从空间中去寻找其力源。现已知道在我们地球周围是一个具有厚厚大气层的微观气态物质空间,事实上它是一个数量巨大,而且具有相当物质密度的气态物质世界。在过去的科学经验中人们知道空气集团是一种可以被大幅度压缩的物质集团。既然空气可被大幅度压缩,那么说明它的常态是处于自然膨胀状态。确切地说大气空间正是一个充满物质集团膨胀张力的力源体系。其本质是由无数运动着的气态物质拥挤在一起,互相碰撞共振的相互斥力作用产生出来的集体共振扩张力。关于空间中气态物质的膨胀作用力,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事实告诉我们,那些我们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和飘渺虚浮的水蒸气是具有相当强的膨胀力的。我们不应该忘记在世界工业史上创造了惊人的机械动力的蒸汽机时代。为什么那些看似虚浮的水蒸气热膨胀作用能够推动火车和巨轮,而充着空气的汽车轮胎能够支撑起数十吨重的汽车,还有就是压缩空气在爆发时所产生出的强大扩张冲击力现象,等等这一切都很显然地说明了气态物质集团中存在着强大的内在相互斥力形成的膨胀压力。就拿充气轮胎的膨胀气压来讲,它的强度是建立在单位容积的空气密度上的。事实上我们周围的大气空间正是一个具有相当单位密度的微观物质空间,其自身会产生相互碰撞推斥力作用,并由此形成集体共振扩张的膨胀气压力是必然的。既然大气空间是一个现实存在的具有自身膨胀气压力的动力源,那么它的存在必然会对星球表面产生冲击力。而根据作用和反作用原理,星球表面同样也会对空间中的膨胀冲击力产生相应的反作用力。直观来说星球表面会将冲撞自身的空气颗粒向上反弹,使得地面和空间接触面交接处的空气颗粒的密度在反弹作用的挤压下密度瞬间增大,密度增大压力也相应增强。从力的角度来讲,地表的反作用力会和空间的膨胀压力形成两股力量的相互对冲作用,而这一对冲合力将会使地空交接处这一合力区域的空间中的微观气态物质的动量在对冲合力的作用下瞬间增强而形成相对高压的散射运动,然而这种对冲散射运动由于在散射的惯性势能的影响下会出现耗散性偏态而衰变成相较于整体的相对虚压状态。其形成的空间压力差将引发周边空间膨胀压力向这一地空交接处的对冲散射衰变区产生压力差平衡运动的定向推动,而和地表发生新一轮冲击作用。由此而来的又是新一轮对冲合力引发的相对高压散射衰变和空间膨胀压力的平衡性反倾压。就这样这种地空间的动态变化以极快的速度一脉脉不断循环发生。事实上在肉眼观测中我们都能发现在从地平线上观测地面时会有一层微薄的气浪湍流现象,从这种地面气浪的动态特点来看,说明地面是存在与空间动态物质的脉冲扰动的。这一大气膨胀张力冲击地表产生的脉冲式运动会形成一种向外弹射的脉冲外扬波,这一脉冲现象在中子星上会特别强烈和明显。中子星又叫脉冲星,其表面的致密结构对空间中的膨胀冲击力的反作用是非常强大的,所以中子星上会产生出强烈的脉冲外扬波。而我们地球空间中存在的向上传播的声波其实也就是地表反作用的对冲散射波形成的。实质上星球上的地空相互斥力作用引发的对冲高压散射衰变和与其衰变后引发的压力差平衡运动促成的持续循环的脉冲式地空相互作用互动模式,正是导致星球上重力产生的重要启动因素。它促成了星球周边空间中的总体空间物质膨胀压力向星球方向定向倾压的整体惯性运动趋势。这总体空间压力不仅是大气压力,更重要的是充斥宇宙并且极具穿透力的暗物质和暗能量压力。暗物质和暗能量的膨胀压力能够穿透整个星球,是星球磁场的驱动力。事实上在这总体空间物质膨胀压力向星球方向定向推动的同时,这一区域内所有受到向地推力的物质也因自身运动惯性而形成了定向运动的惯性趋势,从而形成了星球上的重力效应。实则重力是由空间推力和空间推力促成的物质运动惯性双重因素共同形成的。
