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交媒体上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连社交媒体上的)

在社交媒体上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连社交媒体上的)(1)

你有多在意「隐私」这件事?

或者说,在这个年头,你依然在为保护自己的隐私而负隅顽抗?还是差不多放弃了?

关于隐私保护,虽然防不胜防,但总有人在坚持,在好奇心研究所的调查「你会如何有意识地保护自己的隐私?」中,收到了 4993 次表态,大家无奈的谨慎大概有这些:

收到的快递单会用黑笔涂掉电话和地址;

淘宝匿名购买,匿名点评;

每次输密码后决不让浏览器记住;

清空搜索引擎记录;

在设置中禁止手机 APP “定位”和“访问相册”;

不连接公共场合的 WIFI;

朋友圈对陌生人不可见,朋友圈发的照片都不带人。

……

在社交媒体上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连社交媒体上的)(2)

但并非所有人都对隐私数据敏感,一个人也不会对所有都数据都悉心保护,根据好奇心研究所的征集「哪些你原来觉得是“隐私”的信息,现在差不多已经放弃保护了?」 , 24307 次表态中,手机号( 20.7% )、真实姓名( 17.4% )、购物习惯( 14.4% )、搜索/浏览/听歌记录( 12.1% )、精确住址/位置( 11.9% )、好友列表/交友关系( 5.4% )等信息,是大部分人已经放弃保护了的。看起来是年轻人为了图方便或者觉得没啥太大影响不上心,但或许并非如此,通过另一项关于隐私的调查,我们发现,在真实的互联网生活中,很多时候并非是「自愿用隐私换便捷」,而是处处有坑寸步难行:

手机在外面没电了会连共享充电宝,因为什么小型风险都敌不过还有一小时回家但手机没电了的绝望;

知道家用摄像头可能有数据泄露,但还是装了,毕竟数据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难以平衡;

没用过的平台懒得再注册账号,直接授权微博/ QQ 登陆,反正注册了也记不住用户名密码;

为了在社交网络发帖回复,忍很久还是验证了手机号。

……

在社交媒体上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连社交媒体上的)(3)

然而,无论佛系随缘,还是拼命保护隐私,好像都没太大影响,根据今年佛蒙特大学和阿德莱德大学科学家团队的最新研究,我们都高估了自己在社交媒体里的「individual choice(自主选择权)」,事实上,我们的隐私就像二手烟,即便自己不愿暴露,我们周围的朋友、家人也会分享。

研究团队收集整理了来自 13,905 名用户的超过三千万条公开的 Twitter 动态数据,他们发现,通过研究某个人的 8、9 个好友的帖子,就能比较精确地预测 ta 接下来要分享的帖子内容。同时,当 ta 注销离开这个社交平台时,甚至根本没有注册,其朋友们的在线动态和文字依然提供了高达 95% 的「潜在的预测准确性」,这对于商业公司、政府,或者某些有心人来说,真的是很方便了,几乎不需要你本人的数据,就能预测你喜欢什么产品、有怎样的政治倾向、未来的活动计划……

“你无法控制自己的隐私,毕竟你的朋友也有发言权”,此项研究的负责人 James Bagrow建议大家换个角度思考:“当你决定注册一个社交媒体账号时,你不仅要准备好自己的隐私泄露,也要做好暴露朋友家人隐私的准备。”

这在我所发起的线上征集「生活中你都有哪些“意外发现隐私泄露”的瞬间」中有一定程度的印证,其中一个回答「刚装的 APP 推荐的“你可能认识的人”,自己真的都认识」得到了高票点赞。当「私密的聊天被发到社交网络」、「多年前的黑历史被人肉出来」等时刻出现,你的隐私不再是你的隐私时,对如今年轻人来说,都无异于一次「小型死刑」。除此之外,大家还分享了其他意外发现隐私泄露的瞬间,比如:

发现自己小时候的丑照被热衷分享的爸妈发在社交媒体上;

女朋友突然知道你跟前任的故事;

朋友圈心理测试,提交答案弹出“你的秘密已发送给好友”;

抬头看见监控;

刚刚装上抖音,就看到了辅导员的视频;

微信新加的好友,可以说出我的名字,我却不认识。

……

欢迎继续补充,祝坚强。

在社交媒体上不应该做什么(我们连社交媒体上的)(4)

封面图来源:Giphy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