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孩子眼中的王桂荃(王桂荃梁启超小妾)

1903年,梁启超在妻子李蕙仙的撮合下,梁娶了比自己小13岁的丫鬟王桂荃。新婚之夜,梁启超却说:“你嫁给我可以,但无名无分,生的孩子也不能管你叫妈。”王桂荃连忙点头答应。

梁启超孩子眼中的王桂荃(王桂荃梁启超小妾)(1)

自古没有哪个女人愿意和别人分享丈夫,可李蕙仙却恰恰相反,丈夫梁启超是在她的撮合下娶的丫鬟王桂荃。

而丫鬟王桂荃在面对梁启超提出的要求时并没有反对,是连忙点头答应,这一切不合理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

王桂荃‬,原名‬王来喜‬,父亲‬病逝‬后‬,被‬继母卖给‬人贩子‬,‬几年间‬,王桂荃‬被‬人‬转卖‬4次‬,直到‬被‬李府‬买下‬,做了‬李蕙仙‬的‬丫鬟‬,生活‬才‬安稳‬下来‬。

李蕙仙‬,顺天府尹李朝仪的女儿,自幼熟读诗书,心地善良,知晓王桂荃遭遇,便对她非常好,人前主仆,人后姐妹,还会教她读书认字。

1891年,李蕙仙经堂哥李端棻得介绍,嫁给了梁启超。婚后,李蕙仙随梁启超回到新会县,王桂荃做为陪嫁丫鬟一起跟着到了梁家。

这时的梁家着实清贫,梁启超娶妻连一间新房都没有,还是梁启超的父亲将一间古书室重新布置,权当新房。

但李蕙仙此并没有意见,她不觉得自己受了委屈,她认为女子结婚嫁人,嫁的是人,人之外的另一些生活物质,能随之拥有当然是好,倘若无有,没关系,夫妻一对,两双手,共同创造。

之后便主动承担起繁重的家务,王桂荃从旁协助。她还是梁启超工作上的好帮手,帮助梁启超学习官话,两人十分恩爱。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康有为等有志之士所发起的“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变法维新前前后后历时103天,故又称“百日维新”。

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命令两广总督捉拿梁启超及其家人。梁启超只身逃亡日本,他的妻子李蕙仙则带着梁家老小避居澳门。

梁启超不在,李蕙仙成了整个梁家的支柱,她服侍老人,抚养幼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任劳任怨。

都说一对夫妻,安稳之时百般恩爱,怕只怕遇着变故大难临头各自惶恐飞奔。经此一事后,梁启超和李蕙仙的感情比从前更加恩爱!

但好景不长,谁成想梁启超转头又爱上了另一位女子——何惠珍。

梁启超孩子眼中的王桂荃(王桂荃梁启超小妾)(2)

‬2

1899年,梁启超应康有为之请,由日本前往美国檀香山,忙于创设保皇会分会与勤王事宜。

保皇会是康有为等人在加拿大创设的,又名中国维新会,其宗旨是“专以救皇上,以变法救中国、救黄种为主”,意即是保救被囚禁的光绪帝,排除慈禧太后、荣禄等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势力。

去檀香山前,梁启超本是准备接李蕙仙等家眷去日本团聚,康有为的邀请打破了这一计划。

李蕙仙曾多次致信梁启超,诉说避居澳门的苦寂,听闻梁启超答应她去日本团圆,她心中不胜欢喜。

可又听闻梁启超突然赴美,李蕙仙心底怎是失落二字所能形容?但她究竟是深明大义的女子,国事和家事孰轻孰重她辨得清楚。

然而李蕙仙的深明大义换来的却是丈夫写信求娶另一个女人!