关于物质间普遍存在的相互斥力作用能否产生像“引力”现象那样的吸附力,我曾做过两个相关实验。这两个实验是在水池中进行的,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水环境具有直观的动态表现性,并且可以借助水压和水环境的密封性间接反应大气膨胀压作用。实验的器材是一把喷嘴具有0.95平方厘米平面积并在平面中心有一个直径为1.5毫米喷射小孔的平头高压水枪和一块平面玻璃板。我称这一实验为《自然压力环境中的对冲实验》。在水池中的液面下我经过无数次实验得出的结果都是一致的,而这一结果就是枪口平面积为0.95平方厘米的平头高压水枪在0.5厘米以内近距离喷射玻璃平面时,高压喷射着的枪口平面会和玻璃平面有效吸附在一起,而且吸附力还比较强。(见图一)
它们间完全克服了高压喷射水柱的强大推斥力,反而产生了吸附在一起的异常现象,这一结果非常令人感到意外。然而当我将高压水枪的平头枪嘴更换为没有枪口平面度的尖头枪嘴后再在水中对玻璃平面进行0.5厘米以内近距离喷射时,枪口和玻璃平面却不会有效吸附在一起,而且玻璃板会被高压喷射水柱的强大推力推开。为什么同是近距离高压喷射而平头水枪和尖头水枪所产生的效果就不一样呢?这是因为平头水枪在水中近距离喷射玻璃平面时喷射的高压爆发性水柱撞击在玻璃平面上后,跟着又会反弹撞击在枪口平面上,这样高速运动的高压喷射水流在玻璃和枪口这两个对应面间形成的局部空间中发生剧烈的强压空爆现象,其原理是这个局部空间中高压喷射水流的内在压力比周边水压高出许多,在喷射后会在玻璃和枪口对应平面间的局部空间中形成向外的爆发散射运动。随着两平面间的高压水流在散射惯性势能影响下的过度耗散,在高压散射的同时,结构性虚空间隙也同时形成,压力会从原来的高压状态瞬间衰变为虚压状态。随着这个局部区域压力和整体外部压力的强弱转换,这时外部压力作用随之增强。由此外部水压和大气膨胀压(通过水的密封性传递)的推力就将两平面推合在一起,形成了视觉上的吸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平头水枪能和玻璃平面间形成一个对应的局部空间,从而使高压水流在向外爆发散射和散射衰变后形成的虚压状态存在于一个固有的局部区域中。而这个衰变后的虚压区域会引发外部压力的压力差平衡性推压作用。而尖头水枪和玻璃平面间不能形成有效的对应平面局部固有空间。也就无法形成一个有效的高压散射水流压力转换区域,所以不会产生明显的有效吸附现象。为了进一步观测局部高压衰变所引发的相关动态变化,我在后来又做了另外一个实验。
在水池中的液内中用上面实验用的那把枪口具有0.95平方厘米平面积的高压水枪对一个横侧摆放在水中的圆柱形长玻璃杯内缘杯底进行0.5厘米以内近距离高压喷射,然后将一条长布条的一端放置于杯口处,结果布条不但没有因喷射水流从杯口的溢出而向外漂离,反而被迅速吸拉进了杯底和枪口平面间的高压喷射区。当我把另一头被拉着的布条一端放开时,整条布条都被迅速拉进了杯底和喷射枪口平面间的喷射射流中心区,并稳定地停留在该中心区形成紧密的团聚状。当我横向移动喷射枪口时,布团也紧跟着高压喷射着的枪口射流中心移动。明显表现出一种被“吸引”着的状态。(见图二)
从以上实验中布条的反常动态表现说明是有一股强大的外力在推动着布条向喷射中心运动,这种外力就是高压喷射水流在局部空间中散射衰变成虚压状态后,引发外部压力的压力差平衡运动的定向倾压作用形成了这种“吸力”现象。这类似于真空吸力效应。
从以上的两个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世界最本质和普遍存在的物质间的相互斥力作用,在处于总体外部压力和自身局部压力存在压力差时是会产生“吸引”现象这一客观事实。其实这一现象在自然界相当普遍,如真空吸力效应,水涡吸力效应,龙卷风吸力效应等等,都是压力差平衡运动作用原理造成的。
在我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实证中,说到引力,那么潮汐就是一个绕不开的自然现象。既然地球上的重力现象和与其相关的落体运动并不是由引力作用造成的,那么月球又是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力在影响着地球的海洋潮汐的呢?
