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尔克最后救了多少人 敦刻尔克里救回130人的道森船长
今天说说《敦刻尔克》。
上映前期,这部电影就备受关注,原因有三——
一,它是被认为【从不失手】的诺兰作品;
二,它描述的是二战初期,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事件,当然我们的中学历史课本里只有3段文字的描述,很多小仙女更是只知道一个名词,简单说:
二战初期,英法联军节节败退,40万英法盟军被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德军步步逼近的绝境,形势万分危急。英国政府和海军发动大批船员,动员人民起来营救军队。原本英国远征军只指望有两天时间,撤出4万人,结果英法联军的防御争取到了9天时间,最终40万联军撤出约34万人,4万法军固守到最后,最终被俘。
三,有诺兰吹和吴京粉撕逼在前,多多少少还是有人在期待同是战争片的《敦刻尔克》能和《战狼2》正面刚?
同样是战争,《战狼2》突显的是【爽】,《敦刻尔克》描绘的是【彻骨的恐惧】。
同样是带人回家,《战狼2》体现的是【英雄带来的胜利】,《敦刻尔克》表达的是【活着就是胜利】。
为什么选择拍摄敦刻尔克大撤退?
导演诺兰说:
最终驱动我们去展现这个故事的原因,正是这不是一场胜利、不是一场战役。
这是一场大撤退,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故事。
因此我没把它当战争电影,它是一个幸存者的故事。
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德国人。他们只会躲在暗处吓你,动不动来个鱼雷、炸弹、打枪....
诺兰回避了政治冲突,纯粹以幸存者的角度进行叙事,保留了他们的意识和视线盲区。
以此,在饱满甚至到有点过满的配乐、视听效果辅助下,观众能够得到百分百的沉浸式体验——
你想要去体会危机四伏阴云密布下的欧洲大陆,你想要切身体会这些英军法军比利时军士兵在历史的决定性时刻处在什么样的状态,你想要体会山雨欲来风满楼,巨大的危机近在眼前。
以此,比起纳粹的邪恶理念,幸存者潜意识里的怪物更为明晰。比如影片开始,两位军官的对话:
“我们正试着将四万五千人撤离海滩。”
“海滩上有四十万人。”
再比如在船舱里必须去掉一个人的时候,英国士兵组团逼唯一的法国人离开。
——好吧,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打算
诺兰同时承担了导演和编剧,《敦刻尔克》保留了他最牛逼的叙事结构,共有三条时间线。
陆地,一周。
这条线主要讲述敦刻尔克海峡上几位年轻的士兵如何拼尽全力求生。
不断重复着什么叫绝望:好不容易蹭上船,被炸了,只能跳海;好不容易上岸,有德军伏击;船好不容易开起来了,又漏水……
海上,一天。
因为军舰不够,所以英国政府号召民众把自己的船拿来,参与救援。
第二条线就聚焦在响应号召的“月光石号”上,这条小破(划掉)船从英国出发,航向敦刻尔克,一路打捞落水的士兵▼▼▼
空中,一小时。
第三条线,只有2个飞行员。英国皇家空军的任务明确,就是尽量击毁德军敌机,保卫防波堤,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
时间迫在眉睫,敌军近在眼前,油量又未知,这条线颇有空中版“生死时速”的千钧一发▼▼▼
岔开一下,两位飞行员在我心里也是这部电影颜值巅峰▼▼▼
影片用三个视角还原了幸存者的生存欲和责任感,导演不做评判,没有对错。#效果如何,我们也不做评判,看电影本身就是个人感受强烈的事#
最后,士兵终于回到家乡,他们陷入深深的内疚和自责,对前来迎接的民众说: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而对方答:
“这就够了。”
“因为在敦刻尔克的情况下,活着就是胜利。这也是丘吉尔我们在这场撤退中有一场胜利这句话的来源。这就是我有信心去讲述的故事。”
这段话来自诺兰和作家约书亚·莱文的对谈。后者在成为作家之前,是很多二战老兵的代理顾问,掌握了许多不为人知的战争细节。