到了檀香山,梁启超受到热烈欢迎。有个何姓侨商在家中设了盛宴,为梁启超接风洗尘。宴会有许多西洋人参加,为便于交流,何姓侨商就让自己的女儿何蕙珍担任梁启超的翻译。

是年,何蕙珍芳龄二十,自幼接受西方教育,英文自是极好。

那天宴会上,何蕙珍颇为活跃,她广博的知识,不凡的谈吐,很令梁启超惊叹不已。

古人说人生四大喜事,其一便是“他乡遇故知”。何蕙珍和梁启超虽不是故知,胜似故知,两个人有说也说不完的话。

之后何惠珍也向梁启超表达了爱慕之意,而梁启超他对何蕙珍到底时“生出爱恋之念来,几乎不能自持”。

他立即写信给妻子李蕙仙,决定毫无保留地告诉她,内容大意是:在檀香山,他遇见一个叫何蕙珍的姑娘,她有万般的好,但他拒绝了她。只是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心。他觉得自己心里藏了一头小兽。

李蕙仙也很快就回了信,大意是说:你不是女子,大可不必从一而终,如果真的喜欢何蕙珍,我准备禀告父亲大人为你做主,成全你们;如真的像你来信中所说的,不能放纵着爱,就把它放在一边,不要挂在心上,保重身体要紧。

梁启超一看,立马不再提此事,因为素来敬畏他的父亲。

李蕙仙经过此事还是生出了危机感,虽说两人恩爱,可结婚多年只有一女梁思顺、一儿梁思成,可惜梁思成一出生,身体过于薄弱。

再加上何惠珍一事,她不得不引以为戒,虽然梁启超恪守一夫一妻之念,但他终究是男人,哪个男人没有三妻四妾的心?

于是,李蕙仙就想到了把丫鬟王桂荃嫁给梁启超做妾。

一来王桂荃性情温和,两人如姐妹般,对她言听计从,不会威胁她的地位。

二来王桂荃还小,可以生养,不会断了梁家的香火。

梁启超孩子眼中的王桂荃(王桂荃梁启超小妾)(3)

3

1903年,在李蕙仙的撮合下,梁启超娶了比自己小13岁的丫鬟王桂荃。圆房当晚,梁启超却说:“你嫁给我可以,但无名无分,生的孩子也不能管你叫妈。”王桂荃点头答应。

但是对于纳王桂荃为妾这件事,梁启超鲜少对人提及,他甚至不愿意承认她的侧室身份,或许是他自己违背了曾定下的“一夫一妻制”,难以启齿。

而且他要求他的孩子们称王桂荃“王姑娘”或“王姨”,但谁成想那些孩子个个对王桂荃感情非常深,他们管李蕙仙叫“妈”,管王桂荃叫“娘”。

后来,由于李蕙仙‬生‬孩子‬时‬做下‬毛病‬,她便‬将‬家里‬的‬一切‬事物‬,包括‬财政大权‬都交到‬王桂荃‬手里‬。王桂荃‬也‬知道‬自己的本分,就是‬照顾家‬,照顾孩子‬,让梁启超没后顾之忧。

对于这个家,王桂荃‬倾尽一切,对于孩子,她‬都做到‬了‬也一视同仁。梁家有九个孩子,思‬顺、思成、思‬庄‬是李蕙仙‬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是王桂荃‬所生‬。

据说‬李蕙仙‬女儿‬梁思庄‬‬十岁时患上‬白喉,王桂荃‬衣不解带守在医院。最终,梁思庄‬病好了‬,可‬王桂荃‬的‬女儿‬却‬也‬患上‬白喉‬,因护理不周病逝了。

王桂荃‬也很很伤心,偷偷躲起来痛哭。如果说对生活上的照是出于母亲的本能,那对子女的教育,王桂荃‬也是‬耐心引导。

有次,梁思成因考试成绩不如梁思永,被李蕙仙‬打了一顿。事后,王桂荃‬搂着梁思成说:“成龙上天,成蛇钻草,你看哪样好?不怕笨就怕懒,人家学一遍,我学十遍,马马虎虎,不刻苦读书,将来一事无。看你爹很有学问,还不停读书。”

短短几句话,给了梁思成极大鼓舞,也改掉了他马虎的毛病。

后来的梁启超对于王桂荃,虽不似对结发夫人李蕙仙那般恩爱有加,但也是尊重的。他曾对长女梁思顺说:“她也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她很能伺候我,分你们许多责任,你不妨常常写些信给她,令她欢喜。”

算起来,梁启超待王桂荃亦是好的,虽无大白天下的名分,但他心中存着感激,要不他怎会说“她也是我们家庭极重要的人物”?