虽然月球没有大气层,但其周边空间并不是一个绝对真空的世界,这个世界充斥着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是这个世界最基本和主要的物质形式。由它们衍生出来的各类粒子也遍布宇宙。根据宇宙背景辐射我们知道宇宙空间是一个存在着热辐射温度为2.7K的物质空间。并且宇宙星系谱线红移现象也证实了宇宙空间中的膨胀性。据此结合宇宙背景辐射和星系谱线红移这两种宇宙空间中的现象得出宇宙中存在着具有物质性的热膨胀效应,那么这种热膨胀作用力的存在必然会对天体产生冲击力作用。由此这种宇宙空间中的物质热膨胀动能在与月球发生相互作用时,根据作用与反作用原理,月球上也会产生对这种宇宙空间中的膨胀力的冲击作用的反作用力。因此这种空间作用力所形成的月球上的地空相互作用,在促成月球上产生重力效应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由月球反作用造成的反弹脉冲外扬波。而地球作为与月球邻近的星球,就会受到这种月球反作用外扬波的影响。
事实上以月球的引力角度去解释地球的潮汐现象在很多问题上是不能圆满的。首先,如果是月球的引力作用造成了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的话,那么月下点高潮就不应该出现迟到现象。因为引力是直线超距即时作用,不存在时间差。在月球引力垂直作用下的月下点海区受到的月球引力作用是直线最强的,高潮理应在这个时候形成。但观测事实并不是这样,现实中实际高潮要比月中天迟后一段时间才出现,这时月球实际对应位置已和月下点高潮位置存在较大位置偏差,高潮这时才出现和引力作用格格不入,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再则半日潮在24时50分钟内在同一海区会出现两次涨落潮,而且相邻的两次高潮的高度大约相等,潮差大约相等,潮期为12时25分钟,潮位曲线对称。这说明这两次高潮和同一作用力相关,但是在12时25分钟内月球却不存在分别两次停留在地球的同一地点上空。也就是说月球引力的直接作用力在12时25分钟内只能在地球对应海区牵引起一次高潮。但事实是半日潮会在同一海区出现两次各项潮汐指标高度对称的潮汐。虽然过去科学界以地球月运动的惯性离心力去解释同月下点高潮相对应的另一半球反方向高潮的力学成因。但是这种背离月球方向的地球月运动真的存在吗?因为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而不是地球围绕月球公转,何来地球月运动离心力。这根本就是自圆其说的强行设定。然而就算这种所谓的地球月运动假设成立,但是在同一海区的半日潮的两次潮汐中,地球月运动的惯性离心力和月球引力这两种不同的致潮因素分别产生出的潮汐的潮高和潮位曲线又真能很好地对称吗?这种对称事实上并不存在什么必然性。月球和地球的公转是存在多重因素的,在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他们又一起围绕太阳公转,并又跟太阳系一起围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如果在潮汐中要强调星体的运动离心力作用,那么地球月运动和地球太阳公转运动这多重所谓的运动离心力发生相对运动的偏位或反方向抵触时,地球潮汐动态又将如何呢?这显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因素。所以就算地球月运动假设成立,而用它去解释半日潮两个高潮的高度对称性也是不合理的。事实上单从月下点高潮迟到现象这个实测现象就充分说明月下点高潮跟引力作用存在违背常理的冲突。但是如果以月球对空间作用力的反作用外扬波的推力原理去解释地球上的潮汐现象,那么在24时50分钟内在同一海区产生两次相应高度和潮位曲线的潮汐则顺理成章。(见图三)
当月球位于地球东半球海区A点上空时,月球的脉冲外扬波作用对地球上的海水向与东半球A点海区相对应的西半球B点海区产生推力,在月球外扬波推力作用下的海流最终在西半球B点海区汇集。虽然月球外扬波对地球上的海水的单位推力极之微弱,但是总体受力面积却相当广阔。由于地球是一个球形,所以当这些微弱的作用力向球面的同一点汇聚时,却能产生出巨大的合力作用。因此在总体推力汇集的合力作用下却能在西半球B点海区形成一个与月下点A点海区位置对应的月球外扬波推力聚合高潮。根据作用和反作用原理,因为西半球B点海区的高潮是推力聚合作用产生的高潮,这种推力聚冲作用必然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形成潮汐力的回弹现象。由于地球是一个球形,所以反作用回弹潮汐力最终会在与B点海区相对应的月下点A点海区汇聚,反作用回弹潮汐力最终会在A点海区汇集形成高潮。这样月球外扬波对海水的推力汇集作用和推力汇集的潮汐力的反作用力就在地球上的A、B两个对应的海区各形成一个高潮。由此类推,在12时25分钟后当月球的位置移动至西半球B点海区上空时也会在对应的东半球A点海区形成一个推力聚合高潮和在西半球月下点B点海区形成一个潮汐力回弹反作用汇集合力高潮。在这整个过程中推力聚合作用形成的高潮和相应的回弹反作用力形成高潮的过程是需要一定时间过程的,所以月下点高潮的形成过程必然会有一种迟到现象。据此而言,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是由月球和太阳上形成的推力因素造成的,而并非是引力作用。
这个世界充斥着物质间的相互斥力,它贯穿着整个宏观和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然而这些物质间的相互斥力存在着区域和层次差别,由此也引发了区域和层次间的平衡动态和相关的压力差平衡定向运动。过去人们认为这是引力作用,但事实上这个世界是由斥力主宰的。
2022年8月20日
参考文献:
卢嘉锡等主编,新世纪版《十万个为什么》——宇宙科学分册,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中子星、脉冲星)——书中194—196页,(宇宙背景辐射)——书中13—14页。
徐汉兴编著,《潮汐计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潮汐的迟到现象)——书中第6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