后来,他出版了《Forgotten Voices Of Dunkirk》等书,这部作品被艾玛·托马斯推荐给了丈夫诺兰,于是,莱文成为了《敦刻尔克》的历史顾问。
今天的推送,我们尝试通过这本书和之前的一些影视剧、bbc的两部纪录片,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一角。
1940年5月10日,德军在136个师、3000多辆坦克的引导下绕过马奇诺防线,发动西线进攻,入侵荷兰、比利时、法国、卢森堡。
同时,丘吉尔成为英国首相。
英法联军的全面溃败已经是既定的事实,如何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伤亡是重中之重。在真实历史中,5月14日,丘吉尔就开始思考英国远征军大撤退的可能性了。
5月20日,纳粹以盟军没有料到的进攻速度和力量插入:16天,快速推进的坦克已将盟军围困在海岸线▼▼▼
《敦刻尔克》刚开始时,德军在大街上散的这些传单就很清楚说明了当时的局势▼▼▼
放大看一下,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英法联军3个集团军约40个师,被切断了与南部法军的联系,被迫陷入混乱的撤退中#为什么被切断,也是有很多原因,这里就不展开了#。
但,5月24日,希特勒的一个决定让龟缩在敦刻尔克的英法联军赢得了片刻喘息——
德国的地面坦克部队突然不走了
希特勒和伦德斯决定地面部队先做休整,等候步兵部队的接应。同时,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保证,只需要空军部队就能将40万困军拿下。
这是被后人认为希特勒在二战时期做出的第一个愚蠢决策。
至于为什么这样做,说法也很多,有说是希特勒一直想和英国议和,也有说是戈林妒忌陆军战功想让空军秀一把,也有说德国陆军的坦克部队其实没把握赢。
但希特勒日记里没提,所以到现在依然是个[二战的未解之谜]。
但可以推测的是,如果希特勒当时下令继续追,英国远征军沦陷法国,丘吉尔之后就只能靠童子军保卫英国——那可能战况和局势就不一样了#但说会因此改变二战结果的还是太嫩了点#。
敦刻尔克沙滩上滞留的人越来越多。
电影《赎罪》里,有一段描述大撤退前的景象,5分钟的长镜头,非常震撼▼▼▼#沙滩上的场面一对比,诺兰电影里,相隔颇远的稀疏长队,怎么也看不出有40万人,不过,这不是他要划的重点#
随着主角的脚步,海滩上有被枪杀的战马▼▼▼
士兵低垂面孔向上帝求援祷告,残阳下的破败建筑▼▼▼
比诺兰多用了500名群演,但导演乔·赖特用复杂的调度,丰富的信息量,将一个混乱、废墟般的敦刻尔克海岸毕现。
但诺兰要体现的是,敦刻尔克让士兵窒息的不止是零点零几的生存性,还有近在咫尺的“home”——英国就在对面,就在眼前,但他们回不去。
在约书亚·莱文的书中,详细描绘了海岸上士兵的百态。这段话,被他认为是整本书的精髓:
对每一个站在海滩或防波堤上(大部分撤离的军队都挤在长长的防波堤上),或是骑着奶牛撤退的人来说,他们面对的现实则完全不一样。若将这些故事一一列举,它们往往相互矛盾。
可若考虑到现实的重要因素——海岸延绵数里,挤满了数以千计身体和精神状态各不相同的人,在高度紧张的十日撤离中,各种状况又层出不穷。
这些陈述怎么可能不相互矛盾呢?
那时,整个世界都挤在这片海滩上了。
诺兰用的都是一个个来体现当时大环境的绝望,比如有一幕,一位士兵毫不犹豫地走向海里,被浪吞没。这也是一位老兵亲眼所见的。
你说不清,他是想自杀还是想游回家。
战士们精力疲惫,士气崩溃,他们被海滩的经历压垮了。
5月26日,就任英国首相刚满16天的丘吉尔做出大撤退行动的决定。
代号,【发电机计划】。
当时困军40万,丘吉尔认为顶多能救出3万人,英国海军部估计最多能撤退4.5万人。
大多数的疏散船从多佛启程,敦刻尔克和多佛之间,有三条航线。扫清水雷后,55英里的X航线是最佳路线▼▼▼
在2004年的BBC记录片《敦刻尔克大撤退》中,往返X航线,搭载25人的小船只需要1小时,而搭载400人的驱逐舰需要8小时▼▼▼
同时,海军元帅庞德在参谋长议会上表示:只有几艘驱逐舰能用于敦刻尔克撤军。
这正是英国远征军总司令戈特勋爵的空军顾问戈达德,当时与会的目的:相对于40万士兵,几艘驱逐舰真是杯水车薪。