梁启超孩子眼中的王桂荃(王桂荃梁启超小妾)(4)

‬4

1924年,李蕙仙乳腺癌复发,医治无效去世。临终前她嘱托:桂荃,一定要好好照顾孩子们和先生。

李蕙仙去世后,王桂荃就成了所有孩子的母亲。

而这时的梁启超也终于肯承认王桂荃的身份,在给朋友的信中,若有提及王桂荃,他称她为“小妾”,再不似从前,只称她“王姑娘”或“王姨”。

1926年,,梁启超来患上了尿血症,病原是一个肾病变。做了手术,将右肾割去,尿血仍未能停止,再做检查,原来是医生误将健康右肾切除了。梁启超思虑着当时中国西医尚未发达,便不让公开报道,以维护医院声誉。

1928年,梁启超在经历了恩师康有为去世、爱徒范静生去世、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湖自尽等大悲之事,身体越发糟糕了,已不能伏案工作。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于医院病逝。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一直都是王桂荃在身边陪着他,临终之际,和李蕙仙一样的嘱托:照顾好孩子们。

梁启超去世后,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王桂荃为了供孩子们读书,便出去打零工,给人家缝缝补补,每天做到深夜,眼睛都熬坏了。

梁启超的外孙女吴荔明在《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一书中,叙及王桂荃,她深情地写道:“婆的性格坚强,富有独立性,1929年公公去世,没留多少遗产,儿女们大多还在读书,经济上还不独立,八舅思礼才5岁。是婆苦心把家维持下来,继续把儿女都培养成才,并想方设法把八舅送去美国深造。在我的印象中,婆从来也没有发愁的时候,她总是勇敢地迎接生活的磨难和考验。……婆也很幽默,这是和公公长期相处形成的性格,常讲笑话和各种故事给孙子们听。”

好在‬王桂荃‬的‬努力‬没有‬白费‬,九个‬子女都‬‬在‬不同‬领域‬有了‬成就‬,更有‬“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得‬美称‬。

九个子女中,梁‬思成是建筑学家,后承为院士,梁思顺是诗词研究专家,曾任文史馆馆长,次子思永是考古学家,后成为院士,三次思中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在淞沪抗战中英勇就义,次女思庄是图书馆学专家,次子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思懿‬是社会活动家,次女思宁投身于革命,伍子思‬礼‬是科学家,后成为院士。

1968年,王桂荃去世,因为大环境的关系,她是在一个破旧日的草棚内病逝的,临终前,她是笑着走的,她说:“小姐,姑爷,我没有辜负你们的嘱托,我终于可以去找你们了!”

后来,梁家的子女们在香山梁启超、李蕙仙的合葬墓旁,种下一棵母亲树,立碑纪念他们平凡的母亲——王桂荃。

梁启超孩子眼中的王桂荃(王桂荃梁启超小妾)(5)

结语‬:

王桂荃,她是中国千千万寻常女性的缩影,温柔,坚强,善良,沉默,阳光一样温暖又水滴一样平凡。

她悄无声息地活着,又热热闹闹地爱着,她用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天空下,她的孩子们欢快肆意地成长。

她是一个多寻常的女人,又是一个多不寻常的母亲,她从丫鬟出身,嫁给梁启超一生无名无份,却因为养育出“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名字被刻在了历史的字行里。

不得不说王桂荃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母亲,而事实也证明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更为重大!

你觉得呢?欢迎留言评论!

#历史开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