这位相对低级的空军军官直接向海军总参谋长陈情:
您不仅必须调派海峡邮船,也要征召观光船、贸易商船、渔船、救生艇、游艇、汽艇……
任何能横渡海峡的船只,任何能横渡英吉利海峡的船只都必须调遣……任何船只!即使皮划艇都不例外。
他重复了这个观点,然后被请出了会议室。
还记得电影里,那个指挥数万名军人离开海滩最后自己留下来和法军共存亡的指挥官博尔顿吗?▼▼▼
他的原型有好几个人,其中之一,就是戈特勋爵。
时年,这位英国远征军总司令53岁,他曾经在1918年成功突袭兴登堡防线,赢得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一开始他提出撤退计划,并且在敦刻尔克指挥。
戈特主张“每多一个法国人登船,就意味着牺牲掉一个英国人”,这句话也在电影里出现了。
安妮为,因为船只远远不够,26日当晚,首批只有1312人撤出了敦刻尔克,回到了伦敦。
撤退行动一开始,就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27日,德军撤销了停火协议,形势非常危急。
仅仅1天,德军就投下了三万枚燃烧弹和一万五千枚高爆弹。甚至,后备军还在源源不断地支援▼▼▼#这也的确不是诺兰电影里,过个几分钟才出现一架德国轰炸机的情况#
1000名平民丧生,海军支援因为军舰吃水太深无法靠岸,陆军部队溃不成军。
敦刻尔克港口已经不能用▼▼▼
当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
意识到撤退效率太低,英国海军部开始在沿海和泰晤士河沿岸征用船只,甚至通过广播,呼吁所有拥有船只的人前往敦刻尔克。
往后三天:5月28日撤离17000人,5月29日47000人,5月30日50000人。
这期间,虽然皇家海军的驱逐舰是撤运船队的主力▼▼▼
但实际上盟军总共出动了861艘船,在海摊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敦刻尔克》里只出现了两三艘军舰,20来艘民用船,嗯,经费不够吧#
不是说德国的空军很厉害吗?出动这么多轰炸机,密密麻麻蝼蚁般的海面,不是随便炸?
巧在,敦刻尔克地区的天气那时非常恶劣,阻止了德军空袭,轰炸机大队被迫带弹返航。
同时,海滩上的沙子削弱了炸弹的杀伤力。
普林斯萨号上的防空机枪手约翰·威尔斯表示:“炸弹落到沙子里的话,就会发出一声巨响,然后你就会被沙土块给覆盖住,但也就这样了。”
5月31日,星期五,是敦刻尔克的奇迹诞生的日子。
撤退人数达到了68000人——
无敌船队来了
沿海商船、汽艇、驳船、救生艇、大平底船、补给船、拖网渔船、摩托艇、小舟船、舢板、消防船、拖轮、游艇以及其他一些不知道算什么种类的船组成了一条长龙,从拉姆斯盖特出发,到达了敦刻尔克。这个由船只组成的阵列延伸了近五英里。#所以电影里出现了荷兰客商#
这个场面也是电影《敦刻尔克》的高潮▼▼▼#船是少了一点,但镜头随着指挥官惊讶的瞳孔转过去时,我还是激动了一把#
士兵弗雷德里克·埃尔德雷德登上了收获者号,“这几乎是个节日般的场景,”他说,“水上什么船都有。”
609中队的空军上尉弗兰克·豪厄尔驾驶飞机从低空飞过,他在给他兄弟写的信中说:
“英国和敦刻尔克之间船队的大场面值得一看。我应该再也见不到这么多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船齐聚在这样一片水域里。”▼▼▼
小艇的真正功能,是建立了港口防波堤到港外大型舰船之间比较便捷的联系,这使得整个撤退进程大大加快。
不过,登船的过程,并不是和谐。
皇家工程兵部队的莱昂纳德·霍华德向约书亚·莱文描述道:
一条小艇来到岸边,士兵们直接挤了上去,他们你推我挤,船都要翻了。一名士兵死命地抓住船尾,掌管船尾的水手命令他放手。士兵依然紧紧抓住船尾。
于是水手朝他的头部开了枪。
在霍华德看来,就算这场面很可怕,但也是当时不得不做的选择。他说:“海滩上一片混乱,这种行为和周围的情景似乎并没有什么冲突。”
诺兰启用了大量新人演员,一眼望去全是鲜肉▼▼▼
那是因为历史上敦刻尔克撤退的英国士兵都非常年轻,全是18、9岁的愣头青▼▼▼
这么年轻,这么渴望生渴望回家,所以,他们害怕死亡、抢着登船▼▼▼
想想你18、9岁的时候在干嘛?
当时的幸存者回忆,当时只有一个想法:活下去,我要回家▼▼▼
在电影《敦刻尔克》中,当大批英国军人望穿秋水归国无门,“月光石号”的道森船长代表“家”,为他们而来▼▼▼
电影中的第二条线重点刻画了道森。
诺兰赋予了这位英国绅士[舍小家为大家]的美好品德,他的大儿子是空军,参军三个月就牺牲了。这次,他和小儿子直冲敦刻尔克,一路【捞】人▼▼▼
这位船长在历史中也是有人物原型的,而且,很有名:
查尔斯·赖特勒
泰坦尼克号二副
1940年,大名鼎鼎的赖特勒已经66岁了,退休在赫特福德郡养鸡。
尽管已经赋闲在家,他依然有着1912年克服逆境的勇气与爽朗——那年,“泰坦尼克号”遭遇海难,赖特勒靠着他的冷静挽救了无数生命。
他是沉船事件中生还的最高阶海员,是幸存者中职位最高者,因为年轻,他主要负责救生,是严格遵守妇女儿童先走的人,也是坚持海难后继续搜救的人。
“泰坦尼克号”事件之后,赖特勒一直在白星公司服务。
一战时,被征召入皇家海军,他负责鱼雷艇HMTB 117的战斗。身为驱逐舰长,他指挥军舰撞沉一艘德国潜艇,获得十字勋章▼▼▼
中间这位,就是查尔斯·赖特勒
退休后,这位前二副依然享受水上生活,他有一艘为他量身打造、名为“sundowner/流浪者号”的五十八英尺动力游艇。
他最喜欢的事,就是载着朋友游览泰晤士河▼▼▼
"sundowner",即影片中"moonstone“原型
电影情节和历史差不多。
5月31日,赖特勒的一个朋友从海军总部打来一通神秘电话,海军迫切需要他的流浪者号。
他们希望,赖特勒可以把它从奇斯维克的游艇港开到拉姆斯盖特,在那里会有海军接手这艘船。
和《敦刻尔克》里的台词差不多,赖特勒说:“假如必须有人带它过海,那么必定是我的大儿子跟我。”
唯一区别,就是现实中,在战争开始时死于空难的是赖特勒的小儿子。而电影中,改成了大儿子。
他们在6月1日早上10点从拉姆斯盖特出发。
一同出行的有他的大儿子罗杰,和一名18岁的海童,后者担任甲板水手。
在电影中,海童名叫乔治。而我们参照历史后发现,这位男孩也许是4位年轻人的混合体。
据当时的报道,1940年5月下旬,15岁的海军军校学员雷格·瓦因,他的母亲刚去世,父亲则出走了。一天,一名海军中尉告诉他,他将要乘着一艘叫拉米二世的汽艇“到海边去”。第二天,他沿着泰晤士河到达了拉姆斯盖特,他在那里得到了一把步枪,然后便坐上驶向大海的汽艇。这艘汽艇由拖船拖曳。
直到那时,雷格才知道拉米二世要去救英国士兵,他的任务就是划救生艇。
与乔治相似的第二个历史人物,是14岁的阿尔伯特·巴恩斯,他可能是参与【发电机行动】的平民中最年轻的。
当时他正在泰晤士拖船太阳七号的厨房里打下手。他压根儿不知道这艘拖船要前往敦刻尔克,所以也没时间告诉父母他要离开。
当他终于回到家时,他洗了个澡,睡了24个小时。“然后又像往常一样重新开始工作。”他说,“擦洗,清洁,煮茶。”
BBC纪录片中,当时船上的年轻人
《敦刻尔克》结尾时,乔治被登报表彰,这一桥段则来自18岁的哈罗德·波特。他是“名望号”上的船员,这艘船被触发水雷炸飞,船员全部死亡。1940年6月7日,《每日镜报》介绍了哈罗德:
敦刻尔克的英雄之中,有一个18岁的男孩,他在学校的日子很失败。他的健康状况一直不好,在学习和体育运动方面都没得过任何奖。但是有一天,他对父亲说:“对不起,我在学校里永远得不到任何荣誉,但总有一天,我的名字会被写在荣誉榜上。
乔治和15岁的乔·里德也有相似之处,此人是新不列颠号上的一位水手,这艘汽艇在电影中也出现了。当德国飞机攻击时,乔曾多次潜入水中,把受伤的人带到甲板上。
1940年6月5日,他的父亲告诉《每日快报》:“他是一个勇敢的男孩。但是我的祖父、我的父亲和我自己都曾穿越过英吉利海峡,在我看来,这个男孩能照顾好自己。”
BBC纪录片中,当时参与救援的平民年轻人
我们回到流浪者号。
6月1日下午3、4点,流浪者号抵达敦刻尔克近海。当时正值退潮,赖特勒明白,自己的小船假如停靠在防波提上,步道与“流浪汉号”甲板之间的高度落差太大,士兵无法上船。
于是,他停靠在一艘正在接运部队的驱逐舰旁边,士兵能穿过军舰登上他的船。
罗杰在甲板下方指挥士兵们填充船只的每一寸空间,为了维持船只稳定,他要求士兵们尽可能的躺下。甲板下方一共“塞”了75名士兵。
接着又是露天甲板的人员安置,等到甲板上也躺着50来号人的时候,船长赖特勒发现“流浪汉号”越来越不稳,这才作罢,扬帆起航归国。
电影里[德军战机与月光石号博弈]的桥段,发生在流浪汉号返航的时候。
在傍晚,德军珍惜每一刻目能视物的时间。
和道森船长在电影里说的话一样,赖特勒的小儿子是一位轰炸机飞行员,他经常和父亲谈论闪避战术。赖特勒曾经向一位专家讨教,学会了一些船只的驾驶技巧。
如今,在德军战机的枪林弹雨中,他将亡子的理论付诸实践:等到最后一刻敌机锁定目标,然后猛然转弯,让飞行员来不及调整方向。
就这样一路蛇行闪躲,在晚上10点,他们回到了拉姆斯盖特。
这艘曾经最多只载过21人的小船,这一次上岸了130人。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一名围观者问赖特勒船长,这句话也出现在了电影里:
“天哪,老兄!你把他们藏在哪儿了?”
后来,赖特勒长子服役于皇家海军,二战时死于法国。
二战结束之后,他在伦敦开了家小船坞。1952年12月8日,他死于心脏病,终年78岁▼▼▼
“流浪汉号”是英国动用861艘各型船只的一个缩影,每一位船长都明白自己肩上的重任,他们尽可能地往船上塞下更多的士兵,带他们回家。据《敦刻尔克》书中记载,甚至有人划着独木舟去的。
影片中那些大大小小的船只,多数都真的参加过大撤退。
从整体上看,这批船队的到来盘活了整场撤离行动。
虽然民船抵达,但同时,德国空军也全力出动了。
6月1日,撤退人数超过60000人,但英国军舰损失惨重。
6月2~4日,德军空袭和逼近海滩的炮火,使得撤退开始在夜间进行,每天有26000人撤回英国。
所以,能打飞机的,只有飞机。
电影中汤姆·哈迪这位(脸露不到2分钟的)孤单英雄,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豆瓣短评点赞数最高的一条▼▼▼
据外媒报道,与这个角色经历最接近的原型,是艾伦·克里斯托弗·迪尔,一个新西兰的喷火式战斗机飞行员 ▼▼▼
迪尔的飞机被德国后方炮手击中冷却系统,迫降在沙滩上。
后来等他回到英国,许多士兵遇到他都生气地说,“你到底去了哪里?”
这在电影中,被还原到了另一位飞行员(27岁的话剧大咖杰克劳登饰演)身上#他是迫降在海面被月光石号营救#▼▼▼
其他陆军也对天骂过▼▼▼
诺兰的电影中,德军和皇家空军的飞机都屈指可数▼▼▼
但在历史上,皇家空军派出最多16支飞行中队来为这次大撤退保驾护航。
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按照这个数字,天空中应该是密密麻麻的,不用特效,要么剪进纪录片的片段,要么就是烧很多钱#
6月4日14点23分,“发电机”计划结束。
担任殿后而来不及撤退的约4万名英法联军被俘,还有2.8万余人阵亡。
撤退结束后,英军损失飞机106架,战斗机和地面高射炮火一共击落德机约140架。
在英吉利海峡,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永远沉没在了大洋之下。
有一艘名为“兰开斯特里亚号”豪华邮轮被德军炸沉,死亡至少3500名英军士兵,这个伤亡人数是“泰坦尼克号”的遇难人数2倍多。
而敦刻尔克的40万人,本来只计划撤3万,最终,撤离了33.8万。
当400000人无法回家
家竭尽全力为你而来
粗粗看完这段历史,你是不是就能理解文章开头、电影最后的这段对话了——
“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
“这就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